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成长的拔节声
简介:《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个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季节》是2010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尹坚勤。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倾听成长拔节声(修改版)
人生的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段历练,每一次成长都会伴随着拔节的阵痛。可以说成长是—个蜕变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至成熟。每蜕去一层躯壳,痛苦在所难免。作家刘墉说,成长是—种美丽的痛。很荣幸我担任了七年级14班的班主任,开学那天我迎来了65名满脸稚气,浑身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开学至今,我从这些孩子身上听到了成长拔节的声音,看到了他们和刚入班时截然不同的崭新面貌,我也是喜在眉梢。
我常常觉得这群孩子如同已被涂画了小半张的白纸,我需要在初中三年十分谨慎地在上面再添几笔。因此我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采取合适的方法教育他们。
通过开学的第一课——军训,一周的相处让我充分了解了这群孩子的家庭情况和他们的爱好特长等基本信息。这使我快速抓住了一批特长生和问题生,无疑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接着我结合学校实际,让学生充分学习《长城中学学生手册》,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从课堂坐姿到餐厅就餐,再到寝室就寝和校园常规,我总是因势利导地利用一切教育机会给这群孩子上思想课。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周的磨炼,我看到这群孩子长大了。刚入班时,时常会因为想家而哭红鼻子的孩子,经过一周的军训,我在他们的日记中,看到这样的文字:“教官让我们在操场跑了一圈又一圈,就在我双腿酸痛不能动弹时,我想到了一句话:只有不怕苦,不喊累的人才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另一名孩子则写道“今天被老师批评了,我感觉压力很大,但就是这压力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我从这些稚嫩的语言中听到了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虽痛,但让人甘之如饴。
开学至今一个多月过去了,在各项校规、班规的约束下,我又看到了这群孩子的成长。在和孩子们的聊天时,我了解到,刚入学时,他们有很多的不适应:不适应初中的作息时间,不适应住宿生活;不适应课程的增加;不适应没有家长照料的日子;不适应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安排等等。这诸多的不适应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对他们精心呵护,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指导,引领他们尽快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现在,她们学会了自主,学会了相互帮助,学会了统筹规划,学会了处理矛盾……从以前的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到现在干什么事情都井井有条;从以前桌兜里的杂乱无章,到现在的摆放整齐;从以前的垃圾乱丢,到现在的座位全天都保持得干净整洁;从以前的拖拉懒散,毫无时间观念,到现在的按时上操,按时进教室,并做到快静齐……真的,他们成长了很多。这成长虽辛苦,但他们乐在其中!
我班的刘某小学是在一所条件非常好的学校上的,刚入班时,他是最不适应的那个。不仅上课毛病多,还有点水土不服,总是生病拉肚子,整个人在军训期间的状态都是懒散的。他妈妈还告诉我说,有几个和他一届的孩子考上了另一所中学,由于不适应,都集体闹退学。可如今再看我班的刘某,坐在教室里的他,坐姿端正,积极回答问题,偶尔做小动作,在收到老师的一个眼神之后,也会马上坐端正。还有我班的董某,从违犯课堂纪律到顶撞班长,他总是理直气壮,并总觉得自己是最委屈的那一个。在我对他进行多次批评教育后,他懂得了如何向别人道歉,如何为人处事……也变得乖巧懂事许多。全班每个孩子都在成长,这成长伴随着痛和快乐,这成长当然也离不开长城中学的校规校纪和班级管理制度的制约。
为了让这群孩子快速适应初中生活,我和全班同学共同制定了一个规范大家行为的班规。制定班规的过程也是我精心设计的,首先我先利用各种机会讲解学校制度,并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制定一些班规。等孩子们都适应了这些班规后,为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我示意让班长号召大家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果然,他们对于能更好的管理自己和班级,都有很多想法。于是我就挑选一些好的办法在班里实施,孩子们对于自己制定的班规很明显更加用心去遵守了。讨论和制定班规的过程,就是是锻炼孩子们的过程,也是他们成长的过程。
总之,我依托长城中学的校规校纪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批评教育学生时坚持身教言传,赏罚分明;对待优等生“赞而不吹”,对待后进生也做到“严而不厉”;平时课下和学生交流时也能把握好角色,增进师生感情。正是这些艺术性的管理方法,保证了全班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我也更乐于倾听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
