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1、根据民法典总则编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多选)
A.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B.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
C.民事法律行为一律不能采取口头形式
D.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A选项,《民法典》第13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二)意思表示真实……”,因此B选项正确。C选项,《民法典》第13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民法典》第136条第1款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D选项正确。(2015改编)
单选题
2、2018年春节前夕,孟某的妻子刘某收拾房间时发现一件孟某穿了5年的旧大衣。刘某欲购买一件新衣服给孟某,遂将孟某的旧大衣扔到楼下的垃圾箱里。第二天,孟某问妻子刘某自己的大衣为何不见了。刘某说已经扔掉啦。孟某说:“大衣里价值27500元的欧米茄手表拿出来了么?”,刘某说没有。经查,该大衣连同手表被同小区捡拾垃圾的徐老太捡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单选)
A.刘某将孟某大衣扔掉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B.大衣属于遗失物,徐老太应当返还
C.手表属于无主物,徐老太可以先占
D.徐老太应当返还手表,但大衣可以先占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选项,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刘某将孟某大衣扔掉的行为是动产所有权的抛弃,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而非事实行为,因此A选项错误。B、C、D选项,《民法典》第314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等有关部门”,孟某的大衣被刘某抛弃后属于无主动产,徐老太可以基于先占而取得大衣的所有权,而刘某将孟某大衣扔掉时不存在抛弃欧米茄手表的意思表示,手表属于遗失物,徐老太拾得遗失物,依法应当返还,因此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司法2018)
多选题
3、单从合同的法律性质分析,赠与合同属于( )。(多选)
A.单务合同
B.要式合同
C.单方合同
D.双方合同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选项,赠与合同仅一方负担义务,属于单务合同,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赠与属于不拘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可以自由决定行为的形式,只要该行为意思表示合法,行为即可生效,因此赠与合同属于不要式合同,B选项错误。C、D选项,赠与合同是基于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属于双方合同,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新编)
第二节 意思表示
多选题
4、根据民法典总则编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多选)
A.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B.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C.张某对李某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D.潘某在寻物启事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A选项,孙某通过日记将其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的行为属于遗赠行为,构成意思表示。B选项,自动售货机的价格设置属于要约,购买人的投币行为属于承诺,因此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的行为构成意思表示。C选项,请客吃饭属于好意施惠,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情谊行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意思表示。D选项,悬赏广告属于单方允诺的意思表示,潘某的行为构成意思表示。(新编)
单选题
5、邢某系世界陶艺大师。2016年4月1日,邢某在接受央视7套《乡约》栏目采访时,面对全国观众,拿出自己的作品——五层“吊球”夸下海口:这是我第一件作品,到现在还是世界之谜,这里面不是拿铁丝绑上的,是死环套扣,一个一个包在里面,到现在没人摸索出来。如果有人仿造出来,就把自己位于大连市中心的三层小楼,共计2000平方米,价值1600万元的“邢某艺术中心”送给他(她),还包括里面的资产。节目播出后,河南洛阳一陶瓷爱好者孙某(男)仿造出了此作品。关于邢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单选)
A.显失公平的合同
B.戏谑行为
C.赠与合同,大师可随时撤销
D.悬赏广告,大师应交付作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中,在接受采访时,邢某夸下海口不构成意思表示,其内心并不存在赠与财物或悬赏的意思,只能属于戏谑行为,因此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司法2018)
多选题
6、根据民法典总则编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多选)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B.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C.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
D.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致使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选项,《民法典》第144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民法典》第154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B选项正确。C选项,《民法典》第147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此C选项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D选项,《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此D选项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2012改编)
多选题
7、根据民法典总则编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民事行为无效?(多选)
A.周某因欠赌债而向孟某出具欠条
B.某国有公司经理曹某与宋某恶意串通,将公司财产以明显低价卖给张某
C.12岁的小学生给游戏账户充值一万元
D.王某利用李某没有经验,以1万元的价格从李某手中购进一套价值50万元的旧版人民币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选项,周某欠赌债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B选项,恶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C选项,12岁的郑某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充值一万元的行为与其年龄不相适应,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D选项,《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王某的行为构成显示公平,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而不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新编)
多选题
8、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多选)
A.7岁儿童刘某给游戏主播打赏的民事法律行为
B.张某在受欺诈状态下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C.甲装饰公司卖给乙公司100盏吸顶灯,乙公司发现甲公司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营范围仅为装饰业务,遂诉请求确认该买卖合同无效
D.李某其合法持有的猎出售给未取得持许可的朋友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选项中7岁刘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其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当选。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B选项中张某在受欺诈状态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C选项甲销售吸顶灯的行为只是超出营业执照范围,并未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不属于无的民事法律效行为。D选项买卖猎违反了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