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文三弊

时文三弊

来源:化拓教育网
时文三弊

课型:新授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运用并列式安排论述层次的方法。

2、作文应该认识文章长、空、涩的害处,并在写作中注意克服这些弊端。 3、学习作者运用喻证、引证阐述观点以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运用并列式安排论述层次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喻证、引证阐述观点以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新课: 《时文三弊》全文有三部分组成。 学生阅读课文。 理解文章的三个部分。

引论部分(1—2段),提出论题。

时文“似乎于相当完美之中也并无弊可言”,然而还不自量力准备“讲弊”。以章学诚写过《古文十弊》的说法开头,作用大致有三:1、借古论今,信口开河,开篇自然,不显突兀。2、文章有弊,前人已评,今日重提,立论有据。3、读书颇广,研究亦深,虽说谦虚,实是自信。可见作者的学问见识不可等闲视之。文中用语化雅威俗,平易近人,严密周全,滴水不漏。

本论部分(3—7段),论述时文之三弊——长、空、涩。 学生自己读每一部分。完成下面的表格。

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论证结构是并列式,按时文的“长、空、涩”作为

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证。如何进行论述? 方法 弊端 长 空 涩 矮子穿长衣服 缺乏惜墨如金的观念 呼吁爱惜读者时间 可怜无补费精神 比喻指出弊端 分析产生的原因 对弊端进行讽刺 北京胡同半空花生 缺乏深厚的生活基础 读来如啃生柿子 不恰当不必要使用新名词 用文章语言作例子 一般是先用生动的比喻指出其弊端,然后再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再用幽默的语言对这些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刺。

结论部分(第8段)总结全文。表明作者的观点:“文章要写得又短又充实又明白晓畅”。

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

有人认为是结论中的“文章要写得又短又充实又明白晓畅”。有人认为本论部分开头的“话说时文之弊,其弊有三”。其实,“时弊有三”只是指出存在的现象或问题,并不包含观点,揭露三弊的目的是倡导写又短又充实又明白晓畅的文章。

小结:

本文主要用并列式安排论述层次,分项论述三弊,最后得出结论,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论述中善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是本文语言方面的一大特色。

作业:

练习一、三、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