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2023-09-28 来源:化拓教育网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多种。具体如下师范专业教育。师范类高校培养着各类优秀的师资力量,通过系统专业化的学习,更有利于形成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入职前辅导。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对于自身角色以及工作职责等各方面都是陌生的。因此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帮扶和指导,即使是短时间的系统培训,也可以使得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融入环境。在职培训。在职培训也分为很多类型,比如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或者去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修等。自我教育。教师自我教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应用十分普遍的一种途径,它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行动研究,以此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地提升自己。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1、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2、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3、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4、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5、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6、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扩展资料: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并且高校作为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发源地,教师较易接触教育及学术的发展前沿,相对来说,这种先天性优势更能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高校历来就是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基地,教师除承载着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出人才之外,还担负着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工作。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由于近年来高校改革对教师队伍的高要求,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并且高校作为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发源地,教师较易接触教育及学术的发展前沿,相对来说,这种先天性优势更能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并且,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较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识,促使教师也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不断追求前沿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开阔视野。

另外,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使得终身学习观的社会的普遍重视,教师更是成为直接实践者。这些因素均成为促使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不断促进自身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

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这里就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地位问题。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确定。

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是孰为主体孰为客体的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第一,校本研究。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主要有(1)课题研究,(2)案例研究,(3)教育沙龙。

第二,读书学习。其主要途径是(1)阅读书籍,(2)远程培训。

第三,上公开课。不论是校内的公开课还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

第四,教育博客。通过知识共享、同行互动、专业引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后记和群团反思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具体包括:

(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

(二)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三)进行专门训练

(四)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科顿等人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①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②教师开始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理解这一问题。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实施行动计划。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如下:

第一,师范教育:即通常说的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

第二,新教师的入职辅导:由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短期的系统培训。目的是使之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第三,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有很多方式,如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

第四,自我教育:即专业化的自我建构。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自我教育的方式有经常性的系统的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教师要天天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的教师学习,更要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不仅学自己所教的专业书籍,虽然不可能博览群书,也需要读点有别于自己专业的书,理科教师不妨读点文艺的书,文科教师也可以读点科普作品,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素养。

向别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比照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

向学生学习,当今是信息时代,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更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知道的东西可能比教师还要多。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学习,把教学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学习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