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孩子成长标准

2023-10-11 来源:化拓教育网

儿童生长标准包括身高、体重、头围:

1. 身高:男孩在1岁左右身高在76.5cm左右,2岁可达到88.5cm左右,3岁可达到96.8cm左右,7岁大约124cm;女孩在1岁左右身高在75cm左右,2岁可达到87cm左右,3岁可达到95.6cm左右,7岁大约122.5cm。

2. 体重:1岁时男孩约10KG,7岁时可达24KG,女生的差别不大。

3. 头围:1岁左右头围约46公分,每年增长1-2cm,到7岁时可达51cm。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宝宝生长发育的标准是什么???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高。

此外,代表长度的还有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代表宽度的有肩宽、骨盆宽、胸廓横径和前后径;代表围度的有头围、胸围、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代表营养状况的有皮褶厚度。

1.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的总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其增长的综合情况,也作为计算药量的重要依据。与身高相结合可用以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千克左右,出生后3—4个月体重达6千克左右,1岁时达9千克。1岁内婴儿的体重可按以下公式估算:

1—6个月    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 kg

7—12个月  体重(千克)≈6 kg+月龄×0.25 kg

2岁时,儿童体重平均为12千克左右,此后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故2—10岁儿童的体重可按下式估算:

体重(千克)≈年龄×2+8

定期测量体重可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状况,并作为指导儿童喂养及早期发现疾病的依据。测量前应排完大小便、赤脚、只穿背心短裤。测量须使用专门的人体测量杠杆秤,站或蹲在秤台。1月以内的婴儿用特制的婴儿磅秤,让儿童卧于秤盘中进行测量。使用前先校正零点,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千克。

用体重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时一般用两种方法:①按年龄的体重。按儿童年龄分组,用体重的均值作为标准,以均值±10 %作为正常范围,大于l0%为超重,大于20%以上为肥胖;相反,小于10%为轻度营养不良,小于20%一40%为中度营养不良,小于40%以上为重度营养不良。②按身长(身高)的体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用不同数值的身长(身高)所应有的体重为基准,不分年龄和性别,用百分位数法列表,使用时按照儿童的身长(身高)值查出标准体重,如果所测儿童的体重位于第20百分位数到第80百分位数之间,说明该儿童的体重属正常范围。

2.身是(身高)

身长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是最基本的形态指标之一,常被用以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身高方面表现的个体差异,比体重所表现的更大。身高方面的异常,大多由于先天性的骨骼发育异常与内分泌疾病所致。

与出生时的身长相比,1周岁时的身长约为1.5倍,4岁时为2倍。2岁以后,儿童的平均身高可按下面公式估算:

身高≈(年龄×5)+75厘米

3岁以下的儿童可用量床测身长(卧位时颅顶点到脚跟的垂直长度);3岁以上的儿童可用身高计测身高(站立时,颅顶点到脚跟的垂直高度)。在使用身高计测量儿童身高时,受测儿童脱去鞋帽,取立正姿势鹣立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足跟、骶骨部和肩胛间三点靠在身高尺上,躯干自然地挺直,两眼平视前方,头部保持正直。测量者将滑测板轻压受测者头顶,测量者的眼睛与滑测板呈水平位。读数时,以厘米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3.坐高(顶臀长)

坐高是坐位时从颅顶点至臀部接触底座平面的垂直高度,可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3岁以下儿童应卧位测量顶臀长。婴幼儿平卧于量板上,使之身体伸直、两腿并拢,用两手将儿童头贴紧固定于正中位置。测量者左手将儿童两脚提起,使小腿与大腿成直角,右手将活动板贴住臀部,测得值即为顶臀长。

3岁以上儿童坐位测量,称坐高。受测儿童坐于高度相宜的矮凳上,先令其身躯前倾,骶部紧贴至尺或墙壁,然后坐直,对头、肩的位置与测身高时相同,两大腿伸面与身躯成直角而与地面平行,且两腿靠拢,两足平放在地面,足尖向前。测量者以手移动滑测板轻压颅顶点后进行读数。读数时以厘米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4.头围

头围能反映颅和脑的大小以及发育情况,是判断大脑发育障碍,如脑积水、头小畸形等的主要诊断依据。儿童出生时,头围已达到头围的65%左右,10岁时则达到头围的95%以上。新生儿头围平均值为34 cm,1周岁时为45 cm,2周岁时为47 cm,3~4岁共增长1.5 cm,以后增长得更少。所以对头围的监测在出生后头2年尤为重要。