蝴蝶之所以美丽不仅因为它破茧成蝶时的华丽,更因为它在蜕变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与艰辛!倾听孩子们成长的声音,见证他们的成长与蜕变,是一件多么幸福美妙的事情呀!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幼儿教师读书心得
阅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幸福的阅读之旅。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幼儿教师读书心得1
暑假里,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尹坚勤编著的《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本载了一名年轻的幼儿园新教师成长为幼教领域研究者的过程。一个个生动的教研案例使我产生相同的感悟,让我和作者一起见证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和魅力。
在学习者成长为策划者、研究者的过程中,我聆听到了一名教师和一个团队成长的拔节声,领悟到了园本培训对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取决于内因,外因只是一种帮助。如何使这种外在的帮助起到最大化的作用呢?书中介绍了好多优秀的、创新型的、贴近教师的实践和发展需要的园本研训案例。
例如:情景表演“招聘会引发的职业思考”,先以5位老师扮演各类应聘者就“幼儿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工资待遇”等进行阐述,再以“采访现场老师”的形式让教师们各抒己见,最后以“我们需要怎样的幼儿教师”为总结。这样的培训意义深刻,耐人寻味。
又如:观摩式园本研训“关注教学细节”,先由情景表演和三句半表演导入,再让每个老师各抒己见,最后在演唱创编歌曲、朗读宣传语中将此次培训的主题加以升华。这样的培训形式生动,充分调动每位老师参与的积极性。
再如:体验式园本研训“关注教学活动设计要素”,老师们在熟悉绘画本内容后以年龄不同来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后用歌曲、绘故事表演等形式来挖掘教材中有意义的价值,最后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提升。
这样的培训创意十足,让老师们合作着对同一主题进行纵深交流、系统思考……像这类园本培训案例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例都能够拓展我们的教研思路,丰富我们的教研策略,提高我们的教研效率。
在这些不同主题的、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研案例中,我感受到了教研的轻松。这种轻松不是简单和肤浅,而是一种无形的氛围。
我想,只有老师们放松了心情,萌生了愉悦之情,才能睿智地进行思考、积极地参与互动,以更热情、更专业的状态投入到教研活动中去,从而享受到那拔节成长的喜悦!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幼儿教师读书心得2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作者运用了大量草根化的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中的各种研讨模式真真实实吸引了我。特别是关于“游戏化”研讨,看了不得不让我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说起研讨,可能是我们每个老师最最头疼的一件事,尤其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讲,更是无从说起,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老师来说,更是一种负担。
每次要开展研讨活动,组长与老师就皱眉,要是轮到有上级领导要来参加,大家更是惶恐,大多数教师在活动中是一言不发,所以,研讨活动变了味,成了组长或者个别领导者的一言堂了。
读了《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后,突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研讨也可以这么快乐,原来研讨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行进。对于文中艺术研讨中的一步步游戏步骤,内容其实也是紧紧围绕着研讨的内容,所兼顾的游戏方法只是为了调节气氛,为了给大家解压吧。
于是我想,假如我们以后在研讨活动中也安排一些游戏情节,是不是可以更好地被老师们所接受,记得在去年的一次“香幼学苑”中,主持人曾经把从外面学到的一些游戏作为活动的热身运动,也得到了教师们的踊跃参与,不但为后面的活动增加了气氛,更是调节了教师们疲劳的身心,大大提高了教师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一点说明,在研讨中渗入游戏的成分是切实可行的。或许我们可以不像作者书中所介绍的那些游戏法研讨那么方案化、复杂化,我们可以在研讨中增加一些游戏的成分,如:动动手、动动脑、松松骨、舒舒气的小游戏,缓解大家精神上的负担,未尝不可。
只有老师们没有了任何负担,思维才会活跃,言语不会束缚,那么所谓的灵感、思维的火花就会喷发。教师的专业形成自然会渐渐水到渠成了。
以上所言,或许只是本人读书后的胡言乱语,但不是不可尝试,但愿看到我们以后研讨活动中的快乐氛围。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幼儿教师读书心得3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中,作者尹坚勤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变,经历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
