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锐器伤及防护对策
来源:化拓教育网
护理论著 CHIN£S£CoMMUNI TY 0oCT0RS 护理工作中锐器伤及防护对策 锐器伤发生的原因 李秀梅刘仲萍 安全使用锐器:(1)锐器安全操作方 法:①尽可能的避免使用锐器,使过的注 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淡薄:据相关文献 报道,护龄5年以下的年轻护士发生锐器 163311黑龙江大庆市中医医院 射器针头不要再使用,如果必须使用,应 使用特殊的针头护套装置或移动针头装 置;任何时候应尽可能使用锐器时,应有 助手协助;②盛装锐器的盒子不能过满, 不应超过盒子的3/4;决不能将锐器盒随 意放置或无人管理;锐器盒应放置在齐腰 伤的百分比较高,低年资护士动作敏捷, 但操作不沉稳,在校教育缺乏职业防护 课,临床教学医院亦不重视实习护士的防 关键词 护理工作 锐器伤 防护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 05.342 护教育。护士踏上工作岗位后获取职业 防护、医院感染等知识的程度深浅不一, 部分护士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在工作中防 护意识淡薄。 部方便使用的位置,这也包括抢救药品与 心肺复苏术设备;不可以放在地板上,不 护理行业有其独特的工作环境,护理 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而 操作过程中不慎被针刺伤:护理人员 在回收废弃针、毁形浸泡及拔取针、加药 及重套针帽等操作环节均容易被刺伤其 中加药、重套帽及收取废弃针,误次频率 最高。这些与在工作中养成的不正确动 作有关。 要用手将锐器传来传去;在运送用过的注 射器前,特别是运送有动脉血样的注射 器,要用移去针头器具先移掉针头,在封 上一端为盲端的套壳。(2)处置锐器的方 法:①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用过的 针头应立即放人坚固的硬质锐器收集器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锐器伤事件屡有发 生,为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应尽快建立 锐器伤登记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锐器伤的 发生情况,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少医 疗锐器伤的发生,降低伤后的危害。 常见锐器伤种类 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护士的工作 量是相当繁重的。护士接触医疗锐器,如 注射器、输液器的机会多,临床护士多是 在人员编制不足、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工 作,易出现疲劳、烦躁,甚至出现手忙脚 乱,应接不暇状况,因此被针刺伤的潜在 危险随时存在。 防止锐器伤的对策 中,不能将使用过的锐器放在医疗垃圾袋 里,禁止用收回套针帽;②分类放置用后 的锐器和其他垃圾;③为防止发生针刺伤 事故,应尽量配备小型针头毁型器等注射 安全处理装置,改变不正确的操作习惯。 装备和使用改进的医疗用品:安全针 治疗处置过程中注射器、输液器、缝 合针等针刺伤。加药过程中药物玻璃划 伤。起铝盖时刺伤。手术时刀片划伤。 手术配台及术后清洗器械、手术剪及尖锐 头注射器输液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器, 尤其是不裸露针头的抽血器,无论是抽 血、输液,还是污染后的处理销毁,均无机 会刺伤护理人员。研究证明,安全采血器 械可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使用锐器收集 箱可以使针刺伤发生率降低50%,所以 完善医疗设备是预防减少锐器伤的重要 措施。 器械操作不慎所造成剪损伤、手术器械扎 伤。 锐器伤的危害 加强思想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普遍预 防或标准预防是预防血液、体液传播疾病 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对临床一线人员加 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新护士 锐器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 危险性远远大于皮肤、黏膜等途径,80% 的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由锐器伤造成,其 中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HIV,HBV和 介绍职业防护基本意识,督导护士遵守规 章制度执行标准操作时非常重要的。 加强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的防护:对 高危科室应完善防护设施,如接触传染病 丙型肝炎病毒(HCV),另外病原体经锐 器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 锐器伤后的处理 及时建立报告制度:一旦发生了锐器 伤特别是高危人群锐器伤,应及时报告感 染控制可或保健科,咨询处理方案并及时 处理。 染,而任何锐器伤口都有可能存在破伤风 杆菌。 的高危人群应预防接种疫苗。为医护人 员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实行弹性排 班,减少医护人员工作紧张,避免在过渡 给锐器伤者造成心理伤害:这种心理 上的伤害可能是严重而持久的,尤其是发 生了HI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刺伤, 多数受伤者会产生中毒或重度的悲观情 绪,而对患者的感染状况的不确定也会加 重卫生人员的心理压力。由于针刺伤的 心理作用,会使医务人员及被刺伤者出现 过分紧张情绪,恐惧心理给被被刺伤者带 来严重的精神痛苦,忧虑、悲观、神情恍惚 劳作下发生医疗事故及意外。 伤后处理措施:①皮肤黏膜一旦受 伤,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用流动自来水 冲洗,然后用酒精、碘酒消毒后包扎,并及 时做出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 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疗人员锐 器伤的次数。医院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 境,保持光线充足,空间宽敞,操作区域明 亮;还要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 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器废物的容器 等设施;配备手套等必要的隔离设施,改 善和建立合理的1次性注射器用后处理 方法,如直接丢弃塑料盒内送去焚烧等。 隐形感染。②若明确被感染患者血清污 染针头刺伤,应立即采取注射疫苗等治疗 措施,并随访观察,做到早期预防。对 HIV污染的针刺伤后,可接受高效免疫蛋 白或乙肝疫苗注射,有效率75%。如受 到HIV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应在伤 等影响正常的社交、生活,甚至会影响正 常的工作。 334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5期(第14卷总第302期 社区中医护理计划及实施方案 了解发病原因是与感受“风、寒、暑、湿、 刘志粉敬丽娟张清霄 提出不寐、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早醒等, 其相关因素中的病理因素除西医提出的 以外,可增加肝火扰心、气血不足、心神失 养;痰热扰心、神不守舍;饮食不节、胃中 不和等,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也可更 燥、火”之邪有关,还是因“喜、怒、忧、思、 悲、恐、惊”过度,或由于饮食、劳倦、外伤 所致。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 表现能运用中医理论正确判断。