测量头围时,测量者面对儿童,将布卷尺的始端固定于眉间最突出点,然后环绕头围,经过枕骨粗隆,再向眉间围拢,卷尺在头两侧的水平要一致。读数时,以厘米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5.胸围

胸围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以及体育运动的效果。

出生时,胸围为32 cm左右,儿童的平均胸围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增加12 cm,速度最快;第二年增加3 cml以后每年约增加1 cm。

测量胸围时,3岁以下的儿童取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均不取坐位。要让儿童的呼吸处于平静状态下再测量胸围。在取立位测量时,受测者自然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自然下垂。测量者面对受测者,将带尺上缘经背部肩胛骨下角下缘至胸前,带尺下缘经过乳头上缘。读数时以厘米为单位,至小数点后一位。

婴儿出生到一岁的成长标准

婴儿出生到一岁的成长标准

  婴儿出生到一岁的成长标准,初次成为父母的新手奶爸奶妈,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不清楚这个规律的,无论是孩子的思维还是身体的发展都有区别,看看婴儿出生到一岁的成长标准。

  婴儿出生到一岁的成长标准1

  身高标准值:足月儿的平均身高值为50cm,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长值大约会25cm,因此一岁时的身长大约是75cm,因为婴儿的饮食量不同,所以也会左右浮动。家长注意做好观察就可以。

  头围标准值:婴儿头围的大小与婴儿大脑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计算公式标准值:婴儿头围=身长(cm)×4/10+15。

  体重标准计算:体重(kg)= 1 - 6个月出生体重(或3kg)+ 0、6(kg)月大;7 - 12个月的体重(kg)=出生体重(或3kg)加上月龄0、5(kg);2 - 10岁体重(kg)=年龄2 + 7(8)。

  家长朋友可以参照这个数值来判断婴儿的成长发育,每天要多给婴儿补充营养,另外钙元素一定要补充足够。这样可以促进婴儿骨骼的成长,另外家长如果发现婴儿的成长过于慢时,可以带着婴儿查看微量元素,及时的进行缺失元素的补充。

  婴儿出生到一岁的成长标准2

   宝宝出生

  男宝身高标准:45、2cm-55、8cm,基准为50、4cm;体重标准:2、26kg-4、66kg,基准为3、32kg。

  女宝身高标准:44、7cm-55cm,基准为49、7cm;体重标准:2、26kg-4、65kg,基准为3、21kg。

   智力发育标准

  1、身体运动与控制:留意宝宝的小嘴怎样开始吮吸——他在告诉你他知道怎样吃奶!

  2、探索与操作:宝宝已经有了味觉。事实上,新生儿的味蕾数量似乎比成年人多。

  3、语言:宝宝有时会放声大哭。

  4、社会适应:利用他的嗅觉,你的宝宝可以蹭着找到你的乳房。

  养护要点:刚出生的宝宝并不象图画上的婴儿那样娇嫩饱满,大多数宝宝会显得有些“红彤彤”、“皱巴巴”的,有些宝宝头上还附有难看的“胎脂”,这是宝宝出来人世的模样,随着宝宝的生长,会一天比一天更可爱随着宝宝发育,很快会好看起来。刚出生第一周的宝宝视力和听力发育尚不完善,他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需要妈妈更多关怀和爱护。

   宝宝2个月

  男宝身高标准:52、2cm-65、7cm,基准为58、7cm;体重标准:3、94kg-7、97kg,基准为5、68kg;

  女宝身高标准:51、1cm-64、1cm,基准为57、4cm;体重标准:3、72kg-7、46kg,基准为5、21kg。

  1、身体运动与控制:将宝宝竖抱,他能把头直立一会儿,不摇晃。

  2、探索与操作:宝宝能够抓握带柄的玩具(例如哗啷棒),但抓握时间较短,握一会儿就会掉下来。

  3、语言:宝宝能对着熟悉的人发出“a”、“o”、“e”等元音(韵母)。

  4、社会适应:大人从身边离开或者房间里没人,宝宝会大声叫或哭闹吸引大人过来。

  养护要点:2个月宝宝的运动发展非常迅速,基本每天都有新动作。俯卧的时候,宝宝可以自行把头抬起来,并且有左右转动,到处张望的动作,这说明宝宝即将用站立的眼光看待世界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啊!所以要多带他去外面看看,开阔他的眼界。

