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动机油换油指标的研究

发动机油换油指标的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FEatuPEs 发动机油换油指标标准对于发动机油在用油 的监测及合理换油,确定油品的换油周期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发动机油换油 指标标准;选取有代表性的发动机油,通过行车 试验及实验室评价手段研究其衰变规律;根据研 究结果,修订了GB/T 8028《汽油机油换油指 标》及GB/T 7607《柴油机油换油指标》。修 订后的GB/T 8028--2010、GB/T 7607--2010 标准已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发动机油换油指标 的研究 ● 杨慧青王亚萍俞巧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研发(上海)中心 发动机油换油周期的长短与车 辆发动机的配置、燃料油质量、车 况、载荷等密切相关。对于车队等大 ● 过程中的性能衰变情况。根据研究结 果,对GBfr 8028、GB/T 7607标准 进行了修订。 由表1可以看出:各换油参考指 标均包括了运动黏度、水分、酸值、不 溶物、闪点、铁含量等项目,部分润 滑油生产商的监控项目还包括燃料油 稀释、铜元素、硅含量等项目。 由于不同润滑油生产商制定的换 型用户来说,为降低用油成本,常按 质换油。而普通车辆用户一般根据 汽车厂商推荐的换油周期进行换油; 汽车厂商出于保护发动机的目的, 国内外发动机油换油指标标 准现状 国外标准现状 目前国际上尚无由权威组织或机 油参考指标项目有相当大的差异,给 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往往将换油周期定得很短,在增加 用户成本的同时,也不符合环保和 节能的要求。因此,定期对油品质量 进行监控,科学制定发动机油换油 构制定的统一的发动机油换油指标标 准。国外一些知名汽车公司甚至取消 了发动机油换油期的规定。采用车载 自动诊断系统(OBD)技术来决定换 油时机。这项技术将在国内一些合资 汽车厂应用。 —国内标准现状 在GB 11121—2006《汽油机 指标标准,对实现按质换油具有重 要指导意义…。 本文在不同路况条件下,选择不 油》标准中,产品的质量等级包括SE 到SL(SL/GF一3)级;而GB/T 8028 1994《汽油机油换油指标》仅包含 质量等级为L—EQB、L—EQC(SC)、 L—EQD(SD)、L—EQE(SE)的汽油 同质量等级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在 不同车型上进行了行车试验,同时与 实验室评价相结合,考察油品在使用 部分国外润滑油生产商向用户推 荐的发动机油换油参考指标见表1。 机油。在GB 1 1 122—2006《柴油机 FGaturG5 油》标准中,产品的质量等级包括CD 展和用户的使用要求。 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发动机油产品 到CI一4级:而GB/T 7607--2002{柴 进行了相关研究。 油机油换油指标》仅包含质量等级为 发动机油在用油衰变规律 CC、CD级的柴油机油及SE/CC、SF/ 研究 汽油机油行车试验情况见表2。 柴油机油行车试验情况见表3。 CD级汽油机/柴油机通用油。因此, 发动机油的质量等级较多,且涉 在行车试验过程中,定期采集在 现有汽油机油、柴油机油换油指标标 及到不同黏度等级的产品。本文采取 用油样品进行运动黏度、总碱值、总 准已远不适应我国发动机油的快速发 行车试验与实验室评价相结合的考察 酸值、燃料油稀释及磨损金属元素的 运动黏度变化率(40℃) > 土25 +5O一一25 《5o一+25 。 运动黏度变化率(100 ̄C)/% > 一4-35 一 在本油品黏度等级范围内或 在本油品黏度运动黏度 相对新油运动黏度改变5 mm2/s等级范围r,9 下降15%I 酸值增 ̄D/mgKOH・g l> 一 一 一 在用油碱值 一 i 碱值/mgKOH・g <0.5 一 一 新油酸值的1/2或等值TAN 4 o 0,5 i 水分(质量分数)/% >0.1 0.2 0.2 O.5 一 O_2 i 戍烷不溶物(质量分数) > 1.5 1.5 一 一 一 一 I 燃料油稀释(质量分数) > 5 5 5 5 1o 5 i 铁含t/arg‘kg。 ‘> 一40 一 一 140 125 i 铜含量/mg‘kg > 一 一40 一 2D 50 i 硅含t/mg‘kg。 ‘> 一 20 一 增加值15 40 10 i 铝含量,mg‘kg。‘ > 一4o 40 。  .一 一 25 I SG 15W一40 上海大众桑塔纳{ 辆) 32 000 城市道路为主 有部分高速公路 SJ 5W-40 上海大众帕萨特(2辆) 40 000 城市道路为主,有部分高速公路 SL/GF-3 5W-30 上海通用另 克(2辆)。上海大众帕萨特(1辆) 9O oOO 高速公路为主, 霄部分城市公路 SM/GF一4 5W-30 上海通用凯迪拉克(2辆J 12O 000 苛刻城市道路 E !l l 啊::佩E 掣确 一面 拦 一l稠百I曼 ● 豆奄 鲁 0 I; 罐 ¨舸 器 CF一4 15w一40 三菱客车(5辆)I沃尔瓣车1。1辆)'奔§龟娶障(主 ) 219 000 高速公路及部分城 路况 20W'50 三菱客车(2孳i } 。33 oC》o 高速公路及部分城市路况 CH一4 1 OW一3O 奔驰卡车(2辆)40 000 高速公路及部分城市路况 1 OW一40 沃尔沃客车(4辆) 1 04 000 高速公路及部分城市路况 15W一40 依维柯(1辆),玉柴客车(2辆J,重型卡车(4辆) 侣000高速公路及部分城市路况 FGitUPGS 检测。 辆发动机工况、试验条件及发动机油 质量等均有关。 柴油机油 对收集到的行车试验里程在 1 5 000 km以上的48个CF一4柴 运动黏度变化趋势 运动黏度是衡量油品油膜强度、 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在用油运动黏度 的变化反映了油品发生深度氧化、聚 合、轻组分挥发生成油泥以及受燃料 油稀释、水污染和机械剪切的综合结 果。其中: 油机油在用油的运动黏度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结果见图3。 由图3可见,CF一4柴油机油在 用油1 0 0℃运动黏度变化率在 帽 00【. 收集了10辆试验车的CF一4柴 油机油在用油数据,比较其1。0℃运 动黏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见图2。 +10%—一20%范围内的样本数达到 ∞ ∞ ∞ 加 0 ∞ 由图2可见,至行车试验结束,大 93%。 CH一4柴油机油100℃运动黏度 变化与CF一4柴油机油呈现出基本相 似的规律。 。/o/褂 部分CF一4柴油机油在用油的运动黏 度处于负增长区域,整体数据波动范 围在±20%之间。 ◇运动黏度增长会增加动力消 耗,过高的运动黏度增长甚至会导致 泵送困难,影响润滑,引发事故; ◇运动黏度下降则会造成发动机 12O 油油膜变薄,润滑性能下降,机件磨 损加大。由燃料油稀释造成的运动黏 度大幅下降往往会造成拉缸的后果。 汽油机油 10O —-—●-・SM/GF一4 5W一30—1 / -II--SM/GF一4 5W一30—2 -汽油机油在用油在行车试验中的 100℃运动黏度变化趋势见图1。 由图1可见:不同质量的发动机 / / 蠡 ▲ J/  —●r-SM,GF一4 5W一30—3 SM/GF一4 5W一3O一4 —- - 一—-÷ —SL/GF一3 5W一30—1 -e--SL/GF一3 5W一3O一2 SL/GF-3 5W-30-3 SG 15W-40-1 SG 15W一40—2 ◆一SJ 5W-40—1 醛一SJ 5W一40—2 ・-—---一油在不同发动机、不同工况下使用, 其氧化衰变的规律是一致的。其中: ◇在行车试验初始阶段,汽油机 一/ 舾 . .一一二 ——油运动黏度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说 明油品中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在实际使 用时被剪切。 ◇在行驶到一定的里程后,油品 氧化加剧,其运动黏度呈上升趋势, 并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增大。 ◇从油品黏度增长拐点出现的 角度看:以城市道路为主的S G 15W一40汽油机油经15 000 km行 O ・一■r— /、 翻 20 000 一 ’40 000 10 000 30 000 行驶里程/km 图1汽油机油在用油1 O0℃运动黏度变化趋势 —◆一15W一40(11 。。●一H301020W一50 — 一H301 0N产油 —车试验后,运动黏度增长约20%,没 有出现明显的拐点;以高速公路为主 ●一H301 2国产油 _.