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动精神论文1500字 篇1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的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当我翻开那一本用烫金色印刷字体一位名叫付守永大师写的《工匠精神》的时候,几乎是一气呵成看过了这一部著作,似乎它并不深奥,但中间的故事直入主题,顿时让我明白了许多。
看完这本书我会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呢?步入社会的我能否也会如这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吗?
然而当我静下心再次翻阅这么书的时候,我才慢慢发现,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高尚与执着。是的,这不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这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其实于我而言,“工匠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敬业精神的一种升华,是一种职业道德层面的更高要求,工作对于我们不仅仅是我们赚钱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目标,使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需要拥有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戒除功利、浮躁、投机的心理,提升修养,弥补勤劳的缺失,诚信的缺失。“工匠师”,不仅具有高超的岗位技术专长和精湛的技能表现,是岗位技术上的拔尖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工匠精神”是企业职工对某一项专业技能学到极致、发挥到极致,或是对某个产品精雕细琢、钻研不懈。“工匠”善于不断改善产品的生产工艺,享受产品在生产中升华的细节过程,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和强烈的追求,应是企业每位职工永恒的追求。“工匠精神”是在恪尽职守的基础上对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是在产品质量的合格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开发创新。生产优质的产品需要生产线上每一位员工的心无旁鹜、一丝不苟。
敬业精神是职业基本道德的内核之一,工匠精神应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我们身边其实不乏优秀的工匠,比如上海电气集团的李斌技师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比如我司已退休的劳动模范葛美华、陆国平师傅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让“工匠精神"渗透进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各个行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扭转一代人的思想观念,提升一代人的道德素养,这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企业文化的宣传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学校和企业都应当为人才提供更多的提升能力的课程、更优厚的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之安心在自己的领域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师",为企业的发展添转加瓦。
大国工匠精神的铸造,需要有千千万万爱岗敬业者的强力支撑,这便是我们如今最最重要的精神品质。
弘扬劳动精神论文1500字 篇2
“工匠精神”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咱们先看看这个词是啥意思: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具体点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不像工业4、0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而这么简单个概念之所以在中国会这么火,原因更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咱们没这个东西。
关于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有工匠精神,而我们中国人没有,各种学者众说纷纭,最后其实就一个结论:人家日耳曼人就是牛,民族性就是严谨,人家精神境界就是高。
这看起来好像说得通,但是兔哥仔细研究了一下历史,发现有点问题,东德也是日耳曼人啊!东德经济崩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差,失去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后,经受不住西方的竞争。难道这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难道还是按村东头村西头分的吗?
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工匠精神将带来怎样的未来?事实上,高铁就是个很好的范本。巨晓林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中国从十几年前才开始做高铁,到现在许多部分已经世界领先,就是因为在国家重视之下,高铁从业者始终坚持着工匠精神。**中还提到,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赵萍认为,这意味着企业和职员不能只顾及短期利益,还要考虑长期的社会效益。孙明波则以青岛啤酒创国际品牌的经验为例说,一定要有定力,不能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要牢牢抓住做品牌的主线,才有发展潜力。
“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这是一种启示,那就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时机到了。”李令红将此视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他分析说,我们国家能制造出许多高精尖装备,但是长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未能予以重视,这导致许多产品数量过剩,但是品质不行。“在升级换代之时,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不能靠儒家,必须要靠法家。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弘扬劳动精神论文1500字 篇3
专注。耐得住寂寞。对于喜欢的东西穷尽精力,对于细节精益求精,原本以为这样的人遥不可及,最近却发现并非如此。
这些成功看似偶然,但细细揣摩,从业余爱好走向专业认可,是缘于几个共性的原因,其一,在兴趣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专注投入,只求技艺精进,不抱功利之心;其二,因为水平的.提升,得到市场和专业领域的认可,不仅拥有了〝粉丝〞,而且实现了以技养艺的反哺。而在两者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工匠精神,热爱。专注。精益求精。