   宝宝4个月

  男宝身高标准:57、9cm-71、31cm,基准为64、6cm;体重标准:5、25kg-10、39kg,基准为7、45kg;

  女宝身高标准:56、7cm-70cm,基准为63、1cm;体重标准:4、93kg-9、66kg,基准为6、83kg。

  1、身体运动与控制:宝宝俯卧时,可以用手(注意不是肘部)把头和胸撑起来。

  2、探索与操作:当宝宝眼前有玩具吸引时,他能伸手抓够。

  3、语言:宝宝听到别人叫他的名字时,能较迅速地反应。

  4、社会适应:宝宝看见常抱自己的人,会表现出想让抱的样子。

  养护要点:4个月大的宝宝,自主运动能力进一步加强,如果您用玩具逗引宝宝,宝宝可以扭着爬行一小段儿距离,成功拿到玩具,并且可以把一个手的玩具交到另一个手中,以便拿更多的玩具。而且这个月可以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了,辅食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营养需要,它还是宝宝学习进食,逐渐适应母乳以外的食物的过程。

   宝宝半岁

  男宝身高标准:61、4cm-75、8cm,基准为68、4cm;体重标准:5、97kg-11、72kg,基准为8、41kg;

  女宝身高标准:60、1cm-74cm,基准为66、8cm;体重标准:5、64kg-10、93kg,基准为7、77kg。

  1、身体运动与控制:当有玩具吸引时,宝宝能连续翻身(比如,能连续从俯卧转到仰卧、再转到俯卧)。

  2、探索与操作:宝宝开始拿小物品敲桌子。

  3、语言:宝宝会经常发出一些辅音音节(如baba、papa,mama,dada,didi等)。

  4、社会适应:宝宝开始认生了。如,生人抱起时,宝宝会不高兴;妈妈抱起时会高兴。

  养护要点:6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在镜子中发现自己,并且与另外一个自己“聊天”。照镜子时,宝宝会笑,会用小手摸摸镜子。如果宝宝运动能力发展好的话,现在不需要人扶,可以坐一会儿了。如果面前有玩具,宝宝可以自行把玩具“擒获”过来,即使是比较大的圆球,宝宝也可以用两只小胖手把它拿到自己面前。

   宝宝9个月

  男宝身高标准:65、2cm-80、5cm,基准为72、6cm;体重标准:6、67kg-12、99kg,基准为9、33kg;

  女宝身高:63、7cm-78、9cm,基准为71cm;体重标准:6、34kg-12、18kg,基准为8、69kg。

  1、身体运动与控制:当前面有物品吸引时,宝宝的身体开始能够以跪姿,腹部抬离床面,爬向喜欢的物品。

  2、探索与操作:宝宝能把杯子中的大枣倒出来。

  3、语言:宝宝能按大人的指令把东西拿起来。

  4、社会适应:给宝宝穿衣服时告诉他“伸手”“举手”“抬腿”等,宝宝能用动作配合。

  养护要点:9个月宝宝能自如的从爬位转为坐位,再从坐位转为爬位,去取玩具了。如果你当着他的面将他喜欢的玩具盖住至少一大半,他能够将藏起来的玩具找出来。他现在能注意听外面更细小的环境声,如:雨声、风声、树叶哗哗响的声音等。

   宝宝1岁

  男宝身高标准:68、6cm-85cm,基准为76、5cm;体重标准:7、241kg-14kg,基准为10、05kg;

  女宝身高标准:67、2cm-83、4cm,基准为75cm;体重标准:6、87kg-13、15kg,基准为9、4kg。

  1、身体运动与控制:宝宝走路时看到地上有喜欢的玩具,会蹲下来玩一会,再起来接着走。

  2、探索与操作:宝宝能把空饮料瓶盖盖上。

  3、语言:见到爸爸、妈妈时,宝宝能主动叫“爸爸”和“妈妈”。

  4、社会适应:宝宝开始模仿大人学做家务吗?如:擦桌子,扫地。

  婴儿出生到一岁的成长标准3

   0~1岁宝宝的大动作发展规律

   ——二抬

  “二抬”是指在宝宝一个多月到两个月的时候,基本就能抬头了,这时让他俯卧在床上,他可以自如地抬起头来。

  如果这时的宝宝还不能顺畅地抬头,但是会尝试“挣扎”自己的小脑袋,你可以对他进行一些“抬头训练”,锻炼他的头部和颈部肌肉,进而学会抬头。

  准备:摇铃,或者宝宝喜欢的`玩具

  方法:让宝宝趴在床上,双手放在前面支撑身体。在宝宝脑袋前方30厘米处,摇晃摇铃或玩具,并发出声音吸引他抬头看。当宝宝微微抬头或有所反应后,你就要立即表扬他,并继续摇晃摇铃,引导宝宝抬头看。