卜_.H3028Nff ̄ —的SL/GF一3 5W一30(一1/一2)汽油机 油经30 000 km行车试验后,其运动 —+一H3028进1:3油 _’。H3061国产油 一。。黏度增长在25%左右时出现了拐点; 以苛刻城市路况为主的SJ 5W一40和 SM/GF一4 50W一30汽油机油在 FV—O5一国产油 ◆.-FB25一国产油 一—。卜FB一28一国产油 20 000 km前后,其运动黏度增长约 20%时出现拐点。 因此,汽油机油运动黏度变化曲 线出现提示油品寿命终结的拐点与车 行驶里程/km 图2 CF一4柴油机油在用油10O℃运动黏度变化趋势 Fsatu rss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原汽油机油 稠、产生酸性产物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50%时必须换油。 与柴油机油换油指标标准中1 O0℃运 之一。油品的碱值则反映了油品中用 动黏度变化率“超过4-25%”的规定 于中和燃烧生成的强酸性物质及油品 汽油机油 已不能有效保护发动机,应适当缩小 自身氧化产生的有机酸的碱性物质的 在行车试验中,汽油机油在用油 1O0℃运动黏度的变化范围。 量。油品碱值下降直接反映了油品中 的总碱值和总酸值变化情况分别见 燃料油稀释的影响 添加剂有效组分的消耗以及油品使用 图4~图7。 、斛 帽 00 1 .由图4~图7可见: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燃料油会因 性能的下降。 ◇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汽油机 ∞ 加 O 扣 种种原因部分窜入发动机油底壳,污 国外一些添加剂公司认为,当油 品的碱值低于酸值时,油品已无法提 油呈现出总酸值增加而总碱值下降的 染发动机油。燃料油稀释会造成发动 供有效的中和性能。在GB/1-8028— 变化趋势;当发动机油有效碱值基本 机油运动黏度大幅下降,易造成拉缸 1994《汽油机油换油指标》和GB/T 消耗殆尽,此时其总碱值下降幅度趋 的严重后果。 缓,而氧化衰变促使其酸值持续快速 在实验室中按不同的稀释比例在 7607--2002((柴油机油换油指标》中 增加,表现为试验后期其总酸值高于 SG 15W一40新油中添加93号汽油, 均规定,在用油总酸值的增加值大于 2 mqKOH/q必须换油;GB/T 7607— 其总碱值。 考察燃料油稀释对发动机油油膜强度 ◇因质量等级、使用环境不同, 的影响,结果见表4。 2002标准同时要求在用油碱值下降 由表4可见: ◇加入2%(质量分数)燃料油 60 对发动机油运动黏度影响不大,但闪 点下降非常大; ◆ ◇加入5%(质量分数)燃料油时, ’P 发动机油运动黏度下降了24.48%; ◇加入10%(质量分数)燃料油 时,发动机油运动黏度下降至新油的 60%,同时最大无卡咬负荷急剧下降。 ◆ ◆ ◆.. 因此,当燃料油稀释超过5% (质量分数)时,对发动机油性能影 响很大。 ◆◆ :: 应说明的是,车辆发动机在正 常运行时很少会发生大量燃料油窜 ◆ 漏至曲轴箱的事故。通常只有发动 机活塞间隙变大或发生不正常磨损 图3 CF一4柴油机油在用油运动黏度变化率统计 等异常情况时,燃料油才会大量进 入发动机油中。 总酸值/总碱值变化趋势 润滑油在使用中受温度、水分或 其他因素的影响,会逐渐老化变质。 随着油品老化程度增加,会产生较多 的酸性物质,使油品酸值增加。较大 量的酸性物质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 的腐蚀,并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继续 加速油品的老化,影响发动机正常运 行。在发动机油使用过程中,氧化变 FEaturEs 不同汽油机油的碱值下降和酸值上升 幅度有快有慢,这与在用油运动黏度 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当汽油机油总酸值与总碱值 持平时,除SG级汽油机油外,其他 质量等级的汽油机油总酸值增加值 均未达到GB/T 8028—1994《汽 油机油换油指标》中规定的 0 5 000 10 000 15 000 20 000 2 mqKOH/q的要求,这与近年来持 行驶里程/km 续提高高档汽油机油抗氧化性能的 努力不无关系。 