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世间漂亮的女子俯拾皆是,贤良淑德的妻子却总难得——歪说爱情之《桃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上一篇我们讲了周文王姬昌与太娰的教科书式爱情:

我有场3000年的恋爱,想和你谈谈(歪说爱情关雎篇)

今天,我们把时间再往前一点,说说文王的父母——季历与太任的爱情故事。

【知识扩展:每个朝代的兴起都离不开几代人苦心孤诣的经营,周也不例外。周人先祖虽然也是根正苗红的黄帝N代,也被逼在夏、商两朝的此起彼伏的打打闹闹中从中原一再迁向偏僻的山区。直到公刘带着周部落迁到豳(bīn)地以后,周人才渐渐从动荡的游牧部族变成以农耕为主的城邦居民,《诗经》里《豳风》说的都是这段往事。但是定居不意味着安乐,他们还是经常会受到周边游牧部落的侵扰。直到又过了九世,古公亶(dǎn)父率部迁居岐山周原,周人才算是真正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古公亶父,就是季历的父亲,从他开始,季历,文王,武王几代人励精图治,终于开启了周朝800年宏图画卷。】

古公亶父迁居岐山周原后,臣属于大邑商,是作为大商国西陲对抗西北诸戎狄的屏障而存在。季历继位后,继承了父亲“猥琐发育”的遗志,一方面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另一方面训练军队,对抗周边的戎狄。同时继续与东边的商保持密切关系,还和商的贵族任氏通婚,在对抗戎狄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邑商的大力支持。

而这与周通婚的商贵族任氏,就是太任——他们的爱情,最初是政治联姻。

他们的故事,是从太任出嫁那天才开始。《周南·桃夭》讲的,正是人们对他们婚姻祝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嫁过门,夫妻美满又和顺。

桃花怒放千万朵,硕果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嫁过门,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桃叶纷呈真茂盛。这位姑娘嫁过门,齐心协手家和睦。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宜:和顺、亲善。

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那天路上桃花盛开,明艳似火,恰如盛装出嫁的新娘子。

《诗经》讲究赋、比、兴,这里用桃花比女子。这一比,开千古词宗,让华夏才子几千年魂牵梦绕,桃花美人再也难以分开,以桃花比美人的诗词层出不穷。

如魏晋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碗枕香腮,桃花脸上开。”清姚际恒说,《桃夭》“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誉。又有人用“桃花夫人”来盛赞倾国倾城的息夫人之美貌,甚至命理里都用“桃花”来隐喻女子。

若说太任只是艳若桃花,那她远不足以成为“周室三母”之首。

东方美人的美,是内外兼备的,不仅要美貌,更要贤淑。贤妻良母式的妻子是传统男子心中孜孜不倦的追求。

要说世间漂亮的女子,俯拾皆是,而贤良淑德的妻子,却总难得。太任正是其中的榜样——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

又是朱熹老夫子《诗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用现在话说,室家,意思是夫妇,是小家;家室,是家庭,与父母共处,是大家。

【知识扩展:另有《孟子·滕文公篇》:“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桓为十八年《左传》:‘为申繻为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此家室互言也。浑言之,室亦家也。”可见,“室”指妻,“家”指夫,两者合称,便为配偶,进而延伸出家庭、家眷之意。后世中,“家室”又衍生出了房屋、住宅之意,如《淮南子·修务训》:“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

不论取哪种解释,都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品析。】

【知识扩展:其实,用“室家、家室、家人”三个不同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该诗祝贺之语,不宜太长。而篇幅短小的诗歌,字词不宜重复,否则便显得呆板,毫无生气,与喜庆祝愿的题旨不合。

其次,这首诗分为三章,为使诗不至于呆板,便换了三个韵脚。其中,家与华,室与实,人与蓁押韵。若改用一词,不能换韵,诗歌就呆板了。

最后,诗歌三段之间,有一定的递进关系,桃树开花、结果和枝繁叶茂,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变化,比喻新娘子青春艳丽,为夫家多育子女,子孙繁衍,家庭兴旺。这种祝福应该说是非常深厚全面了。

正因如此,《桃夭》成为很多婚姻的祝词。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

受到人们这样的祝福,太任也努力践行。她勤俭仁厚,经常亲自采摘织布原料,她孝亲敬老,婆婆周姜孝顺伺候十分周到。

太任还是胎教先驱。在怀姬昌期间,严于自律,按照礼的标准要求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小心翼翼地生下了姬昌——这孩子果然聪明过人又品行端正,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知识扩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出自《论语》】

太任相夫教子,季历得以施展拳脚,弱周日益变强,逐渐成为商朝西陲最强大的城邦,被封为西伯侯。

听说关注我们的都成了逗比学霸呢!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