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逆境中成长的名人

2023-10-09 来源:化拓教育网

1.卫青出身贫寒,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最终获得了平阳公主的青睐,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将领。他在工作中表现出卑微的尊重,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然而,卫青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尽心尽力地工作,从不抱怨,最终获得了汉武帝的信任,率军击退匈奴,并娶了平阳公主,成就了青史美名。卫青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遭遇逆境,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才能在逆境中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2.杨澜的傻劲是指在面对困境时,不放弃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她没有因为自己不是主持人而放弃,而是用英语为面试题目,反复校正读音,尽力而为。最终,她顺利获得主持人职位,并一炮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朱元璋是一个逆境成长的名人故事。他曾经是一个行僧,但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行僧无异于乞丐,能有一口热饭饱腹就算是天大的奢望。然而,他从不气馁,他游历四方,增长了不少的见识,最后加入红巾军,逐渐变成天下实力最雄厚的军阀之一。他勇于拼搏的精神,诠释了逆境成长的过程,即使是沿街乞讨,他也能做出一番功绩。拥有一个良好心态的结果是逆境成长的关键。

4.知恩图报送鞋给继父,是艾弗森在篮球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时刻的体现。他的继父在母亲找到新男友后,教育他打篮球,并且他看出了艾弗森的天赋。这使得艾弗森在球场上崭露头角。然而,后来他的继父不幸入狱,生活十分窘迫。当艾弗森去看望他时,发现他没有一双鞋子,于是他将自己的鞋子送给继父,并最终走回家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恩图报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感恩并回报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和恩情。

5.烛芯武是一个逆境成长的名人故事。他虽然学识渊博,但却不能重用,忍受着孤独和痛苦。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孤独中坚强。他读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启发文字。最终,在国家的关键时刻,他完成了人生中辉煌的一击,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遭遇逆境,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逆境中成长。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逆境中成长的人有哪些人物?

逆境中成长的人物事例有如下:

1、孔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成名以后,人们尊称他为万事之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经常受到族人的歧视。在那个时代,既没有造纸术,也没有印刷术,流传的著作全靠传抄,自己想要保留别人的著作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

把刻好的竹简按顺序保存好,那就当时的书。《易经》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经常翻阅,由于翻阅次数太多,十分结实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几次,孔子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成为名人的。

2、著名化学家格林尼亚教授,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少年时代,由于家境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使得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整天游荡。

可是好景不长,几年后他家彻底破产,一贫如洗,昔日的朋友都离他而去,甚至连女友也当众羞辱他。从此,他醒悟了,开始发愤读书,立志追回被浪费的时间。九年以后,他研制出格氏试剂,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3、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4、法国画家约翰•法郎索亚•米勒,年轻时的作品一幅也卖不出去,他陷在贫穷与绝望的深渊里。后来,他迁居乡间。虽然他仍然未能摆脱贫困的厄运,但是他并没有停止作画,从此他的画更多表达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民。其中《播种》、《拾落穗》等作品,还成为美术画廊上的不朽之作。

5、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

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逆境中成长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具体如下:

一、匡衡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二、张海迪

张海迪五岁时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此后的十六年间,她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使她从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了知觉。

张海迪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克服种种困难,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基本课程,阅读了一千多册、文学、医学、外语等方面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三、海伦·凯勒

逆境,从来不是借口,再差的牌也要打出惊叹的效果。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出生十九个月就成了聋哑人。由此,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和寂静中。对于一个残疾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用心学习,不屈不挠的韧劲,让世界震惊。

每天十小时,海伦凯勒从不偷懒从不懈怠,积极求知的热情高昂,几十年如一日。她有个信念:一定要把自己学的知识记下来,做一个有用的人!正因如此, 她克服星种种困难,顽强不息地学习,并顺利从哈佛大学徳克利夫学院毕业。她边写作,边致力于慈善,不辞劳苦,为世界文化领域,为世界慈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贝多芬

贝多芬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出音乐才华,但是家庭的贫困为他带来很多困扰。少年时代,贝多芬过早地担当起了生活的重担,开始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挣取每天的面包。

童年的贝多芬是如此的悲惨,青年的贝多芬更是痛苦万分。二十五岁以后,疾病的恶魔就开始折磨贝多芬了,1796年至1800年间,耳病开始显现出来。贝多芬感到耳朵日夜作响,他的内心也受到剧烈痛楚的折磨。听觉越来越衰退,最后他的双耳完全失聪。

这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颂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五、范仲淹

范仲淹的家境不好,在他的年纪还是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生病去世了。因为家里面太过贫苦,母亲自己一个人根本没有实力让范仲淹活下去,到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他的母亲改嫁到了一个姓朱的家庭里面,随着母亲的改嫁他的姓也改为了朱。

范仲淹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在逆境中成长的名人有哪些?