图4 SG汽油机油总碱值、总酸值变化趋势 12 ◇至行车试验结束,所有试验油 1O 0) ● _=-S…J 5W 一4…O I…(TBN 品的酸值增加值都超过了2 mqKOH ̄。 因此,单纯以汽油机油总酸值增 加值作为换油指标并不适用于高档汽 油机油,宜增加对在用油碱值的 指标,综合判断是否需要换油,以有 效保护发动机零部件。 柴油机油 工 8 0 0) E 6 ÷;SJ 5W 40 2(T BN  ’ 一 。A : — I : IL — 趔 4 髻 2 \ 、 5 000 10 000 15 000 20 000 25 000 以CF一4柴油机油为例,其酸 值增加值变化见图8,行驶里程在 1 5 000 km时油样的酸值数据统计见 图9。 墨 耋 0 由图8可见,在车辆正常行驶下, 柴油机油酸值增加值不超过2.5 mqKOH/el。 行驶里程/km 图5 SJ汽油机油总碱值、总酸值变化趋势 8 — SL/GF-3 1(TAN) SL/ GF -3 IsL由图9可见: 7 —,■一SL/GF一3 2(TAN) J.◇96%的汽油机油酸值增加值 不大于3.0 mclKOH/q; D) ● (TB N )m… ◇91%的汽油机油酸值增加值 不大于2.5 mqKOH/.q; 工 0 0) 二==)1( SL/G一F-3删 3(T…BN1) 一… ◇77%的汽油机油酸值增加值 不大于2 0 mqKOHI#。 E 趔 蹈 趔 / / .rj 一 ■ ’ 一-—1 CH一4柴油机油的酸值变化情况 表现出同样的规律,数据统计结果表 明,80%的柴油机油酸值增加值不大 于3.0 mqKOH/q.。 俘 矩 2 1 CF一4柴油机油碱值下降率变化 情况见图10,9个CF一4柴油机油行 O 驶15 000 km后的碱值下降率数据统 10 000 20 000 30 000 40 000 50 000 计见图1 1。 由图10可见:CF一4汽油机油的 碱值下降率均小于50%。 行驶里程/km El6 SL/GF一3汽油机油总碱值、.总酸值变化趋势 Featur ̄s 0.工o)1。Lu/一 8 7 6 5 4 距一 譬 3 2 1 。.工o)1。Lu/ 景 3 5 3 2 5 2 1 5 1 O 5 O 。6 5 —-—・一S-45716(TBN ——●—一S-45716(TBN S一45728(TBN、 S一45728(TBN —_.卜S-45716(TAN \\ —・ 叫・ 卜S一S-..4571268(TANb ・ w・ 一S..45728(TAN 、 、 —1 _ 三主昌 一 0 3 000 6 000 9 000 12 000 15 000 18 000 21 000 24 000 27 000 30 000 33 000 行驶里程/km 图7 SM/GF一4汽油机油总碱值、总酸值变化趋势 行驶里程/km 图8 CF一4柴油机油的酸值增加值变化情况 ◆ ▲ ◆◆ ◆ ’. ◆◆◆◆◆ -◆ ◆ ◆▲ ◆◆▲▲- 图9 CF一4柴油机油酸值数据统计 由图1 1可见: ◇CF一4汽油机油碱值下降率最 小为0.2%,最大为83.4%; ◇89%的CF一4柴油机油碱值下 降率不大于60%,75%的CF一4柴油 机油碱值下降率不大于50%。 CH一4柴油机油的碱值下降率变 化趋势与CF一4柴油机油相似,其碱 值下降率大多不大于60%。 基于柴油机油配方技术的发展, CF一4及以上级别柴油机油的清净分 散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根据大量应 用试验结果,认为可适度放宽CF一4 及以上级别柴油机油在用油的酸值增 加值的限值。 水含量的影响 在发动机做功过程中,燃料油燃 烧生成以及通过油箱呼吸孔吸入的水 汽会进入发动机油中,污染油品。当 发动机油中水含量较少时,水分对油 品质量的影响较小;随着油品中水分 量增加,部分有效添加剂被水析出, 油品性能不断下降,导致乳化加剧, 金属锈蚀程度逐渐增加,机件表面产 生锈蚀,并发生腐蚀磨损。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发动 机油始终处于相对较高的温度下 (>80℃)。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情 况下,发动机油中的水含量较低, 因而很难收集到含有大量水分的 油样。实验室配置了一系列加入 不同含量蒸馏水的柴油机油油样, 考察水分对柴油机油性能的影响, 结果见表5。 由表5可见: ◇当柴油机油中水含量小于 0.25%(质量分数)时,添加剂主 要特征峰无明显变化,抗磨性能变 化不大; ◇当柴油机油中水含量大于 0.30%(质量分数)后,ZDDP发 生较明显的降解,抗磨性能变化 较大。 