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成长过程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婴儿一个月到一岁的发育过程
婴儿一个月到一岁的发育过程
婴儿一个月到一岁的发育过程,婴儿的发育往往伴随着很多东西的改变,不同宝宝的发育过程也是会有一些不同的,但大致上都是相同的趋势,下面一起来了解婴儿一个月到一岁的发育过程。
婴儿一个月到一岁的发育过程1
宝宝从出生到满周岁,要成功地学会抬头、翻身、稳坐、爬行、站立和行走。1~3个月:俯卧抬头;3~5个月:从仰卧翻到侧卧;4~7个月:从扶坐到独坐;8~10个月:学爬;10~12个月:从站立到行走。
1、1~3个月:俯卧抬头。宝宝出生后几天就可以俯卧,但1个月内的婴儿俯卧还不能自己主动抬起头,只能本能地挣扎,使面部转向一侧,到2个月时能稍稍抬起头和前,3个月时头能抬得很稳。
2、3~5个月:从仰卧翻到侧卧。建议从宝宝3个月时对宝宝的翻身进行准备与训练。宝宝睡着时,可以试着让他侧睡,这对翻身训练有好处。宝宝醒着开始侧躺时,便可以训练他翻身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宝宝进食后1个小时内进行翻身训练,否则可能引起宝宝溢奶或呕吐。
3、4~7个月:从扶坐到独坐。一般宝宝4个月时,在扶持下可短时间维持坐的姿势,6个月时能抱坐于大人膝盖之上,如坐着,身体会向前倾,须用手支撑,大约7个月时,才能地坐一会儿。
4、8~10个月:开始宝宝也许只能趴着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扭转及向后退。妈妈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脚掌,帮助他前进。还可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让他练习手膝爬行。
4、10~12个月:从站立到行走。宝宝走路有早晚,在训练过程中不要太强求。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别让他走得时间太长。学习走路的宝宝会经常跌到,这时父母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
婴儿一个月到一岁的发育过程2
一个月
很多妈妈都知道,刚出生的宝宝眼睛基本上是摆设。在宝宝出生一周的时候,刚能看到十五厘米之内的物体,一周之后,能看到大概三十厘米之内的物体,满月之后,就可以注视了。并且满月时的宝宝听到声音能有意识地停止哭闹,小手一般是出于握拳状态。
两到三个月
宝宝从两个月开始,就特别喜欢吃手,还能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寻找声源,三个月的时候,宝宝紧握的小手终于慢慢张开了,头部也渐渐硬朗起来。妈妈在宝宝这个阶段可以多训练他趴着,能锻炼孩子的小脑袋,使智商发育更快。
四个月到五个月
宝宝四个月开始,妈妈就可以适当给宝宝添加辅食了,这时候的宝宝对颜色、光线等的敏感度增加,妈妈可以用多彩的玩具逗逗孩子,跟孩子培养感情。一些孩子五个月开始就有长牙的迹象了,喜欢啃东西,不管是能吃的还是不能吃的,孩子都要往自己嘴里塞。
六个月
从第六个月开始,一些宝宝的牙齿就能看见头儿了。这时候宝宝最喜欢磨牙,妈妈可要找些能够让宝宝磨牙的.东西,别让宝宝抱着自己的脚丫子啃哦。
七个月到八个月
七八个月的宝宝已经能稳稳地坐住了,妈妈可以有意识训练他爬行的能力,尽管有时候不管宝宝怎么使劲儿,还是在原地不动。这个年纪的宝宝特别喜欢对着玩具说一些听不懂的话,妈妈也可以多和宝宝说说话。
九个月到十一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不仅对各种食物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行走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宝宝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奶,自己用勺子吃饭,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这一阶段妈妈不仅要给宝宝补充充足的营养,还要多训练他独自走路。有一些孩子在十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走路了。
十二个月
宝宝已经满一周岁了,多数已经学会了走路,比较黏妈妈。孩子的第一个生日爸爸和妈妈可要精心准备,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包围的。
婴儿一个月到一岁的发育过程3
婴儿成长发育过程
①体重可以达到出生时的3倍,约为9000~10000克。
②身长在出生时约为50厘米,一般每月增长3~3.5厘米,到4个月时增长10~12厘米,1岁时可达出生时的1.5倍左右。
③头围在出生时约为34厘米,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1岁时平均为46厘米。以后增长速度减缓,到成年人时约为56~58厘米。
④胸围在出生时比头围要小1~2厘米,到婴儿4个月末时,胸围与头围基本相同。
⑤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大脑的迅速发育期,脑神经细胞数目还在继续增加,需要充足均衡合理的营养素(特别是优质蛋白)的支持,所以对热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需求特别旺盛。