  时间:饭后半小时后进行。每天练习3~5次,每次练习1~2分钟,然后让宝宝平躺着休息一会儿。

   ——四翻

  “四翻”是指宝宝在四个月时,基本就能翻身了,这时把宝宝平躺着放在床上,你会发现他自己能从仰卧翻身为俯卧了。

  如果这时的宝宝还不会翻身或者翻得不熟练,你可以对他进行一些“翻身练习”,锻炼他手臂、背部、腿部的力量,帮助他学会翻身。

  方法: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等他放松后,把他的右腿交叉放在左腿上,然后一只手轻轻地扶着他的右背,另一只手拉着他的右手,轻轻用力帮他转成侧卧的姿势。然后继续用力推一推,让宝宝从侧卧翻到趴卧的姿势,这样宝宝就完成了一次翻身的动作。

   ——六坐

  “六坐”是指宝宝在六个月时,基本上能坐稳了。如果这时宝宝还不会坐,或者坐不稳,平常你可以多跟他做一些练习。

  准备:摇铃,或者宝宝喜欢的玩具

  方法:家长坐在床上或者地毯上,让宝宝背靠着你坐在你的两【腿】之间,把玩具放在宝宝的正前方、吸引他的兴趣。把拇指放在宝宝的手心,其余四指握住宝宝的手腕,帮助宝宝坐平稳。

  等宝宝坐得稳了,你可以慢慢放开手,引导他尝试自己坐,如果宝宝坐稳了,你要及时表扬他。

  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一样,有的宝宝七个月时才会坐,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八个月时还坐不稳,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

   ——八爬

  “八爬”是指宝宝在八个月的时候,基本会爬了。如果这时的宝宝一直不会爬,不要过于着急,可以多陪他做些练习。

  准备:宝宝喜欢的玩具

  方法:把宝宝趴卧着放在床上或者地板上,在他面前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的兴趣。你可以用手抵住他的脚底推一推,让他借力往前爬。如果宝宝没反应,你可以握住他的脚踝或小腿交替向前,让他体会爬行的感觉。

   ——周走

  “周走”是指宝宝周岁时就能蹒跚走路了。

  宝宝一般在9~12个月的时候,就能站立起来了,站稳后的下一步就是要学习走路了。教宝宝学走路,可以先从扶走开始,慢慢地迈出第一步,再到行走。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孩子对于家长而言是最为宝贵的,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的发育是循序渐进的,我们都需要多多关注。下面一起来看看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及相关内容。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1

1个月:满月时,男婴体重2.9~5.6千克,身长49.7~59.5厘米。女婴体重2.8~5.1千克,身长49.0~58.1厘米。

2个月: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0~63.2厘米。

3个月: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1~7.7千克,身长55.8~66.4厘米。女婴3.9~7.0厘米,身长54.6~64.5厘米。

4个月: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4.7~8.5千克,身长58.3~69.1厘米。女婴体重4.5~7.7厘米,身长56.9~67.1厘米。

5个月:满五个月的男婴体重5.3~9.2千克,身长60.5~71.3厘米。女婴5.0~8.4千克,身长58.9~69.3厘米。

6个月:满六个月时,男婴体重达5.9~9.8千克,身长62.4~73.2厘米。女婴体重5.5~9.0千克,身长60.6~71.2厘米。头围44厘米,出牙两颗。

7个月:满七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4~10.3千克,64.1~74.8厘米。女婴体重5.9~9.6千克,62.2~72.9厘米。牙齿2~4颗。

8个月: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9~10.8千克,身长65.7~76.3厘米。女婴体重达6.3~10.1千克,身长63.7~74.5厘米.本月可出2~4颗牙。

9个月: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0~77.6厘米。女婴体重达6.6~10.5千克,身长65.0~75.9厘米。牙齿2~4颗。