Featu PES 根据实验室考察结果,G B/T —8028—1994《汽油机油换油指标》 ——_.卜一15W一40(1)  和GB/T 7607—2002《柴油机油换 油指标》中对在用油水分含量的控 尜 —一…一1 5W一40(2) H301 2国产油 —_‘卜一H301 0国产油 …制指标适用于高档汽油机油和柴油 机油。 磨损金属元素考察 采用GB/T 1 7476《使用过的润 滑油中添;bu-N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 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电 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 发动机油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考察试 验油中直径小于5 LJ m的磨损颗粒数 量情况。同时结合SH/T 0573《在用 润滑油的磨损颗粒试验(分析式铁谱 法)》对发动机油中较大的金属磨损 颗粒进行分析,以此判断设备磨损情 况变化_3【。 铁元素 由于发动机油新油中一般不含 铁元素,因此其在用油中的铁元素主 兰 要来源于发动机活塞、缸套等零部件 蓦 的磨损。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或发动 机油中铁含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2个: ◇设备本身问题,如制造工艺粗 糙造成的零部件表面光洁度不高、设 备材质问题或装配不当,在车辆运行 时因磨损较大造成在用油中铁含量增 加。且磨损颗粒数量较多; ◇发动机油在用油因抗磨性能下 降、油品老化等导致发动机零部件磨 损,其磨粒主要包含一些小直径的铁 磨损颗粒或大直径的铁氧化物磨损颗 粒(红色或黑色氧化物磨粒)。 汽油机油和CF一4柴油机油在 用油中铁元素含量变化情况分别见 图12、图13。 由图12、图13可见:随着行驶 里程的增加,汽油机油和CF一4柴油 机油中的铁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属正 常状态。 世 、--——-・——・・・一H30’220W-50 —一.卜一H3028国产油 譬 —-.卜一H3061国产油 — ._一H3028进口油 …静…FV一05一国产油 —— —_I—FB一25一国产油 ・--‘I.一FB一28~国产油 行驶里程/kin 图1 0 CF一4柴油机油碱值下降率变化趋势 100 80 ◆ ◆ 60 . ▲ 槲 遨 趔 ◆◆ ◆◆ 髻 t ̄oS.◆ ◆ ◆◆◆ O . 图1 1 CF一4柴油机油碱值下降率数据统计 Features 参考试验油品运动黏度及酸值 和碱值变化情况发现,当试验油品 运动黏度出现拐点或其碱值下降至 旦 酸值以下时,油样中的铁元素含量 殳) 远未达到GB/T 8028—1994《汽油 机油换油指标》和GB/T 7607一 2002《柴油机油换油指标》中要求 的150 mq/kq上限水平。同时,铁镨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油中仅有少量 异常磨损颗粒。 铜元素 行驶里程/km 发动机油中的铜元素主要来源于 图12汽油机油在用油中铁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发动机轴承的磨损,铝元素主要来自 活塞及轴瓦的磨损。由于某些发动机 …●一…H301 0第一轮 — ■一H301 0第二轮-—- …H3028第一轮 油配方中可能采用含铜添加剂,因此 一JI,一H3028第二轮 —・-..一H3061第一轮——._-H306I第二轮 宜对铜元素的增量进行界定。 —…・…-H301 2第一轮 一_.._-一H301 2第二轮—。—一H3028参bls ̄a 汽油机油和CF一4柴油机油在用 ——◆一H3061参比油 —— 墨卜一CF一4 15W一40(1,_。。● CF一4 15W一40(2) 油中的铜元素含量变化情况见图14、 图15。 由图14、图15可见: ◇随着行驶里程的不断增加,发 动机油中的铜元素含量逐渐增加; ◇除个别样本外,汽油机油和柴 油机油的铜含量增长始终没有超过 30mQ/kq。 铝元素 汽油机油和CF一4柴油机油在 用油中铝元素含量变化情况见图16、 图17。 