书中以丰富的案例阐述了一个幼儿教师怎样通过读书、参与园本教研、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等途径,逐渐走出职业发展的困惑,不断掌握教学技巧,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成为骨干型教师的过程。
本书共四篇,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暗喻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
其中,春、夏、秋三篇分别针对新任职教师的岗位生存与专业起步、发展中教师的积累与学习、骨干型教师的探索性研究与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同时就幼儿园学习型组织的环境创设、丰富多元的园本教研、参与式园本培训、多元化教学反思、教师专业信念的改变与发展以及专业行动改善的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指导。
书中运用大量的生活化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作者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
最后一章《冬之篇》则主要就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描述。
书中的第一段讲述了作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读着作者为自己从稚嫩阶段的规划一直到逐渐成熟成熟后的规划,都值得我们的参考与学习,尤其是刚入职或年轻新教师,规划是对自己前进方向的引领,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非常磨练人的意志的过程,所以为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的是,它主张在不断积累教育故事的过程中,让教师体验真实情感,获得教育智慧,提升专业素养,明晰科学的儿童观以及教育的内涵。书中包含作者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会让同样在教育岗位工作的我们产生思想的共鸣。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幼儿教师读书心得4
读完《听那成长的拔节声》,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次生动活泼的教研活动,作为一名幼儿园分管业务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中经常会遇到教研活动的组织,我也常常苦恼于:如何去组织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怎样让教研活动既要符合幼儿园教师的需要,又要使教师乐于接受,让教师既感到不枯燥,又能有所受益与提高呢?这常常是我思考的问题。
读完这本书,使我的眼前一亮,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感受到了教研活动形式的极具创新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团队,但是以前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总是那么枯燥和无味。不是主讲者一言堂,就是沉闷的缺少互动,教师的实质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书中介绍了许多极具创新的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观摩式园本教研“关注教学细节”,先以“情景表演、三句半”的表演形式呈现问题,再以“全民参与”的形式让教师各抒己见,最后以“创编宣传故事,宣传语”的形式分享共识。
这样的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展示了教师的智慧与才华;还有体验式园本教研、主题式园本教研、游戏化研讨等园本教研的案例,在组织形式上都很有创意,值得学习,今后可以在幼儿园的园本研讨中加以借鉴。
其次将研讨活动改装成快乐游戏
也是我读这本书感触最深的一个方面。研讨活动原来也可以是感性、生动和充满情趣的。本书创造性地把研讨活动注入了游戏的精神和诗意的智慧,让看似严谨枯燥的教研活动变成趣味盎然,让研讨者从情感上得到了享受,让研讨的课题成为大家的焦点。
如:书中的音乐会从背景音乐《yesterday once more》中的三段不同的活动设计反思开始,到《喜洋洋》音乐中的掷骰子回答问题,在《人间》、《坚持到底》、《一笑而过》的歌手判断中分组,然后在《回家》音乐声中进行集体思维碰撞,最后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乐曲声中结束活动。
这样的研讨活动,巧妙地将教研活动与音乐会串联起来了,变成了音乐会。
另外,还有语言活动变成了故事会、阅读会;教师的规划活动变成了拍卖会。这些活动中注入的游戏元素,让教师爱上它。在轻松的环境中解决了问题,感受到了快乐的教育生活。我要把这些元素也带入到幼儿园今后的教研活动中,使教研活动变成每个教师快乐的事情。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太多了,今后我要慢慢地去回味、去细读,不断进行内化和吸收。我相信,通过这种阅读,一定会获得智慧,达到发展和收获。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幼儿教师读书心得5
烧开一壶水,泡起一盅茶,捧起飘着墨香的《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细细品茗其中的韵味,似听到了嫩芽冲土而来、竹笋节节攀高、花朵含苞待放、枝头所果累累的成长声音。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变,经历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书中以丰富的案例阐述了一个幼儿教师怎样通过读书、参与园本教研、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等途径,逐渐走出职业发展的困惑,不断掌握教学技巧,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成为骨干型教师。
