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泥砂浆抹灰工程技术交底(1)

水泥砂浆抹灰工程技术交底(1)

来源:化拓教育网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水泥砂浆抹灰工程 交底提要 水泥砂浆抹灰施工工艺、质量要求 一、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1. 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及性能检测报告。

2. 砂:中砂,平均粒径为0.35~0.5mm,砂的颗粒要求坚硬洁净,不得含有粘土、草根、树叶、碱质及其他杂质。砂在使用前应根据使用要求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过筛。

3. 其他掺合料:砂浆王、界面剂等添加剂,砂浆王掺量是水泥的千分之一,每50公斤水泥掺入50克。

二、作业条件

1.抹灰工程必须在混凝土结构工程、加气混凝土砌体工程全部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施工。

2.抹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必须在低于5℃的气温下施工时,应有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3.室内抹灰之前,宜先做好屋面防水及室内必要的封闭保温工作。

4.混凝土墙、加气混凝土墙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加气混凝土表面缺棱掉角需分层修补,做法是:先洇湿基体表面,刷聚合物水泥浆一道,紧跟抹1:3水泥砂浆,每遍厚度应控制在7~8mm。

5.抹灰面上预埋、预设铁件、管道等应提前安装好,结构施工时的预留孔洞等提前堵塞严实,将柱、梁等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

6.抹灰前应先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以决定其抹灰厚度。

1

三、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抹灰前检查加气混凝土墙体,对松动、灰浆不饱满的砌缝及梁、板下的顶头缝,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将凸出墙面的灰浆刮净,凸出墙面不平整的部位剔凿;坑凹不平、缺楞掉角及设备管线槽、洞、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整修密实、平顺。用吊线板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及平整度,将抹灰基层处理完好。

洒水湿润:将墙面浮土清扫干净,分数遍浇水湿润。由于加气混凝土吸水速度先快后慢,吸水量大而延续时间长,故应增加浇水的次数,使抹灰层有良好的凝结硬化条件,不致在砂浆的硬化过程中水分被加气混凝土吸走。浇水量以水分渗入加气混凝土墙深度8~10mm为宜,且浇水宜在抹灰前一天进行。抹灰时墙面应不显浮水,以利砂浆强度增长,不出现空鼓、裂缝。浇水充分湿润墙面后的第二天,刷一遍聚合物水泥浆,然后开始抹灰。

2.(1)吊垂直、套方、贴灰饼:用托线板检测墙面不同部位垂直平整情况,根据实际平整度、垂直度决定贴灰饼的数量。贴灰饼的水平及高度间距以1.2m为宜。用1:3水泥砂浆,做成50mm见方的灰饼,灰饼间距不宜大于1.5m,灰饼厚度以满足墙面抹灰厚度15~20mm为宜。上下灰饼用吊线板找垂直,水平方向用靠尺板或拉通线找平,先上后下。

(2)充筋:竖向冲筋:灰饼做好稍收水后,用1:1:6水泥混合砂浆在上、中、下灰饼间抹冲筋,宽度50mm,用木杠将冲筋厚度搓成与灰饼相平,同时用刮尺将其两边修成斜面以便与抹灰层楼槎平顺。

做法如图:

2

2 1 3 4 1500mm左右 1 3

钉子 灰饼

2 4

竖向冲筋示意图

1

挂线 冲筋

3

3

3

2

1

3

墙阳角

2

墙阴角

3

冲筋

水平冲筋示意图

3

3.挂钢丝网

砌体与砼剪力墙或柱交接处、线槽、配电箱后面等易于开裂、变形处均应设置钢丝网,按照下图做法施工:

双排钢钉@250线槽

4.抹底层砂浆:加气混凝土墙面在刷好聚合物水泥浆以后应及时抹灰,不得在水泥浆风干后再抹灰,否则,容易形成隔离层,不利于砂浆与基层的粘结。抹灰时不要将灰饼碰坏。底灰材料应选择与加气混凝土材料相适应的混合砂浆(如配比为1:0.5:5~6),厚度7~8mm,表面用木抹子搓毛,待底层灰达到五、六成干时,再用l:3水泥砂浆(厚度约5~8mm)抹第二遍,用大杠将抹灰面刮平,表面压光。用吊线板检查,要求垂直平整,阴阴角方正,顶板(梁)与墙面交角顺直,管后阴角顺直、平整、洁净。如抹灰层局部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加强网进行加强处理,以保证抹灰层与基体粘结牢固。不同材料墙体相交接部位的抹灰,应采用加强网进行防开裂处理,加强网与两侧墙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5修抹墙面上的箱、槽、孔洞:当底灰找平后,应立即把电气设备的箱、槽、孔洞

4

口周边的砂浆杂物清理干净,使用1:3水泥砂浆把槽、孔洞口周边修抹平齐、方正、光滑,不要抹死。

6喷洒(第一遍)防裂剂:当作业环境过于干燥且工程质量要求较高时,可采用防裂剂。底子灰抹完后,立即用喷雾器将防裂剂直接喷洒在底子灰上,防裂剂以雾状喷出,以使喷洒均匀,不漏喷,不宜过量,过于集中,操作时喷嘴倾斜向上仰,与墙面的距离适中,以确保喷洒均匀适度,又不致将灰层冲坏。防裂剂喷撒2~3h内不要搓动,以免破坏防裂剂表层。

