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维工具箱

来源:化拓教育网

我上网搜了一下这个概念,发现还真有,但是还不尽相同。

先得下个定义,下定义之前先得说说什么不是思维工具。思维工具箱并不是说有人明确写出来的能够供你使用的思维方法,有一本书叫“mindware”,也有很多讲逻辑思考/批判性思维/心智模型/金字塔原理等等的书,这些并不是思维工具箱里面的工具。因为这些虽然能帮助你思考,但是你并没有得到它们的精华。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最终效果还不好,学前视之如珍宝,事后用之如破铜烂铁。但不是说这些书的这些方法没有价值,而是说如果没有一个几百页的这些思维工具的背景资料,你可能把握不到这些思维工具的精髓,那也就不是思维工具了。

所以,思维工具的定义是:在日常生活或者广泛的阅读中发现的精致有用的可重用的思维模式。这里强调它必须来自生活和阅读。它可以是看到一段说理的描述,这段描述是怎么推理的;它也可以是一个耳目一新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怎样刷新自己的三观的;但更常见的,可能是一两百页的描述,逻辑和证据齐飞的精彩说服和论证,然后这样,这些“一段”“一个概念”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一个思维工具。
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一个思维工具,你准确把握到这个思维工具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思维模式,来汲取更多的能过为你所用的思维工具了。毫不夸张地说,不刻意或者不刻意积累的思维工具决定了你思考水平的高低深浅广狭快慢格局。

举一个叫Janusian Think的思维工具,很浅显的也很好用,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查一下学一下。


Janusian Thinking在我思考中的应用。黑子为摘抄的文字,蓝字为自己的思考

如何获取更多的思维工具?

生活中多多留心。别人是怎样思考的?特别是大佬大牛和大专家,他们是怎么思考的,他们的逻辑是怎么样的?别听太多知识,这些浅层的知识不一定能记得住,反倒忘了听“他们之所以是专家大牛”的核心原因。没准你听着听着,就能发现他们的局限性和你以后能超越他们的可能性。

在阅读中多多留意。读书从来是没有用的,读再多也没有用,除非你懂得吸收。吸收不是吸收知识,在这个时代知识几乎是免费的,要吸收思维工具还要应用思维工具(为人、精神世界和思考能力才是不廉价的)。带着这样的目的去阅读,书,就不仅仅是白纸黑字本身了。

最近自己在做的一些事情是,随着在屏幕上阅读的时间增多,及时的笔记也基本上做在电脑上了,也就是,使得能分享的思维工具成为可能。将来我可能会陆续地分享,自己在2018三月以来读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工具。我很希望自己能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并且能够被电子化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