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抓好小型水库建设 发挥水利综合效益

来源:化拓教育网
DOI:10.14124/j.cnki.dbslsd22-1097.1992.02.009第期(总第期2抓好小型水库建设2水利综合效益发挥傀抓好小型水库建设发挥水利综合效益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东辽河、松花江上游,属低山丘陵区。所辖东丰、东辽两县和龙山、西安两区。面积5132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结构为“五山四田一分水域和庄园”。全市耕地面积228万亩,山地、坡地、平地各占1邝,其中水田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15%。建国4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全市人民兴修子大量的水利工程。到现在为止,全市已建成中、小型水库、塘坝331座,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34座、小(二)型水库118座、塘坝713座。建成提水站659座,机电井6一7眼,小井6945眼,大畜饮水井48眼,防病井96眼。这些工程在防洪、抗旱、除涝、灌溉、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人民生活用水诸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工程,多数是在50年代后期和07年代初修建的,工程标准低,质量差,不配套。甚至有一些未按设计要求完工的“半拉子”工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隐患。到现在尔经过三四十年的运行,加上1985、1986两年洪水袭击,造成一半以上的水毁工程。由于管理不善,工程老化失修现象十分严重,病险库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小(一)型水库08%是长期带病运行,小(二)型水库07%以上不配套,塘坝基本上吉林省辽源市水利局.是只能蓄不能排。群众每年靠临时修修补补,维持简单放水灌田。一遇大水,垮坝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决定》和全国、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精神,在全市广大农村掀起了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热潮。两年来,完成农建综合工程量1617万立方米,投入劳动积累工853万个工日,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248万元,分别相当于前十年的总和。使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省政府发起的农村水利“天池杯”竞赛中,我市两县连续两年蝉联一等奖,受到省政府的表彰。我市小型水库配套达标被省厅称为“辽源一绝”,1991年春季全省在辽源市召开了小型水库达标现场会。l搞好水库提高工程标准几年来,根据半山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小型水库塘坝多,中、小河流多的特点,确定了以水库塘坝配套达标为主体,以水保、治河为两翼的农田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我市起步较早的东辽县金州乡,从1987年开始,兴起了以小水库加固配套达标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市里抓住这个典型,在1989年8月41日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金州乡的经验。金州乡李897~1989年,集资95万元完成土方402万立方米,配东北水利水电2年套达标座小型水库,新开水田35.2亩,人均增加纯收入84元。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现有小型水库塘坝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要上去,水利要先行。辽源市把小水库搞上去,对农村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从1989年起,我市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大力开展以加固现有小型水库塘坝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东丰镇大兴镇乡各方筹集资金,将乡办企󰀀业收入126万元、银行贷款20万元、农民集资20万元、还有乡领导班子奖金近万元,计67万元,全部用于小型水库建设上’,一年完成7座水库塘坝配套达袜;东辽县渭津镇一年完成01座水库塘坝配套达标。运用人工253万个工日,车工6万台日,,完成土石立方米农民自筹资金盯8万元。到199。年底,全市小型水库塘坝达标207,座占乡村管的320座的467%,彻底配套达标15息座,占总数的478%,其中小(二)型以上水库配套达标率达74写.共动用土方472万立方米,石方2040万立方米,人工121万个工日,车工119万台日,投入资金5595万元。目前,配套达标的水库塘坝,大坝珍设计高度一次到位,坝坡按设计坡比,块石护坡,输水洞配套(大涵洞泄洪),坝后坡绿化同步进行,使大坝面平线直,闸楼粉饰一新。水库配套达标后比达标前增加蓄水量3050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3座中型水库。1990、x99z年两年新增水田3万亩。养鱼水面增加3000亩。两年来,我市在小型水库建设上,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强化领导。