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典的党在我的心中讲话稿大全

经典的党在我的心中讲话稿大全

来源:化拓教育网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伴随着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优美旋律和著名诗人贺敬之老前辈的诗词,我一次次在梦里游走在延安的山山水水,追逐着无数前辈红色的足迹,穿越时空感受着他们为了崇高的主义理想和信念,抛头颅、洒热血,虽九死而无悔的拼搏和追求。

  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后安营扎寨的落脚地和大本营,诚如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我终于踏上了去延安的行程。登上巍巍的延安宝塔山,俯视滔滔的延河水,望着这块孕育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红土地,感受着洪流一往无前的气势。

  延安是我党最早提出“为人民服务”并在全党认真实践的地方。这句话原本出自在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在追悼会上说:“我们的党和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在《论联合》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的唯一宗旨。”

  走进杨家岭,来到会议室,这里曾是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地方,毛关于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由此产生。导游指着山坡下的一块菜地告诉我们,这就是毛当年开垦的一块菜地,他亲自种下了辣椒、南瓜、西红柿等蔬菜。当年,面对的重重封锁,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就连日理万机的毛、周总理、朱总司令也都抽时间参加纺线、垦荒等劳动竞赛,极大地鼓舞了延安军民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斗志。

  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养育了延安军民,也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就是在这里,毛用他亲手栽种的蔬菜招待了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饭菜成本仅2毛钱,然而正是毛这简朴的饮食和与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使陈嘉庚无不感慨:“中国的希望就在陕北延安。”

  1945年7月1日,等六位国民参政员来到延安。在将要回重庆时,问有什么感想,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听了他这番话后,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喜读史书、善于从历史中找寻智慧和启示的不会不注意到唐朝那个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皇帝关于水和舟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将这一比喻改为鱼水关系,没有了水和舟的高下之分,而是一种生与死的相依相从。

  延安,这块延续着中国进程的红色土地,每一个到过这里的党员,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中华儿女,都将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汲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力量,继承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树立克难争先、敢打必胜的信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四个全面”展览布局,实现“”,尤其需要这样的宗旨、力量、作风和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