在一些人看来,工匠精神听来多少有些〝高大上〞,但其实,技艺水准或许有高低,仅就精神追求而言,每个人的心中都可驻进一位〝工匠〞。认真修手表也可以从技师成长为大师,专注于唱歌也可以让歌声引起他人的灵魂共鸣,躬耕于美食也可给周围的人带来身心愉悦……不管怎样的职业。不分行业和领域,在真诚热爱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拥有诚心。耐心与专心,这都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
让心中驻进〝工匠〞,需要心怀热爱与欣赏。正如那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寓言:面对同样盖房子的工作,在第一位工匠看来,只是在做砌砖的工作;在第二位工匠看来,是在盖房子,让人有所居;在第三位工匠看来,自己的工作是为了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美丽,让住进房子的人能够更开心。幸福。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心存热爱,才能更长时间地坚持与付出。让心中驻进〝工匠〞,还要有足够的恒心与毅力。喜欢一件事不难,但难的是持之以恒,不懈坚持。以毅力和耐力去经受各种磨炼,以钻研精神始终力求精进,方能不断取得进步。尤其是当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普及,〝快〞似乎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最重要节奏,而在这样的节奏中,坚守工匠精神,有沉潜之心。躬耕之力,就愈加弥足珍贵。当然,互联网的迅捷和快速,也使得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不再只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寂寞,不再〝酒香也怕巷子深〞,而是可以更快传播,更有机会获得知音共赏。市场青睐。期待,每个行业的每个人都能坚守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真正成为整个文化市场发展和个人进步的信心保障。
弘扬劳动精神论文1500字 篇4
今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读了本报7月16日刊登的陈小城先生的《重塑“工匠精神》”,觉得深受启发,亦想一吐为快。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但是,纵观当今世界,一年出版百篇著作的大有人在,半年打造某某名城的比比皆是,更有百日桥、十天房等。这些问题不禁让人想起过去“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时代“的闹剧。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工匠精神是对科学精神的回归,是对浮夸、浮躁风气的当头棒喝。马克思告诉我们,“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在陡峭的山路上不畏劳苦、奋力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我国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一,但引用率却只有千分之几。曹雪芹一生就写了一本《红楼梦》,却能传诵千古。何解?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有浮夸的.风气,我国不是没有工匠,说起工匠,我国的工匠也不在少数。
世人皆知赵州桥,它由隋朝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经历过无数次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以及八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我国古代出色的建筑家、土木工匠们的祖师鲁班。当今土木匠们用的手工工具,都是他发明的。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
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工匠,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工匠前辈们为榜样,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再者,我们放眼世界,来看看德国的制造业。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欧洲各国经济哀鸿遍野,唯有德国一家风景独好,成为欧元区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为何“德国模式”能够胜出?究其根本,除了德国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外,牛气十足的制造业是其抵御欧债危机的铜墙铁壁。无论是帐篷、钟表、桥梁,还是汽车、火车、轮船,“德国制造“处处蕴含工匠的精益求精之处,让产品大致具备了五个基本特征: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
由此可见,“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德国制造”之所以强大,与德国政府的“工匠战略”密不可分。正是有了政府政策的支持,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障了德国的大量就业,使德国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中产阶层,有效缩小了贫富差距,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吝惜地说,“德国工匠”们的努力帮助国家很好地抵御了欧债危机。
回归当下,工匠精神对现实社会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工匠精神,能唤醒民众,注重从小事做起,踏石有印、抓铁有痕,形成讲实效、务实不浮夸的社会氛围。即使在平凡的岗位,只要有工匠精神的存在,也一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在当今这样一个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这种完全不惜时间与精力,也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做专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实为难得,应予弘扬。
弘扬劳动精神论文1500字 篇5
我的身材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上扎着一个羊角小辫,头发下面长着两条柳叶儿眉,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十分有神。
班里有许多爱劳动的小同学,我想也是其中的一个,无论是做什么事,我做的都很麻力。
有一次,放学了,不到一会儿,同学们都走光了,只有我和侯燕峰没走,我们正想收拾好书包就要走呢,一看,值日生都逃跑了,我们只好放下书包。拿起扫把就开始扫地,我们扫扫地,脱脱地,扫扫卫生区,我们一会儿就扫完了,扫的一干二净。我们扫完地,倒了垃圾,就急忙跑上楼,背上书包,关了灯,锁了门,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俩不约而同地说到:“不许告诉别人!”