行驶里程/km 由图16、图17可见: 图13 CF一4柴油机油中铁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不同质量等级的发动机油在用 油的铝含量随行驶里程增加均表现出 3O ● -● SM/GF一4 5W-30-1 上升趋势,且在正常行驶里程中大都 9 SM/GF一4 5W-30-2 在15mCl/kq之内; 。) ・ ・.r. SM/GF一4 5W-30—3 ◇在非常苛刻的使用条件下,如 ~ — ÷- SM/GF一4 5W一30-4 . - ÷- SL,GF一3 5W-30-1 SL/GF一3汽油机油延长行驶里程至 15 ‘-.卜_ SUGF-3 5W-30-2 43 000 km时,发动机油中的铝元素 1n . -_-- 一 SJ 5W-40-1 r.,, ——___’。, 一 , 含量也仅为30 mq/kq。 SJ 5W-40-2 SG 15W一40—1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有必要将发 J。 -—-一一 一一一一一 -_.-_ SG 15W一40—2 动机油换油指标中的铁元素含量指标 一 Jr—_●_●’一一一 适度下调,并增加在用油中铜元素和 。 5 000 10 000 15 000 20 000 25 000 30 000 35 000 行驶里程/km 铝元素含量的控制指标。 图1 4汽油机油在用油铜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Featu rGs 硅含量变化趋势 发动机油在用油中的硅元素主要 与车辆的行驶环境有关。当车辆行驶 ——在尘土飞扬的恶劣环境中或空气滤清 ◆一H301 0第一轮 —●一H3010第二轮 器堵塞,会造成发动机油在用油中硅 一 黔 H3028第一轮 — 元素含量大量增加,导致发动机零部 __-H3061第一轮 —._H3061第二轮 件出现磨料磨损。 一I—H301 2第二轮 汽油机油和CF一4柴油机油在 一H3028:参比油 用油中的硅含量变化情况见图1 8、 图19。 由图18、图19可见: ◇SG汽油机油在用油中硅元素 行驶里程/km 含量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基本无大的 图1 5 CF一4柴油机油铜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变动; ◇SJ、SL、SM汽油机油在用油 一 ・—●一SM,GF一4 5W一30—1 中硅元素含量随着行驶里程的不断增 --I●●一SM/GF一4 5W一3O一2 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至试验结 ・'●r—SM/GF一4 5W一30—3 束,硅元素含量均未超过40 mCl/kq: 20一 —- 一SM/GF一4 5W一3O一4 ◇CF一4柴油机油在用油中硅元 旦 — -SL/GF-3 5W一30-1 素含量变化不大,没有收集到硅元素 15一 ・-●卜_-SI_/GF一3 5W一3O一2 含量超过35 mq/kQ的样品。 墒 ・- SJ 5W-40-1 鉴于以上试验结果,建议将发动 10 一兰 机油硅含量增加值的限值作为发动机 SJ 5W-40-2 蓦 油的换油指标项目。 b] 一SG 15W一40—1 ● —◆一sG 15W-40-2 其他 :■  在发动机油换油指标研究过程 5 000 10 000 15 000 20 000 25 000 30 000 35 000 中,还收集、分析了行车试验在用油 行驶里程/km 的闪点、不溶物等数据。 图16汽油机油在用油中铝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与新油相比,行车试验在用油 的闭13闪点数据下降幅度远大于开 I Iq闪点。由于在用油中不可避免地 J。 -◆-鲁A391 86(CH一4) 存在燃料油稀释,采用闭口杯法可 30 71‘  -ll-鲁AD663(CH一4) - 较直观地反映燃料油稀释对发动机  ‘+鲁AD0636(CH一4) 油闪点的影响。作为反映用油安全 -的关键指标,建议采用闭El闪点作 zu J — H3028(CF一4、 为换油指标项目。 15 \V — 一高档发动机油具有较好的清净 \八, H3061(CF-4) -分散性能。在收集到的行车试验油 -H3012(CF-4) 、 ≥忭 e-样中,汽油机油不溶物含量均小于 。 0.5%(质量分数),80%以上的柴 1ji 油机油的不溶物含量小于2%(质量 5 000 10 000 15 000 20 000 25 000 分数)。 