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布式光伏“四可”改造和实施标准

分布式光伏“四可”改造和实施标准

来源:化拓教育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分布式光伏“四可”改造和实施标准”。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分布式光伏“四可”改造和实施标准

分布式光伏“四可”能力,指光伏项目的可观、可控、可测、可调,实现电网调度对光伏并网的柔性与刚性控制,更好地协同光伏电量的消纳。以下是分布式光伏“四可”改造和实施的具体标准:

一、可观

定义:可以全景可视化展示低压分布式光伏的运行状态、调节控制、异常告警、数据统计等功能。实施标准:

监测系统需能够实时展示光伏电站的发电设备运行状态、发电量、发电功率、电流、电压等信息。

数据展示应直观、清晰,便于调度人员快速了解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

二、可控

定义:根据调度的需求,对光伏电站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进行控制。实施标准:

对于新并网光伏项目,应配置光伏专用断路器以实现刚性控制能力。

对于已并网的光伏项目,可通过配置外置断路器或电能表内置开关的改造方案来实现可控性。

控制系统需能够接收并响应调度指令,对光伏电站的功率进行精确调节。

三、可测

定义:对光伏并网项目进行分钟级采集,实现光伏发电的实时感知、运行监测和异常分析。实施标准:

采集系统需具备高频采集能力,对全额上网项目可采用单表法,对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可采用两表/三表法。

监测系统需能够实时监测光伏电站的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含量等参数,确保其在允许范围内。

数据采集和分析应准确、可靠,为调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四、可调

定义:应用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智能物联电能表建立柔性调节能力,根据电网需求对光伏电站的参数进行调节。实施标准:

应优先采用智能物联电能表,配置光伏模组和载波模组,以支持柔性调节指令的执行。

存量光伏用户可通过计量装置内置继电器建立刚性控制,新增光伏用户则需通过加装物联表来建立柔性调节能力。

控制系统需能够根据地区电网负荷特性、不同的用电时段等因素,对光伏电站的参数进行灵活调节,以实现光伏电站的优化运行。

五、其他实施标准

主站功能:需对分布式光伏进行运行监测、、异常分析等内容管理,确保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高频采集:全部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需实现15分钟级负荷数据全采集,重要台区光伏用户及关键数据则需实现1分钟级采集。通信:优先采用HPLC/双模通信方式,确保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电能表接线方向:用电为正,发电为负,避免光伏发电表反向接线问题,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六、设备成本参考

采集终端:如22版I型集中器、能源控制器等,价格根据型号和功能不同而有所差异。电能表:包括单相智能电能表、三相智能电能表以及智能物联电能表等,价格根据测量范围和附加功能有所不同。监控设备:如光伏采集监控单元等,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光伏电站的运行。光伏专用断路器:包括微型断路器和塑壳断路器等,用于实现光伏电站的刚性控制和保护。

(注:以上图片为分布式光伏“四可”能力示意图,展示了可观、可控、可测、可调四个方面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综上所述,分布式光伏“四可”改造和实施标准涵盖了可观、可控、可测、可调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光伏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促进光伏电量的有效消纳。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改造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