婴儿足月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吞咽功能,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垫,有助于吸吮活动,早产儿则较差。吸吮动作是复杂的天性反射,严重疾病可影响这一反射,使吸吮变得弱而无力。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受损伤和细菌感染;3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个月时明显增多。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较少,不宜喂淀粉类食物。婴儿口底浅,不会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新生儿成长过程各阶段
新生儿成长过程各阶段
新生儿成长过程各阶段,新生儿的成长阶段是有迹可循的,从出生到满周岁,可以成功学会抬头、翻身、稳坐、爬行等等的动作,本文讲述了新生儿成长过程各阶段的知识。
新生儿成长过程各阶段1
宝宝从出生到满周岁,要成功地学会抬头、翻身、稳坐、爬行、站立和行走。
1、1~3个月:俯卧抬头。宝宝出生后几天就可以俯卧,但1个月内的婴儿俯卧还不能自己主动抬起头,只能本能地挣扎,使面部转向一侧,到2个月时能稍稍抬起头和前,3个月时头能抬得很稳。
2、3~5个月:从仰卧翻到侧卧。建议从宝宝3个月时对宝宝的翻身进行准备与训练。宝宝睡着时,可以试着让他侧睡,这对翻身训练有好处。宝宝醒着开始侧躺时,便可以训练他翻身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宝宝进食后1个小时内进行翻身训练,否则可能引起宝宝溢奶或呕吐。
3、4~7个月:从扶坐到独坐。一般宝宝4个月时,在扶持下可短时间维持坐的姿势,6个月时能抱坐于大人膝盖之上,如坐着,身体会向前倾,须用手支撑,大约7个月时,才能地坐一会儿。
4、8~10个月:开始宝宝也许只能趴着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扭转及向后退。妈妈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脚掌,帮助他前进。还可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让他练习手膝爬行。
5、10~12个月:从站立到行走。宝宝走路有早晚,在训练过程中不要太强求。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别让他走得时间太长。学习走路的宝宝会经常跌到,这时父母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
新生儿成长过程各阶段2
1个月
俯卧位时骨盆抬高,膝大部分时间屈曲在腹下方,偶尔伸髋伸膝,下额偶尔抬离床面。扶或坐位时,头偶尔能竖立片刻,手经常呈握拳状,母亲与其对话时能注视母亲面孔。
2个月
俯卧位时下颊能间断抬离床面,扶呈坐位时头能支持片刻,手经常打开,握持反射很弱。当对其说话时能微笑并“咕咕”发音。仰卧位时,能注视移动的悬挂玩具。
3个月
俯卧位能抬头,上肢可支持部分体重,下颊与肩可离开床面,面部与床的角度呈45度~90度。手经常打开,握持反射消失。高兴时会哇哇乱叫。
4个月
俯卧位时头及胸能抬离床面,面部与床呈90度。扶呈坐位时,头能竖立,不前后倾倒,但向左右倾斜时头仍摇摆不停。仰卧位时两手经常放在眼前,端详并玩弄着双手,称为“凝视手动作”。会拉衣服盖在脸上,会摇“拨浪鼓”,会大声笑。
5个月
扶呈坐位时头不再摇摆不停,仰卧位时手脚可以放到嘴边,手能随意抓东西,能把纸弄皱,洗澡时会拍击水,会对镜中影像笑,会拍打奶瓶。
6个月
俯卧位时前臂可伸直持重,胸及上腹部可离开床面。能独坐,但两手支撑在前方,两手能握奶瓶,会用手掌抓积木块,当父母要抱他时,会伸直两臂,对生疏的人害怕和害羞,当杯子放到他嘴边时,会用杯子喝水。
7个月
可以从仰卧位翻成俯卧位,扶呈立位时能高兴地上下跳,能将积木从一只手倒给另一只手,会咀嚼饼干,叫其名字有反应,能发出“ba”、“da”、“ka”等音节。
8个月
能坐得很稳,坐位时会向前弯腰探着身体去拿东西,俯卧位能试着爬,有时会先向后爬,能发出”ba—ba”、“ma—ma”等重复音节。
9个月
扶床能站,会用拇指和其他指前端去拿葡萄干大小的物品,能将手掌蒙在脸上不让母亲给他洗脸。
10个月
能爬得很好,但腹部尚不能离开床面,拉着东西能自己坐起来,能用手指物品,对一些简单的句子有反应。如问他“爸爸在哪?”能朝其父望去,会做“再见”摇手样动作。
11个月
扶物站立时能抬起一条腿,爬时脚着地,腹部离开床面,母亲给他穿衣时,能伸臂帮助,但往往将上臂伸到袖子外面,会摇头b表示“不”。
1岁
能手足并用像熊一样爬,牵一只手能行走,会故意往地上扔东西,替他捡起来后继续扔,能说二三个字,能理解较多词汇。
1岁半
能在平地行走,牵一只手能上楼,会坐在椅子上,能将3~4块方积木搭在一起,会指出身体部位,能控制少数小便,白天基本不尿湿裤子。
2岁
能独自上下楼,但需要两脚重复踏一个台阶,能跑,拾物起来不会跌倒,会旋转门把手,转动圆的瓶盖,会洗手并擦干,会穿鞋、袜、裤,能用语言表示喝水、大小便、吃饭等,会用代名词“你”、“我”,临睡前排尿后夜晚不再尿床。
3岁
上楼一步一个台阶,下楼时再一步一个台阶,能单脚数秒钟,会骑儿童车,能穿、脱鞋,但有时需要家人帮助分清鞋的左右,会解开衣服前面及侧面的纽扣,需要别人帮助系扣,会说一些儿歌,可以数1到10的数,言语内容增多,不停地询问各种问题。