市、县、乡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农建指挥部,组成了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各级党委、政府把农建列为农村主要工作来抓,年初层层签订责任状,年末检查验收。并把农建搞的好坏和各级领导的政绩紧密挂钩,形成了上下左右齐心抓农建的小气候。增强投入。市、县分别出台了“建立劳动积累工制度”、“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制度”、“建立干部任期农田水利建设审汁奖惩制度”、“乡村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等政策倾斜性文件,蒋别是永利建设基金的建立,给农村水利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市每年可缴纳水利基金200万元,相当于国家小农水砍块资金的2倍,我市把水利建设基金和砍块资金主要用于小型水库建设上。坚持标准。每项工程都坚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把质量关。做到一步到位,一次达标,不合标准,坚决返工。落实责任。针对达标工程多、投入大、要求高的特点,县、乡、村落实“4321”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县由县委书记、县长、主管副书记、副县长4名领导,每人包一项达标工程。乡镇由党、委书记、乡镇长主管副乡(镇)长3名领导,每人包一项达标工程;村由支部书记、村长各包一项达标工程。每项达标工程至少有一名技术人员严把质量关,促进了各乡镇达标工程的平衡发展。搞好服务。为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性、连续性,县、乡两级进一步完善了1989~1992年水利建设规划,制定了三图一书,当年工程严格按规划实施。加强了农民投工投资的管理,建立健全了劳动积累工和集资台帐,形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市、县水利部门每年都抽调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包乡镇、包重点达标工程,深入施工现场,严格按设汁要求施工,把好质量关。第期总第9期抓好小型水库建设发挥水利综合效益确保水库安全发挥工程效益目前,我市乡村管的水库塘坝共320座,其中:乡镇管理的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6座;村组管理的小(一)型水库12座,小(二)型水库112座,塘坝173座。过去在管理上是两种形式:乡管的由乡里派专人负责管理,年初乡与水库签订产值、利润和上交乡里利润合同,年终兑现;村管的承包给个人,规定一年交村多少钱,一般签订3~5年合同。这种承包形式,承包人只管水面养鱼,不管其它,实际上等于水库无人管理。如东丰县二龙山长安水库,承包给个人,1989年春旱,灌区2242亩,水田泡不上田,插不上秧,农民要求水库放水,承包人为了养鱼,说啥也不给放。要放水也行,l立方米每秒流量放水1小时交水费40元钱,农民交了钱,水库放点水,没解决多大问题,到秋天绝收1787亩,占水田面积的734%。群众造成经济损失达7476万元。近几年,由于农村水利建设的深入发展,水库配套达标数量越来越多,对达标工程如何进行管理,提到日程。我市认真总结了过去“重建、轻管”的教训,1989年,各县、区分别下发了《乡村水利工程管理办法》,1991年两县又决定小型水库配套达标后,统归乡镇水管站管理,使乡村水利工程管理开始走上正规化、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2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各种水利工程设施由县水利局和乡村实行分级管理。乡村小型水库由乡镇水管站统一管理,建立管理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村组受益的塘坝、井站等水利设施,由村组管理,每项工程确定专人或承包户负责管理。有些乡镇和村成立了上程管理领导小组,形成了乡镇主管领导亲自抓,水管站具体抓,村组长常年抓,齐抓共骨的新洛局。22建立工程管理制度。乡、村两级按工程类别,分项制定了工程管理养护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制。有的把制度写在闸楼上,有的立标牌,宣传教育群众保护水利丁r.程。并由乡镇水管站统一建立工程档案或设立工程卡片定期组织检查验收管理好的给予表扬奖励,管理差的进行批评教育或经济罚款。23实行管理承包责任制;两县很据省、市下发的水利借理责任制和有关政策规定,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实行统一管理,综合承包。东丰县大阳镇自1988年将镇内6座小型水库归镇水管站统一管理,水管站卖行招标承包,包管双方签订合同。由于明确了责任,规定了任务,既有利于科学管理又增加了经济效益。二是实行统一领导,单项承包。东辽县甲山乡下湾水库是一座村管水库工程由村领导包管理,水库水面承包给养鱼户,加强了工程管理,增加了村里收入。三是实行统一使用,单户承包。村、组集体所有的一些机电井和抽水站等工程,由单户承包,固定专人管理。24确保防洪安全。几年来,在小型水库塘坝安全渡汛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点:一是汛前认真搞好工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算好水帐,确定汛期限制水位,制定汛期防洪调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三是确定专人做好汛期监测水情、工情。几年来,由于加强了管理工作,虽然小水库塘坝较多,但没有发生一起汛期垮坝事件,人为破坏工程现象也很少发生。2`开展综合经营。小型水库配套达标后,给基层乡镇水管站自身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难以维持(下转第0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