10个月:满十个月时,男婴体重7.6~11.7千克,身长68.3~78.9厘米。女婴体重6.9~10.9千克,身长66.2~77.3厘米。出4~6颗。

11个月:满十一个月时,男婴体重7.9~12.0千克,身长69.6~80.2厘米。女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5~78.7厘米。出4~6颗。

12个月:满十二个月时,男婴体重达8.1~12.4千克,身长70.7~81.5厘米。女婴体重达7.4~11.6千克,身长68.6~80.0厘米。头围46厘米,胸围46厘米。出牙6~8颗。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2

1岁宝宝成长的本能

将东西放到嘴里咬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呵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家长应该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用用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怕生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6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事实上,“怕生”不是宝宝越大越没出息,而是一种成长现象。6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宝宝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正确的引导法应该是,一开始让陌生人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宝宝受到惊吓,然后让宝宝逐渐去适应。

“乐此不疲”地搬运

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并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宝宝发现许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很有成就感。所以,此时应该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3

宝宝成长的四大心理需要

一、需要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只有被爱孩子才会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二、需要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需要规则。

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四、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孩子对于家长而言是最为宝贵的,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的发育是循序渐进的,我们都需要多多关注。下面一起来看看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及相关内容。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1

1个月:满月时,男婴体重2.9~5.6千克,身长49.7~59.5厘米。女婴体重2.8~5.1千克,身长49.0~58.1厘米。

2个月: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0~63.2厘米。

3个月: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1~7.7千克,身长55.8~66.4厘米。女婴3.9~7.0厘米,身长54.6~64.5厘米。

4个月: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4.7~8.5千克,身长58.3~69.1厘米。女婴体重4.5~7.7厘米,身长56.9~67.1厘米。

5个月:满五个月的男婴体重5.3~9.2千克,身长60.5~71.3厘米。女婴5.0~8.4千克,身长58.9~69.3厘米。

6个月:满六个月时,男婴体重达5.9~9.8千克,身长62.4~73.2厘米。女婴体重5.5~9.0千克,身长60.6~71.2厘米。头围44厘米,出牙两颗。

7个月:满七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4~10.3千克,64.1~74.8厘米。女婴体重5.9~9.6千克,62.2~72.9厘米。牙齿2~4颗。

8个月: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9~10.8千克,身长65.7~76.3厘米。女婴体重达6.3~10.1千克,身长63.7~74.5厘米.本月可出2~4颗牙。

9个月: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0~77.6厘米。女婴体重达6.6~10.5千克,身长65.0~75.9厘米。牙齿2~4颗。

10个月:满十个月时,男婴体重7.6~11.7千克,身长68.3~78.9厘米。女婴体重6.9~10.9千克,身长66.2~77.3厘米。出4~6颗。

11个月:满十一个月时,男婴体重7.9~12.0千克,身长69.6~80.2厘米。女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5~78.7厘米。出4~6颗。

12个月:满十二个月时,男婴体重达8.1~12.4千克,身长70.7~81.5厘米。女婴体重达7.4~11.6千克,身长68.6~80.0厘米。头围46厘米,胸围46厘米。出牙6~8颗。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2

1岁宝宝成长的本能

将东西放到嘴里咬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呵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家长应该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用用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怕生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6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事实上,“怕生”不是宝宝越大越没出息,而是一种成长现象。6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宝宝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正确的引导法应该是,一开始让陌生人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宝宝受到惊吓,然后让宝宝逐渐去适应。

“乐此不疲”地搬运

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并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宝宝发现许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很有成就感。所以,此时应该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

一岁宝宝成长标准对照表3

宝宝成长的四大心理需要

一、需要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只有被爱孩子才会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二、需要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需要规则。

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四、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儿童发育有标准吗?

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一般主要是根据体重、身高、头围等方面来判断,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人的身体体质情况不同,遗传因素不同,营养情况不同,会导致身体的生长发育方面有差异,但是为了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和成长,需要注意做好饮食方面的调整,也需要注意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体质,达到促进身体骨骼发育的效果。

宝宝的生长发育在临床上并没有特别绝对的标准,只能按大多数宝宝的平均值,或者是大多数宝宝所在的范围作为参考。宝宝出生时,女孩体重平均是3.2公斤左右,男孩体重是3.3公斤左右。到了1岁时,多数是10公斤左右。