4岁
下楼时一步一个台阶,能系全部衣扣,可用铅笔画交叉线,会说故事,能自己去厕所。
新生儿宝宝不吃奶怎么办
宝宝长时间吃某一种食物,久了也会出现厌食的现象,这是宝宝成长必经阶段。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不吃奶会影响健康,所以强迫给宝宝喂奶,其实这方法是不科学,首先要了解诱因,以免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肠胃胀气
宝宝不吃奶有可能是肠胃胀气引起,肠胃发生胀气后会没有食欲,宝宝自然就会不喝奶。也有可能是宝宝在喝奶过程中姿势不对,以及喝奶时吸入过多的空气,造成胃胀气感到不适感,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宝宝不吃奶。
👀注意力分散
宝宝都是很好奇,一旦周围有声响,或是有人在走动时,他就会停止吃奶,其他事情比吃奶更加有趣,所以妈妈给宝宝喂奶时,要选择在安静环境下,不宜受到太多的干扰,才能让宝宝养成喝奶习惯。
婴儿发育基本知识(只有了解婴儿发育变化,才能因材施教)
婴儿发育是指婴儿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由分化到完整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一)婴儿发育的表现。
1.大小变化。
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不断增长。
2.比例变化。
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在生长发育中,其身体比例会有明显的变化。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占1/4,占1/8。
3.旧特征消失。
个体在发育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脱落。
4.新特征获得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以及生理上出现恒齿等等。
(二)婴儿发育的任务
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 社会 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这就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1、学习走路。
2、学习食用固体食物。
3、学习书画。
4、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5、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6、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7、学习判断是非。
8、稳定生理机能。
9、形成 社会 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三)婴儿发育的主要特点
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育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阶段性的。如新生儿时以天为单位计算,1到3个月时以周为单位计算,4到6个月时,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到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到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2、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技能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3、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 社会 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 社会 生活的 社会 人。
(四)婴儿年龄阶段的规划。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0到18岁。根据我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情况,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到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0到3岁可以统称为婴儿期,也可以细分为新生儿期(指0到1个月)、乳儿期(指0到1岁)、婴儿期(指1到3岁)。
婴儿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的特点,如:新生儿起主要是适应外界生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会主路、说话,开始活动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