还有一次上午9:30分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干活,到了10:36分的时候,爸爸妈妈累的腰酸腿疼,我看了看,急忙跑上去,说:“爸爸妈妈,活我干吧!"“好哇!女儿真的长大了。”我笑了一下,就急忙那起扫把,津津有味地干了起来。我一连干了1个小时还没歇一会儿。到了11:40分妈妈下床去做饭做晚饭,就喊我们起来吃饭,爸爸急忙下床,跑过去就坐在椅子上等。妈妈把端到桌子上,就对我说:“宝贝,把扫把放那儿,过来吃饭吧!"我跟那没听见一个劲地扫地。“吃饭吧。”我说:“等一会儿。”妈妈生气的不得了,从我手里夺过扫把,说:“快去吃饭!”我只好闷闷不乐地去吃饭了。
我非常爱劳动,你们想像我一样爱劳动吗?
弘扬劳动精神论文1500字 篇6
不走样的按规范做,不动摇的,坚持不懈的做,并且越做越精细精致精准,说这就是工匠精神当不会错。解释起来,工匠精神并不复杂,可做起来就有几分难了。
据说,享誉工匠精神最多的是德国人。德国人做事的一丝不苟,德国人守时的分秒不差,德国人对任何制作的材料、工艺、工序、传统的严谨规范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有许多德国企业都是百年老店,并不大,可制造产品非常专注精深,为国际公认。
我们来看一个煮鸡蛋的例子。据说,在鸡蛋的各种吃法中,消化吸收率最高的是煮着吃。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每天早晨都是煮鸡蛋吃,中国人把鸡蛋往锅里一放,然后去洗漱或忙别的,等再回来时鸡蛋就煮好了。但德国人会用一个差不多刚好装得下一个鸡蛋的专门容器,下面焊一个托盘,然后加满水,烧火后一分钟水就开了,三分钟就关火。关火之后他利用余热再煮三分钟,这时鸡蛋煮到了营养价值最高的状态。接下来用凉水泡三分钟,使鸡蛋很好打开。德国人认为这样做很标准。
跟中国人相比,这个做法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最佳营养状态。德国人在煮鸡蛋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适用的程序和控制办法,结果每次用水耗热最少,鸡蛋营养还最大。而中国人只求鸡蛋煮熟,并没有认真观察和总结煮的学问,在煮的方式方法上较之德国人有浪费并破坏了营养价值。
有一个笑话,说一条载有美国人、德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的船因为触礁快沉了,要保证船不沉只能是保留一个人在船上,其他人都需弃船跳海。可怎样才能让人们自愿的跳海呢?掌船的舵手是中国人。他对美国人说,要你跳海是集体民主表决的结果,于是美国人就跳下去了;他又对英国人说,要你跳海是大英帝国的光荣传统,于是英国人就跳下去了;他又对意大利人说,要你跳海是因为那很艺术,于是意大利人就跳下去了;他又对法国人说,要你跳海是因为那很浪漫,于是法国人就跳下去了;轮到对德国人说了,说什么呢?中国人想了想,对德国人说,要你跳海是条例规定,必须执行!于是德国人就跳下去了。
你看,德国人就这么精细严谨,就这么唯条例是从。
笑话说过,我们横向纵向的想一想,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各国各民族都有工匠精神也工匠辈出,我们泱泱中华大国杰出工匠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以说,工匠精神并不独属于德国人,只能说德国人做的很极致罢了。
笔者以为,若反思起来,近代现代的工匠精神同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还有“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拿个铁棒日久年深的去磨根细针,其成本标准(时间成本、材料成本)和成品标准(细针的长短粗细)过于粗疏;轮着斧子砍削新的.斧子把儿,有样可依,但长短粗细尺寸也是大概其差不多;这样的做法虽则过得去,可不过得硬。也可以说,算不得高级工匠。跟诸如德国等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比起来,严格的说,我们传统习俗和心理文化积淀中的高级工匠精神并不普及,也得不到更高一级的尊重。
时代呼唤高级工匠,因为时间有限,因为资源有限,因为需要无限,因为竞争无限;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崇尚实干,不屑空谈,是对当今虚夸浮躁的时弊的反潮流阻击。
就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来说,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行业标准越来越严,工艺流程的衔接越来越紧密无缝,精工细作是常态,从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人人皆工匠的时代,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工匠精神的倡导和普及有助于培养务实求真的氛围与价值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群体的工匠精神应当是勤奋敬业理念的延伸;个人的工匠精神应当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执着;工匠精神应当付得起无微不至的辛苦;工匠精神应当耐得住独当一面的寂寞。如果企业员工人人皆工匠,那么企业产品必将件件是名品。这就尤其需要全社会都来赞誉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当成优良品质来鼓吹来发扬;并且,人人皆以工匠精神为荣,人人皆以工匠精神来工作。当工匠精神普及开来,发扬光大之时,说道容易,做到不难,习惯成自然,岂不皆大欢喜?