细细品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书中让我深受启示的地方有很多,联系我园实际,其中有一个地方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在夏之篇中讲到了“姐妹园”结对研讨——牵手乡镇幼儿园。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通过鲜活的案例,讲述了乡镇园与城区园结对研讨的活动情境。
智慧的园长构建了一个开放、温暖、知性的学习环境,让乡镇和城区的老师们能自由而轻松地交换彼此的情感和理念,特别是乡镇园的老师们,改变了以往的自卑和胆怯,在研讨活动中表现得异常活跃。
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使两园老师的集体智慧被焕发,思维碰撞出灵动的火花,这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园本教研方式正是我们所期望和今后要学习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学习这种“姐妹园”结对研讨的方式,找机会与城区幼儿园牵手共同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自信中走过平凡岗位的每一天,让集体智慧的火花闪现在每一次活动中。
在活动中唤醒大家沉默的教师意识,激发教师们重塑自我以及自主自觉发展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动力。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1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作者运用了大量草根化的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文中的各种研讨模式真真实实吸引了我。特别是关于“游戏化”研讨,看了不得不让我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说起研讨,可能是我们每个老师最最头疼的一件事,尤其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讲,更是无从说起,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老师来说,更是一种负担。每次要开展研讨活动,组长与老师就皱眉,要是轮到有上级领导要来参加,大家更是惶恐,大多数教师在活动中是一言不发,所以,研讨活动变了味,成了组长或者个别领导者的一言堂了。
读了《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后,突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研讨也可以这么快乐,原来研讨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行进。对于文中艺术研讨中的一步步游戏步骤,内容其实也是紧紧围绕着研讨的内容,所兼顾的游戏方法只是为了调节气氛,为了给大家解压吧。于是我想,假如我们以后在研讨活动中也安排一些游戏情节,是不是可以更好地被老师们所接受,记得在去年的一次“香幼学苑”中,主持人曾经把从外面学到的一些游戏作为活动的热身运动,也得到了教师们的踊跃参与,不但为后面的活动增加了气氛,更是调节了教师们疲劳的身心,大大提高了教师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一点说明,在研讨中渗入游戏的成分是切实可行的。或许我们可以不像作者书中所介绍的那些游戏法研讨那么方案化、复杂化,我们可以在研讨中增加一些游戏的成分,如:动动手、动动脑、松松骨、舒舒气的小游戏,缓解大家精神上的负担,未尝不可。只有老师们没有了任何负担,思维才会活跃,言语不会束缚,那么所谓的灵感、思维的.火花就会喷发。教师的专业形成自然会渐渐水到渠成了。
以上所言,或许只是本人读书后的胡言乱语,但不是不可尝试,但愿看到我们以后研讨活动中的快乐氛围。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2
与《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 》这本书相遇是在幼儿园读书活动相互推荐好书,当时我一看书名就被吸引了。“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多么富有诗意和生机的名字!让我想到了春天雨后的竹林,清晨河边的树林,眼中一片葱绿、一派生机!一个“听”字,传递了一种“欣赏教师的自主成长”的声音,饱含关怀和期待。这一定是一本最亲近幼儿教师、最适合幼儿教师阅读的好书。
本书共四篇,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暗喻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同时,书中运用大量的草根化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作者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这本书最吸引我之处就在于它主张在不断积累教育故事的过程中,让教师体验真实情感,获得教育智慧,提升专业素养,明晰科学的儿童观以及教育的内涵。
