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古代叫路费又叫作盘缠”。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古代叫路费为“盘缠”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古代钱币的形态特点,二是携带方式的便利性。
首先,古代钱币的形态特点是造成这一称呼的重要原因。 在古代,人们使用的钱币多为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这种形态使得钱币可以被绳索串联起来。为了方便携带和使用,人们通常会将一定数量的钱币(如一千个)用绳索串成串,再整体吊起来。这种成串的钱币不仅重量较大,而且形状较为笨重,不易直接放入口袋或包裹中。
其次,携带方式的便利性也是“盘缠”一词的由来。 由于成串的钱币携带不便,古人在出远门办事或探亲时,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携带方式,即将这些成串的钱币盘起来缠绕在腰间。这种方式既能够节省空间,使得钱币更加紧凑地贴合在身体上,又能够确保钱币的安全,不易被盗或遗失。因此,这种既“盘”又“缠”的携带方式逐渐演变成了对旅费的特定称呼——“盘缠”。
综上所述,古代人们因为钱币的形态特点和携带方式的便利性,将出远门所需的旅费称为“盘缠”。这一称呼既形象地描述了钱币的携带方式,又体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智慧和语言文化。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