7抹面层砂浆:刷素水泥浆后用1:2~2.5水泥砂浆分两遍成活。罩面灰厚5mm。 8喷洒第二遍防裂剂:罩面灰抹好后,待稍干、具有初期硬度,一般在砂浆初凝后尚未收缩之前,及时喷洒第二遍防裂剂。

9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潮湿的环境下养护,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养护时间宜不少于7天。高温或烈日下的抹灰面应及时喷水养护。

四、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1.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及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 2. 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不同材料的分层抹灰厚度应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3.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裂缝。

4.当设计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应采用防水砂浆。防水砂浆外加剂应按规定进行试配,掺量应符合设计及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

(二)一般项目

1.水泥砂浆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应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2.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边缘整齐、方正、光滑;设备管道、

5

暖气片等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光滑。门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应填塞饱满,表面平整光滑。

3.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层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5水泥砂浆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泥砂浆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1 2 3 项 目 立面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阴阳角方正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用2m靠尺及塞形尺检查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2 2 2 五、成品保护

1搬运物料要轻抬、轻放,及时清除场内杂物,施工工具、材料码放整齐,避免撞坏墙面和护角。

2为避免破坏地面面层,严禁在地面拌灰,保护地面完好。

3保护好墙面的预埋件,通风篦子,管线槽、孔、盒。电气、水暖设备所预留的孔洞不要抹死。

4喷洒过防裂剂的底层砂浆在抹罩面灰之前不要搓动,以免降低其防裂效果。 5抹灰层在凝结硬化期应防止曝晒、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以保证抹灰层有足够的强度。

六、安全措施

1、活动架子牢固、平稳,移动时人要下来。

2、使用人字梯,拉绳必须结牢,并不得站在最上一层操作,不准站在梯子上移位,梯子脚下要绑胶布防滑。

3、对脚手板不牢固之处和探头板等及时处理,要铺有足够的宽度,谨防坠落。

4、在架子上工作,工具和材料要放置稳当,不许随便乱扔。

6

5、砂浆机要有专人操作维修,保养,电气设备绝缘良好并接地。 6、严格控制脚手架施工负荷。

7室内抹灰使用木凳、金属支架搭设平稳牢固,架子上堆放材料不得过于集中,存放砂浆用的灰斗、灰桶等要放稳固。

8搅拌与抹灰时,防止灰浆落入眼内。

9工人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高空临边作业时系好安全带。 10天施工做到工完料净、工完场清。

七、应注意的问题

1.空鼓、开裂:由于抹灰前对基层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造成的。抹灰前不浇水,每层灰抹得过厚,跟得太紧;对于混凝土光滑表面不认真进行“毛化处理”;甚至混凝土表面的酥皮不处理就抹灰;加气混凝土表面没清扫、不浇水就抹灰,抹灰后不养护。

为解决好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应从三方面解决: 第一, 施工前的浇水、清理;

第二, 施工操作分层分遍压实,需认真监控; 第三,施工后及时浇水养护,并注意成品保护。

2面层接搓不平,颜色不一致:搓子甩得不规矩、不平,故接搓时难找平。抹灰面层接搓应避免在大面分块处,应甩在分格条处,并注意水泥砂浆中的水泥应采用同品种、同批号的水泥,以防止颜色不均。面层抹灰要用原浆抹压,不得洒干水泥面收光。

3抹灰层过厚:抹灰层的厚度过大,尤其是一次成活、抹灰层坠裂。抹灰层的厚度应通过冲筋进行控制,保持15~20mm为宜。操作时应分层间歇抹灰,每遍厚度宜7~8mm,应在第一遍灰终凝后再抹第二遍,切忌一遍成活。

4抹灰砂浆配合比不合适:底子灰的强度太高,使抹灰层出现空鼓、开裂。改进办法:各层灰的配合比要适宜,尤其是底子灰的材料,要采用与基层材料性能相适应的砂浆配比,其强度、弹性模量和收缩率基本接近为宜。基层与底子灰强度差异太大,容易产生大面积空鼓和开裂。

5抹灰表面不平、阴阴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挂线、做灰饼不认真,出现高低不平,阴阳角不顺直、不方正。抹灰前应用托线板、靠尺对抹灰墙面尺寸预

7

测摸底,安排好阴阳角不同两个面的灰层厚度和方正,认真做好灰饼。阴阳角处应用方尺套方,做到墙面垂直、平顺、阴阳角方正。

6管道背后抹灰不平,不光,管根空裂,改进办法是管线过墙按规定放套管,凡有管道设备的部位应提前抹好灰,并清扫干净。槽、垛按尺寸吊直、找平、压光收边整齐,不甩破活。

7高处作业要做好防护,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相关规定;脚手架搭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现场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相关规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