2-12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相对较平稳的时间,可以用粗略的公式来计算体重,比如年龄乘2加8得出的就是宝宝的公斤数。12岁以后就进入青春期,又进入生长发育高峰的时期,就不再适合此公式。而宝宝出生时,身长平均是50cm左右。到了1岁时,平均是75cm左右。2-12岁时,粗略的计算公式是年龄乘7加75,得出数值单位是cm。

宝宝在发育过程中,共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一个是在1岁内,一个是青春期。因此在这2个生长发育高峰时,不能用公式来计算。而且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来做比较。建议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曲线图如果正常,就认为宝宝是生长发育正常的情况。

如果孩子生长发育比较迟缓,最好是到医院做好诊治后,配合医生使用补钙类的药物来调理,比如碳酸钙片、乳酸钙片等。

孩子健康教育成长的十项标准是什么

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如果这些没处理好,孩子是注定要出问题的。作为家长应该在培养孩子中完成这六项任务。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他不起作用。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他不会有成长的动力。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他开始尊重自己,进而他会尊重别人。这样他的“人化”过程才能启动。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的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当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会上升,他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会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孩子在离开家长之前,家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树立过程。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有自信心,他必须每时每刻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去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假若打个比喻,自信心相当于电脑进入主运算程序的前置性程序。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自信心,当他面对一个习题时,他的大脑进入的是一个子系统,启动的程序是如何来解释我为什么没做上这题,我为什么不行。而有自信心时可以进入主运算程序,他的大脑的注意力的焦点会集中在解题的方法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总可以把问题做出来。所以自信心是一个孩子能否做事(即学习),能否把事情做对的核心的心理程序。诚然,自信不是我们大家理解的挺胸抬头那么简单。它是人们做事时的心理运算程序:一个自信的小学生,他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内部去运转,去找条件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如果没自信的孩子,看到题马上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问题带来的压力和焦躁的情绪,然后会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我妈会怎么批我?结果20分钟过去,他根本没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和感受痛苦。最后他得出结论: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

第三个精神软件是“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时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快乐产生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产生了责任心。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如果他有责任心就不会在课堂上讲话了。责任心分为对内的和对外的责任心。对外的责任心比如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我们要讲的是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我们太多的家长没有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责任心,没能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然后由我们来看管,来强迫,这样,等于孩子对人生的责任由家长来承担了。家长当了,孩子成了小偷,我们不断的在后面监督。如果孩子建立起对自己负责任的责任心我们家长的监督职能就可以解除了。责任心没建立,一个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去积极进取的!孩子会变得被动,家长推一下他动一下。

第四个精神软件是“主动进取精神”

如果孩子自己要成长,自己要学习,那么教育孩子就是太简单的一件事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习好。如果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习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没有培养出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那么将来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在人生中成功的。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对生命没兴趣、对人生没有兴趣、对自我没有兴趣、对一切都没有兴趣,整个人萎蘼不振,那么这个孩子精神上是不可能发育成长的。

第五个精神软件是“学习兴趣”

我在大学时读过苏联教育家写的《学习与兴趣》一书,读完之后豁然开朗。那里的基本概念是说: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所谓兴趣是当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他能感受到快乐,不用意志力着自己去做,形成自动反应叫做兴趣。如果在孩子大脑的神经系统中,做一个学科的功课会产生条件反射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这种行为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孩子第一次做这个行为是不会有什么快乐的,反复行为,最后能不用意志力,条件反射的把事情做对,再由于家长的表扬、鼓励,孩子找到了快乐,时间长了,形成自动反应了,每次行为孩子能够找到胜任自如的感觉。此时,所谓兴趣就产生了。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孩子晚上看书到一、两点钟,是因为有兴趣看书,不想睡觉,也不觉得累。如果凭意志力,是断然做不到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于孩子来说,要想使孩子学习好,培养学习兴趣是前提,是第一位的。而学习兴趣是需要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的。

第六个精神软件是“好习惯”

习惯即不用意志力就能做出自动反应。好习惯是一个人快速成功的快车道。真正以学习为生的人,比如很多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授,没有人是靠意志力来学习的。这些人都是因为学习产生快乐才会没日没夜的做,后来就成了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他日常的行为,而这日常行为决定了他的成就。

总结上述观点,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要在孩子的大脑中镶入这些精神软件。家长好比程序输入员,孩子象刚出厂的计算机,硬盘还没有经过格式化,需要一道道输入程序,然后才可以的使用。孩子只有变成的人,才得以在社会上正常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