随着阅读的深入,品着一句句话语,让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曾经的自己不是也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们相处。曾经的自己不是也会在教学活动由于表达不巧当造成与预想截然相反的后果。就像书中说到的“好师傅是一根拐杖,有力地支撑我们前行;好师傅是一座富矿,我们越努力、从师傅身上挖掘得越多,我们收获的指导与帮助也就越大。”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两位好师傅,她们身上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宝贵的教学经验。每当我为个别孩子的教育问题而苦恼时,每当我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想懈怠时,师傅的教导都好似的力量鼓励着我积极面对,鞭策我不断反思和进取。我从“我要做一名好老师”开始,慢慢地向“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行进,到能成为“一名家长心中的好老师”时候,我还需不断地行进。
书中的一个个事例正是本文作者在其教师岗位上一点一滴经验的积累,也正是作者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专家的量到质地飞跃。要完成这种飞跃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过程,经历“起步-提升-成熟-回眸”。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重经验的积累,收集点点滴滴为自己专业的质变集聚足够的量。
那么如何积聚量,从文中笔者也寻觅到作者的一些好方法。
1.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每日坚持读书,让知识的河流不断流淌,犹如源头活水般进化自己。当知识与自身融为一体时,课堂上的问题就会变得信手拈来般容易。
2.日三省吾身。
思方能知不足,反思能帮助我更好地认清自己审视自己。理论学习,树立反思意识,了解反思基本技能技巧,不可无目的地假意反思。反思实践,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师徒结对,师傅听课评析传授经验。徒弟观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检验反思,养成反思习惯,初步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征的反思方法。
3.积少成多,积流成海。
坚持记录教育教学中得出或学来的小经验、小敲门。随笔也是要坚持下来的,校本教研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自己的资源库总有一天要枯竭,积累的知识永远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因此,我们要用一辈子来备课,要积累每一节课的经验,要做好每一课的反思。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的扩充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课堂。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在积累中提高。所以,努力做一个善于积累的教师,相信总有一天量变会达到质变,完成自己幼教生涯的华丽蜕变。
由于忙忙碌碌还没有细细地品味这本书,我想它将成为我以后工作的一位良药。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作文800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作文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天从这里夺去了,春天会一丝不少地变换着形式还给你。
——题记
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必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
看春风掠过枝头,看春雨滋润大地,可以到云林深处听山雨,听高山流水的激越,听春雷唤醒万物,芽在冒,蕾在绽、叶在绿。
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新生和活力,带给人类欢乐和希望,催促万物奋力拔节向上。春天,万物都冒出了绿芽正欲拔节成长。春天里,万物都拔节生长,从而伴随着各声音,各种旋律,正如一首首妙趣横生的艳歌。由于冬天的干裂掩灭了万物的矫姿、艳丽。但春天的到来,唤醒了万物的复苏,百花齐放,争妍斗艳,花丛中惟有梅花躲在了丛中笑,她是报春的使者,但春一到,她就明智地选择了退隐,默默地注视着百花的芬芳、多姿。百花齐放,更增添了春的气息,随处都是秀色可餐,香气溢散,芳香扑鼻,真正地拔节茁壮,由一朵朵花蕾成长为亮丽耀人的花朵,可见其拔节如此之神速,塑造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拔节曲。
草儿拔芽,由风冒出的'嫩芽逐渐拔节形成茂盛状一片片绿叶也茁壮地形成,正似看到一个生命欲壮的景象。树木也绣上嫩芽渐渐变为叶子,一步步成长,由于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新活力,万物展现出自己新的生命力。正奋发拔节茁壮。
春天,也是我们播种的时候接着发芽成长。它是新的起跑点,我们站在这起跑点上带着春天赋予我们的坚强,奋勇精神冲向前方。
沐浴着春天的暖阳,我们也开始拔节了,已倾听万物复苏与拔节的交响曲,也该到我们自己拔节了。春天也是我们新学期的始点,引领我们迈向成功的时限,不管以前怎样,就让它过去吧!冬天所带走的一切,春天会一丝不少地变换着形式还给你。我们也应在这新的学期起跑线上奔赴成功。我们也应创出一首属于我们的生命拔节乐曲。这才能算真正的拔节声音,才是最优美动听的交响曲。
春天引领着万物复苏与成长,草儿成长,花儿成长,树木成长,人也成长。万物在春的季节里盛开成长,拔节的声音是那么地悦耳动听,每天带着欢畅的心情去享受,去奋斗。正是这拔节的声音给予我们新生的动力,生命拔节的声音需要我去倾听也需要我们去创造。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倾听世界,必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