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卵泡成长过程

2023-09-29 来源:化拓教育网

卵泡发育分为四个阶段:。1. 始基卵泡:初级卵母细胞被围绕形成,开始发育;2. 窦前卵泡:初级卵泡颗粒细胞层数逐渐增多,形成次级卵泡;3. 窦卵泡:卵泡液增加,促进卵泡增大成为窦卵泡,募集的多个卵泡中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发育成熟;4. 排卵前卵泡:最后一个阶段,卵泡液急骤增加,体积增大,向卵巢表面突出,胚胎成熟并排出卵子。女性进入青春期后,每月发育一批卵泡,由于募集和选择,卵泡发育一般只有一个成熟排出。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卵泡发育过程

卵泡发育经过三个过程:募集、选择和优势化。一个卵泡从开始发育到最终成熟需约85天。募集过程相当于周期l~4天,其机制可能与卵泡刺激素(FSH)受体数量或卵泡局部微环境的状态等因素有关。募集对排卵是必要的,但其发生后并不一定有排卵发生。选择是指在被募集的卵泡簇中有一个卵泡发育为优势卵泡并具有排卵能力的过程。在周期的5~7天,被选择的卵泡通过其他卵泡的闭锁而最后被筛选出来。介于优势卵泡的选择和排卵之间的阶段则为卵泡的优化过程。

1.始基卵泡

直径0.03~O.06mm,每个卵原细胞具有46条染色体,进行有丝,是由初级卵母细胞和其周围单层扁平的前体颗粒细胞组成。卵巢皮质内形成的始基卵泡不断地移向卵巢的髓质,为下个周期的卵泡发育提供来源。

2.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

此时单层上皮细胞转变为立方形的颗粒细胞,其中含初级卵母细胞,卵泡直径大于0.06mm。次级卵泡形成后颗粒细胞上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促卵泡素、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形成,缝隙连接形成,卵泡膜形成。颗粒细胞合成并分泌粘多糖,形成透明带。

3.窦卵泡

当卵泡直径达O.2~0.4mm时,颗粒细胞间产生液体,堆积形成腔。

4.成熟卵泡

体积显著增大,颗粒细胞层内侧液体逐渐增多,空腔亦随着增大,卵细胞移向一侧。此时卵泡芳香化酶活性进一步增强,雌二醇分泌达高峰,并可对下丘脑一垂体的周期中枢产生正反馈效应,使促性腺激素释放剧增,形成排卵前黄体生成激素(LH)峰而促发排卵。其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在放射冠与卵细胞之间还有一层很薄的透明带。在临近排卵前,卵丘中的颗粒细胞排列疏松。成熟型卵一冠一丘复合物的形态特征是:颗粒细胞展开,细胞之间距离加大,放射冠细胞分散,卵母细胞排出第一极体,此时为MII期卵母细胞。

卵泡的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

卵泡是由一个位于的卵母细胞和包围在其周围的卵泡组成。卵泡发育是一个连续生长的过程,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分为4个阶段: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初级卵级和次级卵泡阶段合称生长卵泡阶段。

发育过程:

(1)卵母细胞的变化:原始卵泡中的初级卵泡细胞,经生长卵泡的阶段,在排卵前完成第一次成熟,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并进入第二次成熟停止于中期

(2)卵泡细胞的变化:单层发育为多层细胞,在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之间形成透明带,卵泡细胞能通过透明带给卵母细胞提供营养,津贴透明带的卵母细胞放射状排列,形成放射冠

(3)囊状卵泡的形成:出现卵泡腔,充满卵泡液,卵母液;卵母细胞居卵泡一侧,突向卵

泡腔形成卵丘,卵泡周围结缔组织细胞发育形成卵泡膜

卵泡发育的四个阶段

  卵泡是有细胞发育而成的,在变成成熟的卵泡排出体外之前,需要经过四个连续的生长过程,最后变为成熟的卵泡。那么,卵泡发育的四个阶段是怎么样的,还有卵子发育的过程呢?

卵泡发育的四个阶段

  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卵泡发育是个连续的生长过程,其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一般可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四个阶段。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又合称为生长卵泡。

  1、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部,体积小,数量多。

  (1)卵泡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周围为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又称颗粒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圆形,较大,直径约40μm,核大而圆,染色质细疏,着色浅,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嗜酸性 。

  (2)电镜下观察,胞质内除含有一般细胞器外,核周处有层状排列的滑面内质网(称环层板),并可见内质网与核膜相连,这可能与核和胞质间物质传递有关。

  (3)初级卵母细胞是在胚胎时期由卵原细胞分化液组成,随即进入第一次成熟,并长期停滞于前期(12-50年不等),直至排卵前才完成第一次成熟。卵泡细胞较小,扁平形,细胞与外周结缔组织之间有薄层基膜。

