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字笔顺怎么写:横、竖钩、提、横撇
抒字的笔顺图解
共七画
抒
1
2
3
4
5
6
7
抒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抒的拼音为shū,部首为扌,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ㄕㄨ,笔顺编号为1215452。
抒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抒的详细内容
(1)(动)舀出。(2)(动)表达;抒发:各~己见。(3)同“纾”(4)。
二、辞典解释
【抒】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抒读音:shū怎么读:动词 发泄、表达。 【组词】:「抒愤」、「各抒己见」、「直抒胸臆」。动词 解除、清除。通「纾」。《左传.文公六年》:「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 【抒】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抒读音:shū怎么读:发泄、表达。 【组词】:抒情、抒愤、各抒己见解除、清除。通「纾」。 【抒】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抒发泄、表达。 【组词】:「抒发」、「抒情」、「抒愤」、「抒情文」、「各抒己见」。解除、清除。 【组词】:「抒解」、「抒难」。
三、详细解释
动词(1) (形声。从手,予声。本义:舀出)(2) 同本义抒,挹也。——《说文》汲出谓之抒。——《通俗文》抒,取也。——《苍颉篇》或舂或揄。——《诗·大雅·生民》。毛传:“揄,抒臼也。”(3) 表达;发泄以辞抒意。——《墨子·小取》发愤以抒情。——《楚辞·惜诵》一抒愚意。——《汉书·刘向传》(4) 又如:各抒己见;抒诚(申达诚意);抒词(运用词语,表达词意);抒意(表达心意);抒愤(发泄怨愤)(5) 通“纾”。解除,排除或免除,减轻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左传·文公六年》闻之者意悦而情抒。——谢偃《听歌赋》(6) 又如:抒伸(解闷;舒畅)(7) 斜削管之下端,抒之以合于筩。——《农政全书》
四、康熙字典
抒【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唐韻》神與切,紓上聲。《說文》挹也。《增韻》引而泄之也。《蒼頡篇》取出也。《詩·大雅》或舂或揄。《傳》揄,抒臼也。《疏》抒米以出臼也。《前漢·王褒傳》略?愚而抒情素。《註》抒,猶泄也。又《廣韻》除也。《左傳·文六年》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又《揚子·方言》解也。又《集韻》《韻會》?丈呂切,音佇。義同。又《廣韻》徐呂切《集韻》象呂切,?音敘。亦挹也。又渫水也。或作汿,誤。《韻會》《正韻》通作杼。
下面介绍下抒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抒】字的诗词有:
《疲于抒情的抒情方式》、《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阳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花犯·南台探梅因念客岁山居吟赏之乐歌以抒怀》、《元旦抒怀·胡笳萧瑟入榆关》、《抒情两章》、《梅泉五十初度有诗及后山简斋自抒身世之感属和》、《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敬次无咎来韵抒写》、
关于【抒】字的组词有:
表抒、抒厕、抒溷、抒情诗、抒情詩、抒写、抒情、抒发、抒意、抒寫、抒思、抒笔、抒心、抒井、抒词、抒气、抒愤、抒怀、
关于【抒】字的成语有:
关于【抒】字的书法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