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郑昭宋聋读什么

郑昭宋聋读什么

来源:化拓教育网

郑昭宋聋的拼音是:zhèng zhāo sòng lóng。

郑昭宋聋的注音是:ㄓㄥˋㄓㄠㄙㄨㄥˋㄌㄨㄥˊ。词性是:成语。词语解释是:后以'郑昭宋聋'比喻情况不同。引证解释是:⒈《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引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杜预注:“昭,明也。聋,闇也。”后以“郑昭宋聋”比喻情况不同。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郑昭宋聋,一以免患,一以召祸。况各国竞騖於聪明,而我岸然自安其愚闇,将以求免,不亦难乎?”。综合释义是: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比喻情况不同。~,一以免患,一以召祸。况各国竞骛于聪明,而我岸然自安其愚暗,将以求免,不亦难乎?◎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郑昭宋聋[zhèngzhāosònglóng]郑国明白,宋国糊涂。比喻情况不同。语出《左传.宣公十四年》:「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后借以比喻所遇情况不同,凶险不一。清.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郑昭宋聋,一以免患,一以召祸。」。7、国语辞典是:郑国明白,宋国糊涂。语出《左传.宣公十四年》:「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后借以比喻所遇情况不同,凶险不一。清.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郑昭宋聋,一以免患,一以召祸。」。8、出处是:《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9、其他释义是: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比喻情况不同。

郑昭宋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郑昭宋聋详细内容】

后以/'郑昭宋聋/'比喻情况不同。

二、引证解释

⒈《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引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杜预注:“昭,明也。聋,闇也。”后以“郑昭宋聋”比喻情况不同。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郑昭宋聋,一以免患,一以召祸。况各国竞騖於聪明,而我岸然自安其愚闇,将以求免,不亦难乎?”

三、国语辞典

郑国明白,宋国糊涂。语出《左传.宣公十四年》:「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后借以比喻所遇情况不同,凶险不一。清.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郑昭宋聋,一以免患,一以召祸。」

四、其他释义

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比喻情况不同。

五、关于郑昭宋聋的词语

郑昭宋聋  宋聋  昭聋发聩  宋卫陈郑  昭昭  天理昭昭  

六、关于郑昭宋聋的造句

1、郑昭宋聋,一以免患,一以召祸。况各国竞骛于聪明,而我岸然自安其愚暗,将以求免,不亦难乎?◎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郑昭宋聋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