  (4)卵泡细胞具有支持和营养卵母细胞的作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有许多缝隙连接。

  2、初级卵泡:由原始卵泡发育形成。

  (1)此时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立方形或柱状,随之细胞增殖成多层(5-6层)。

  (2)在排列紧密的卵泡细胞间开始出现考尔-爱克小体,其数量随卵泡的生长而增多。小体为圆形囊泡, 腔面是一层基膜,周围紧密排列的卵泡细胞,腔内含有卵泡细胞分泌的物质,参与卵泡液的形成。

  (3)卵巢颗粒细胞肿瘤与考尔- 爱克小体的分化有关,在初级卵泡早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出现一层含糖蛋白的嗜酸性膜,称为透明带,它是卵泡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共同分泌形成的。电镜下可见初级卵母细胞的微绒毛和卵泡细胞的突起伸入透明带,卵泡细胞的长突起可穿越透明带与卵母细胞膜接触。

  (4)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或卵泡细胞之间有许多缝隙连接。这些结构有利于卵泡细胞将营养物质输送给卵母细胞以及细胞间离子、激素和小分子物质的交换,沟通信息,协调功能。

  (5)此外,在受精过程中,透明带对精子与卵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和特异性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6)随着初级卵泡的体积增大,卵泡渐向卵巢皮质深部移动。卵泡周的结缔组织梭形细胞逐渐密集形成卵泡膜,它与卵泡细胞之间隔以基膜。

  3、次级卵泡:初级卵继续生长成为次级卵泡

  (1)卵泡体积更大,卵泡细胞增至6-12层,细胞间出现一些不规则的腔隙,并逐渐合并成一个半月形的腔,称为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卵泡液是由卵泡细胞分泌和卵泡膜血管渗出液组成,卵泡液除含有一般营养成分外,还有卵泡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卵泡的发育成熟有重要影响。

  (2)随着卵泡液的增多及卵泡腔扩大,卵母细胞居于卵泡的一侧,并与其周围的颗粒细胞一起突向卵泡腔,形成卵丘。此时初级卵母细胞直径可达125-150/μm。

  (3)紧贴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分布在卵泡腔周边的卵泡细胞较小,构成卵泡壁,称为颗粒层。

  (4)在卵泡生长过程中,卵泡膜分化为内、外两层。内膜层含有较多的多边形或梭形的膜细胞及丰富的毛细血管,膜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结构特征。外膜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胶原纤维较多,并含有平滑肌纤维。

  (5)具有卵泡腔的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又称为囊状卵泡。

  4、成熟卵泡:是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

  (1)卵泡体积很大,直径可达20mm,并向卵巢表面突出。成熟卵泡的卵泡腔很大,颗粒层甚薄 ,颗粒细胞也不再增殖。

  (2)此时的初级卵母细胞又恢复成熟,在排卵前36-48小时完成第一次成熟。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很小的第一极体。第一极体位于次级卵母细胞和透明带之间的卵周间隙内。次级卵母细胞随即进入第二次成熟,停止于中期。

  (3)人每个月经周期,可有若干个原始卵泡生长发育,通常只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卵泡发育过程中还有内分泌功能,主要分泌雌激素。雌激素是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在FSH和LH的作用下协同合成的。膜细胞合成的雄激素透过基膜进入颗粒细胞,在芳香化酶系的作用下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这是雌激素合成的主要方式,称此为“两细胞学说”。合成的雌激素小部分进入卵泡腔,大部分释放入血,调节子宫内膜等靶细胞的生长分化。

卵子的发育过程

  卵子是由卵巢所产生的,作为人体中最大的一种细胞,承担着人类繁衍生命的作用。卵子在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女性不孕。那么怎样的卵子才是正常发育的卵子呢?下面就由华东妇科医院妇科专家为大家具体介绍卵子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育龄期妇女,每个卵巢有几万个原始卵泡。在脑垂体卵泡刺激素的刺激下,卵泡开始发育,不断增大,卵泡中卵液增多,把卵挤到卵泡的一侧。随着卵泡液增多,内部压力增大,卵泡破裂,成熟的卵子排出卵巢。一个卵泡发育成熟约需14天。

  在1个月经周期中,卵巢内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卵泡同时发育,但往往只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其它卵泡在发育的不同阶段自动退化。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妇女1胎只生1个小孩。如果1次排卵数目增加,就会出现双胎乃至多胎。卵子排出卵巢后在旁边等待的输卵管将其捕捉。在输卵管中旅行时,如果碰上精子,就可能受精,然后到子宫安家,孕育成新的生命。如不受精,卵细胞就由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