行驶里程/km 图1 7 CF一4柴油机油在用油中铝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FeaturGs 45 ・—--- SM/GF一4 5W一3O一1 40 -'41- SM,GF一4 5W一30—2 35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的修订 ll —● SM/GF一4 5W一30—3 根据研究结果,对GB./T 76O7— 3O 一 SM/GF一4 5W一30-4 2002《柴油机油换油指标》进行修订 25 ,-‘ f/ .、- SL,GF一3 5W一30-1 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0 S L/GF一3 5W一3O一2 ◇保留CC及CD、SF/CD级产 品序列,对酸值增加值、戊烷不溶物、 15  .. + SJ 5W-40-1 厶 SJ 5W一40-2 闪点指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作适当修 10 ’●_L I ,J●■■■■■●’ ●■■■■■■‘z、■I奢  , 一 SG 15W-40-1 改,其他指标维持不变; 5 ◇增加CF一4及CH一4级柴油机 SG 15W-40-2 油产品序列,并制订了相应的换油指 ● O 10 000 20 000 30 000 40 000 标值; 行驶里程,km ◇由于SD/CC、SE/CC通用油产 图18汽油机油在用油中硅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量逐年降低,应用逐渐减少,在标准 修订中已将其取消。 40 结论 35 选取不同质量级别的有代表性的 30 o) 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在不同车辆、工 25 况、道路条件下进行了行车试验,对汽 or知ll 20 油机油和柴油机油在用油的衰变规律进 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有的汽油机 15 油和柴油机油换油指标标准已不能适应 我国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快速发展的要 10 求,也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3 根据研究结果,对GB/T 8028— 1 994《汽油机油换油指标》、GB/T O 7607--2002((柴油机油换油指标》进 行驶里f- ̄_/km 行了修订。最新版本的GB/1-8O28— 图1 9 CF一4柴油机油中硅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201 0《汽油机油换油指标》、GB/T 7607—201O《柴油机油换油指标》已 发动机油换油指标标准的 于2011年5月1日起实施,将对指导 行L—EQE汽油机油换油指标的情况 修订 国内用户合理换油、按质换油起到积 看,大多数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因 极的作用。 汽油机油换油指标的修订 此保留SE级汽油机油换油指标,并将 根据研究结果,对GB/_r 8O28— SE、SF级汽油机油合并为一组,除闪 参考文献 1 994《汽油机油换油指标》进行修订 点和不溶物指标外,对其他换油指标 1唐俊杰.润滑油的变质与更换 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项目不作修改; ….石油商技,1999,17(5):20. ◇原标准适用的汽油机油质量 ◇根据GB 1 1 121—2006《汽油 2关子杰.内燃机润滑油应用原理 等级从L—EQB~L—EQE,在本次 机油》标准,在换油指标标准中增加 『M1.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O0: 修订中,废除了L—EQB~L—EQD 了SG、SH('SH/GF一1)、SJ(SJ/GF一2) 137—138. 级汽油机油,修改L—EQE产品名称 和SL(SUGF一3)产品序列,并规定 3姚广涛,资新运.车用发动机 为SE。 了运动黏度、燃料油稀释、碱值、酸 油品质检测fc1//第八届全国摩擦学 ◇从目前SE、SF级汽油机油执 值、磨损元素等指标值。 大会论文集,2007:480—4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