弘扬劳动精神论文1500字 篇7
暑期里,总算做完作业,妈妈在车上去农村姥姥家。外公正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光,大汗淋漓,在西瓜田里跑来跑去。每见西瓜,蹬下身体,用手指弹一弹,或是用手拍一拍,再看一看西瓜上的二根毛是否有半绿半黄,假如弹出窗口传出“咚,咚,咚”的响声,上边的毛一半发黄,那么就表明这只西瓜早已成熟了。那样外公便会把西瓜摘进竹筐。
我看了来啦兴趣爱好,和外公一起摘西瓜了。我一会儿跑到这,一会儿跑到那,跑来跑去,用手指弹弹这一西瓜,弹弹哪个西瓜,不一会儿我也摘了很多像篮球赛一样大的西瓜。外公查验,说:“各个达标,一学便会,聪慧!”我极其开心。
在姥姥家的那几日,只需外公一说要去摘西瓜,掰棒子,摘白瓜,摘菜瓜啊,我也会马上求外公带我一起去,无论天有多热,无论路多远,无论要起得多早。外公考虑,我也会屁颠屁颠的跟在外公背后,随后走在山中的小路上,踩着小露珠进山去,直至太阳当空照,大家才挎着竹篮,背着竹筐,凯旋而归。
住了一个星期,我感受到劳动的开心,劳动的快乐。劳动不仅带来大家颇丰的果子;并且帮我劳动工作经验,如掰棒子需看苞米的胡子,胡子发焦了就成熟了;也有在我们亲自摘瓜果蔬菜时,内心尤其的考虑!
劳动是最无上光荣的,仅有爱劳动才可以造就幸福的生活,我成了一个爱劳动的小孩。
弘扬劳动精神论文1500字 篇8
放假了,妈妈专门买了番茄,要做我最爱吃的番茄炒鸡蛋。只见那拳头一般大小的番茄红的晶莹透亮,水灵灵的好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想马上咬上几口。平时都是妈妈辛苦的做饭,因为是劳动节,我想自己做一道菜,让妈妈歇歇,也尝尝我的手艺。
妈妈告诉我做这道菜的方法后,就又忙活着拖地了。我用菜刀小心翼翼的切开番茄,切好的番茄红彤彤的惹得人食欲大开。接下来就是开火倒油了,趁着这功夫我赶忙把鸡蛋磕在碗边,顺着裂缝把鸡蛋掰开,蛋黄和蛋清就流到了碗里,顺势往锅里一倒,“刺啦”锅里的鸡蛋立刻鼓起了泡泡,我想盖上锅盖一会儿鸡蛋就应该熟了吧,于是就到客厅看起书来。我正看的津津有味,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焦味,我冲到厨房,打开锅盖一看,鸡蛋已经发黑变糊了,我有点不知所措,想起妈妈说要给鸡蛋翻身,于是我用铲子铲了鸡蛋的半边,鸡蛋并没有如我所愿翻过来,而是重叠在一起,看着这黑乎乎不成样的一坨鸡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在烧一个吧,只要吸取教训认真做,这次一定能成功!”我再接再厉,又磕了鸡蛋,在鸡蛋刚成型的时候就赶快翻过来,这次烧好的鸡蛋金灿灿,香喷喷。最后把番茄放入锅中,翻炒几下,加入一些盐,终于我把这道美味佳肴做出来了。迫不及待的尝了尝,番茄酸溜溜带着鸡蛋的香味,美味可口,我不禁得意的对妈妈说:“我也是个小厨师啦!”
这是我第一次尝到劳动的快乐,心里别提有多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