在临床 745700甘肃庆阳市环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实践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观察能 有针对性。 力,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掌握具有中 医特色的评估技能。 制定中医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 在制定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时, 05.343 掌握中医护理诊断 应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开展辨证施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 护,应用中医传统技术,才能使护理对象 作为一名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 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 获得真正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举 构的护理工作者,首先要了解中医护理发 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其诊断 例:护理诊断:体温升高(恶寒发热)与外 展简史,学习和掌握中医护理哲学知识、 范围必须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或缓 感风寒有关;健康教育:①向患者讲解外 基础理论以及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 解的问题。例如: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偏 感病须卧床休息的意义。②向患者及家 中,积累的诊治疾病和护养患者的经验, 瘫有关;知识缺乏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有 属宣教解表药的服法及服药后的注意事 关心体贴患者,把患者的需求当成自己的 关等。但某些护理诊断是从中医护理评 项。③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热退汗后应及 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中医护理计划, 估中产生的,其健康问题和相关因素是应 时擦干汗液或更换汗湿衣被,防止病情加 有效地运用护理程序,才能做好中医护理 用中医辨证分析作依据的,描述中可采用 重。④指导患者及家属调配饮食。 方案的实施。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以 工作。 更全面、细致地反映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 搞好中医护理评价 健康问题。例如:关于营养代谢方面的, 在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措施及健康指 做好中医护理评估 可以提出:辛凉解表饮食的需要与外感风 导后,需评价患者掌握了多少,为其解决 中医护理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 热有关。以此类推,可根据患者的证候提 了多少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以便 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 出各种饮食的需要。如:滋阴饮食的需要 继续采取必要的措施。特别是患者的满 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 与肝肾阴虚有关,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饮 意度和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评议,对社区卫 料,了解患者所需,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食指导——进食枸杞子、百合、党参、麦冬 生护理工作的提高和改进是非常必要和 例如:患者表现神昏烦躁、面色红赤、恶热 等;又如:便秘与胃肠积热有关;或与气虚 有意义的,所以搞好中医护理评价是护理 喜冷,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尖红、苔黄、 传导无力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 工作中一项主要内容。 脉数,则属热证,病位在心;表现纳呆腹 关等,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便秘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工作中将中、西 胀、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手足 问题,如指导患者饮食不宜过于辛辣、每 医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理 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则 天适当活动,可做揉腹运动等。关于体温 论知识指导患者的饮食、起居、治疗,能使 属寒证,病位在脾胃;精神萎靡不振、声低 方面,可提出:壮热(体温过高)、恶寒发 疾病的“三分治、七分养”得到很好的印 气短息微、腰痛喜按,属虚证,病位在肾; 热、寒热往来、但热不寒、但寒不热、畏寒 证,更加树立了医院的中医特色,这需要 声高气壮息粗,腹痛剧烈拒按,舌苔厚腻, 肢冷等,其临床依据、相关因素各不相同, 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和 脉实有力属实证,病位在大肠。同时,要 护理措施也完全不同,关于睡眠方面,可 实践。 后几小时内立即使用齐多夫定,但对此药 环境,为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应尽快建 应,对减少、杜绝锐器伤,减少医护人员的 是否有意见不统一,1995年CDC通过病 立锐器伤登记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锐器伤 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例对照研究,证实是有效的,但并不能预 的发生情况,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少 防所有感染的发生,如被HCV感染的针 医疗锐器伤的发生,降低伤后的危害。对 参考文献 头刺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局 高危人群要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预防治 1 刘宇.临床护士面I临的职业伤害及防护措 部伤口处理,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是否感 疗体系,并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进 施,黑龙江省肿瘤科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 染。有条件者应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一步提高护士安全注射的防护意识,保护 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黑龙江省护理学会, 综上所述,护理行业有其独特的工作 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的供 2OO5.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5期(第146总第302期)3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