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奔着读书而去,成就写作变现

来源:化拓教育网

朋友圈都在谈论文字变现,认为自媒体让业余写手有了变现的通道,只要努力写作,月入万元不是梦。

我不喜欢写作,也知道自己没有写作天赋,所以,既不羡慕也不参与。偶尔加入了一个读书群,我发现一个现象,有的书友读书能过目不忘,而我经常是看到后面忘了前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为了向朋友推荐好书,我开始写作

看了很多好书想推荐给朋友们看,于是就开始写书评。我希望每个喜欢西方文学的人都去读一读《历史》这本书,作者多德,书的主要内容是希波战争,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历史书,也是西方历史书的范本,刻画人物,描述战争,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历史脉络,多德都是实地考察,用证据说话,严谨得像百科全书。

印度的佛教影响了中华文化,想了解印度是怎样的国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杰作《印度三部曲》无疑是最佳选择。同样的人口大国、一样的文明古国,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未来的印度会怎样发展,他们会超越我国成为世界强国吗?这三本书将给你真实客观的答案。他作为一个印度裔的英国人,用一种局外人的眼光看印度更显客观,又用一种父母之邦的亲情来感受印度呈现温情。

一战二战的法西斯战争是怎样产生发展的?两次战争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给了我们解答。全球读者平均三个通宵看完一部的超级小说,火遍全球的二十世纪人类史诗,用小说的形式真实地叙述一战二战的历史,使历史有触感,仿佛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了这段动荡苦难的岁月,又真切体会到文明的进步,妇女的解放,种族歧视的斗争等等历史事件。

写过书评的好书,让我记忆深刻,认识到所谓的过目不忘,并不是记忆力特别强,而是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来消化书本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二、为了写出好文章,我广泛读书

书评要写得好,写得出知识增量,就得有知识的积累。《诗经》是我国的诗歌之祖,文学之源,不管是读史写文,还是创作诗歌,都绕不开她。我曾用了一个月时间沉下心来精读《诗经》,每天一篇分别从诗的角度和经的角度收集资料,认真解读,品味欣赏,做到细读精读,写读诗心得,积累书评写作的经验。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年两年可能看不出来效果,十年八年将会有质的飞跃。知识储备不足,就写不出有深度的文章,文章流于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写起来就不知所云。只有学习,养成看书的习惯,把别人游戏,逛街的时间全用来读书,书读多了,知识就能融会贯通,下笔如神。

日本首富软银董事长孙正义23岁时,得了肝病,整整住了两年的医院。在两年里,他读了四千本书,平均一天阅读五本书。在读完四千本书后,他根据读书心得写了从事四十种行业的发展规划,总结出一套与众不同的创业方案。终于创业成功,成了日本首富,成就他如此辉煌人生的秘诀就是读书。

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实现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大梦想。 留下《曾国藩全集》《茶余偶谈》《炉记章名校评》,曾氏一生创作的文字在二千万字以上,以首尾三十三年计,他每年写作六十万字左右。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在曾国藩致诸弟的信中,他这样说:”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记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三、文章写好了,变现水到渠成

微信读书开展书评征稿活动,我积极参加,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试着把自己的书评进行投稿,居然获奖了,并且开通了书评文集。书评写好了,开始在头条上发表,没多久成了优秀作者,写作有了收入。

写作让我生活更充实。工作之余不再沉迷于游戏,不再热衷于逛街,每天读书、写作占用了全部的空余时间,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够,生命短暂,知识无限,未恐来不及,每天都有那么多值得记录的事情,每时都有那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让我更加珍惜时间。

写作让我胸怀更宽广。历史告诉我们阳光下没有新鲜事,所有的恩恩怨怨人类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学习古人的智慧,疏理自己的思绪,不用为一时的得失斤斤计较,不用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包容别人的不一样,让我更加从容自在。

写作让我感觉更敏锐。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发现四季都有美的景色,城乡都有新的变化,社会都有热心人。写作让我有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从而更加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热爱生活。

写作不仅能够变现,还能让人爱上读书,生活充实,胸怀宽广,热爱生活,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如此种种让我怎么能不热爱写作 ?写自己熟悉的事、身边的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就是写作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来写作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