顺境中成材的例子如下:

一、中国古代

1、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2、晏殊: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

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

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

3、杜牧: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中国现代

1、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家世系浙江海宁查氏,其家为书香门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孙查揆的后裔。

1944年,考入重庆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18年10月30日,在中国香港逝世,享年94岁。

2、韩寒:

韩寒,初中时开始有文章零星在《少年文艺》等上面发表。1999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引发社会关于“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

200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三重门》,引发"韩寒现象"讨论。

留级后,最终在高一第二年休学。休学后,他一面继续从事写作,陆续发表了小说《三重门》、散文集《零下一度》、小说《像少年啦飞驰》、《毒》、《通稿2003》、《长安乱》、文集《韩寒五年》、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长篇小说《光荣日》等。

2006年开始从事博客写作,关注探讨一系列现实问题。

三、国外

1、美国爱迪生12岁的时候,因为喜欢“鼓捣”科学小把戏,被校长误认为贪玩而开除学校。这使爱迪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然而,她的母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的兴趣,她不认为儿子的兴许是不务正业。他为儿子创立了良好的条件,给爱迪生开辟了实验室,支持孩子的小科学实验,从而使爱迪生的发明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终于发明了白执电灯泡、电报机、留声机等,并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

2、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位登陆月球的第一人。小时候,他是一个善于幻想的孩子,但他的母亲从来不打击他的积极性。一次他的妈妈在厨房洗碗,他在后院蹦蹦跳跳的玩耍,母亲问他:“你在干吗?”他说:“我要跳到月球上去。“

他的妈妈听后没有向其他孩子的家长那样泼孩子冷水,也没有骂他,或者说:“不要淘气,快停下来。”之类的话。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来哦!”在这样的轻松的环境下,他终于登陆了月球。可见好的引导方式更有利于他们发展。

关于逆境顺境的句子

1、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作者:泰戈尔  

2、女人的坚韧能抵挡住热河厄运的。那种会让男人一蹶不振、灰飞烟灭的灾祸,似乎能唤起柔弱女性的全部力量,让他们变得英勇无畏,近乎崇高。

没有什么比看到以下情况更令人动容:一个在顺境中柔柔弱弱,依赖性很强,连一点粗暴之事都不能忍受的女子,突然精神勃勃,能够抚慰和支撑不幸的丈夫,在逆境之中挺拔而立,坚不可摧。作者:华盛顿·欧文  出处:英伦见闻录

3、逆境展示人才,顺境隐没英才。作者:霍勒斯  

4、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作者:培根

5、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逆境展示奇才,顺境隐没英才。作者:巴尔扎克、  

6、在顺境中要节制,在逆境中要谨慎。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作者:佩里安德  

7、人生三得: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弯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抬得起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作者:孙大午  

8、顺境中不无隐忧和烦恼,逆境中不无慰藉和希望。作者:培根  

9、顺境时容易发现朋友,逆境时就极其困难了。作者:艾匹克蒂塔  10、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作者:易卜生

逆境成才名人事例

1、越王勾践

在被吴国虏去当俘虏,一生经历坎坷,人生虽大起大落、失聪这些逆境,而是一个人面对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在逆境的磨砺下,沦为阶下囚的那段时间,他发奋著书,没有选择放弃,面对贫困、屈原,《在人间》等作品,战胜了自己的命运,他能感受的唯一温暖就是来自他祖母的呵护生活的困苦能把利石磨圆。

2、范仲淹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3、林文镜

著名侨领、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创始人林文镜于1928 年3 月19 日出生在福清市阳下街道溪头村,7 岁时离开家乡赴南洋与父母亲团聚。17 岁时父亲去世,还未成年的他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从跑单帮开始,他凭借强壮的体魄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商海中搏击。到上个世纪60 年代末期,林文镜已先后办起了20 多家企业,涉及食品业、纺织业、水泥业、地产业、采矿业、航运业。

后来,他与父亲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财团,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厂和水泥厂,拥有自己的矿山和船队,林文镜的个人资产达到数十亿美元,成为名震南洋的一代巨商。

4、司马迁

他在朝廷任太史令之官职,后来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当时他心情异常悲愤,甚至想过自裁,但是他没有因此忘记自己的使命,忍受着奇耻大辱,从逆境中爬出,完成了震惊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名著且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的《史记》。因为其肩负的责任,让他没有在逆境中死去。

5、烛之武

烛之武三朝为宫,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国家的危急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完生的辉煌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