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核兴成长
上投摩根核心成长一般指上投摩根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上投摩根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是上投摩根发行的一个股票型的基金理财产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想买定投份基金,每月600左右,但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指数型好还是股票型好呢?
第一,波动大的基金更适合定投。
先看一下基金的分类,基金按照投资对象的不同分为股基、混基、债基、货基。
其风险性、收益性和波动性的关系为:股基 > 混基 > 债基 > 货基。
1、货基和债基
▲鹏华实业债纯债债券(000053)
债基和货基的波动不大,净值曲线几乎呈单边形态。如果一只基金只涨不跌,那么一次性买入会比较划算。
2、混基和股基
▲上投摩根核心成长(000457)
混基和股基波动较大,净值下跌时,可以用同样的资金投入获得更多的份额,总成本不断摊低。净值升高时就能以较低成本的筹码获得更高的收益。实现“上涨赚净值,下跌赚份额”。
比如,我们投入固定金额1元钱,如果净值不断降低,那么总平均成本也会降低。当市场回升时就能以较低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
第二,超涨抗跌性强的基金更适合定投
波动大的基金意味着会有波峰和波谷。
好的基金,要跌得下去,还要涨得起来,也就是超涨抗跌性强,这才是我们选择长期定投的基金。
我们根据过往数据看两只基金的净值走势:
▲A基金
▲B基金
对比一下:
A基金净值走势长期向下,我们投入时间越长亏损越多,不适合长期定投。
而B基金净值波动大,但每次下跌之后都能够再涨回来,并且整体走势是向上的。这种超涨抗跌性较强的基金更适合长期定投。
综上,波动大且超涨抗跌性强的基金更适合定投。
如果做基金定投的话,什么时候应该卖出呢?
我认为的话,基金定投要设置止盈点和止损点,这两个点都是应该卖出的点位。
其实就是一个择时的选择,择时就是一种投资方法,它确实可能增加我们的投资收益,但准确择时太难、靠运气。
我们在设置止盈点时,要根据波动性来设置止盈点,像上投摩根核心成长股票基金这种就可以设置在30%以上,这样年化收益可达15%以上。而如果设置太低,就够不成投资的价值,时间成本太高;如果设置的太高,达不成止盈,只能眼巴巴错过盈利,得不偿失。
因此可以设定收益目标,也就是你想赚多少。触发目标线,就落袋为安。一般来说,这个收益目标一般可以设置为10%—30%。
比如,目标设定在20%,那收益率一旦达到这一水平,就要严格执行赎回计划!就算前方有再多的利好也与我无关!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简介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正式成立,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 Ltd.)和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UK) Limited )共同组建,其中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1%,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持股49%。初期的注册资本为1.5亿人民币。
公司现阶段主要致力于设立和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今后将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提供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服务,包括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经过九年的发展,公司目前旗下有新兴动力、成长先锋、智选30、核心优选、中国优势、上投货币、上投阿尔法、上投双息及内需动力,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700亿元人民币。
都2020年了,这些基金还在亏
事先声明,某些基金公司可能会比较受伤,请千万别玻璃心。
漫漫时光中,有些基金不断收复失地,创新高;有些基金磕磕绊绊,却始终一蹶不振;更有基金曾经辉煌一时,如今跌落云泥。
成立时间10年(包含)以上
截至5月18日,成立在10年以上的基金(剔除货币基金、短期 理财 )共有555只,至今仍是负 收益 的有且只有12只。
中邮核心成长,极具传奇色彩的一只基金。
它是中邮基金旗下的第二只产品,2007年8月13日发行首日认购金额达到600亿元左右,远远超过该基金150亿的预定发售目标。
彼时,中邮核心成长首日认购金额仅次于2007年4月10日发行的上投摩根内需动力(首日募集资金即达到900亿元左右)。
同时成为继5.30之后,发行速度最快、单日认购量最高的基金。
到2007年底,中邮核心成长的规模达到481.74亿元,对比看,现在的易方达消费行业、招商中证白酒100多亿的规模都不够比的。
直至2015年上半年,中邮核心成长的规模一直在100亿元以上。
进入2015年下半年,随着市场进入杀杠杆调整期,加之基金经理邓立新因“老鼠仓”被查,中邮核心成长自此驶入下坡。
根据庭审相关信息,邓立新自2009年3月至案发前止,单独或伙同孙某鸿、王某一起操纵上海、北京两地的12个股票账户,先于、同期或稍晚于中邮旗下的两只基金买卖相同股票。8年时间,邓立新通过200万老鼠仓本金,34.7亿元的交易额,赚得5507万元,收益率高达26倍。
2016年-2019年,中邮核心成长连续4年跑输同类平均。
在A股2007年“牛市”和海外资产配置的热情下,首批出海基金一经诞生,并备受市场追捧,2007年9-10月间成立的4只“出海”基金首募规模皆在300亿元附近,华夏全球精选规模最高,达到300.49亿元。
4只QDII基金闪电募集约1200亿元“扬帆出海”,然而,经历过“十多年海外出征路”,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规模都已经跌落到30-40亿元区间,规模缩水皆超过8成以上。
收益上,南方全球、华夏全球收益已经拨正,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混合,依旧苦苦挣扎。
华夏盛世混合,10年中,有7年跑输同类平均。
先后踩雷神雾环保、新开源,尤其是神雾环保,还牵扯出一段“掐架”。
2017年5月24日,叶檀老师发布一篇文章:《神雾集团:对不起贾布斯 我用你的套路 实现了你的梦想!》,里面提到,神雾环保利用关联交易实现业绩增长套路、质疑神雾节能2016年年报现金未正常回流及毛 利率 过高等问题。
次日凌晨5点,招商证券分析师朱纯阳,发文:《(神雾相关)叶檀哗众取宠可以,但不好意思,你惹到的是我》。
彼时的华夏盛世混合持有神雾环保52475万股,占基金净值比重9.65%,
表:2017年一季报华夏旗下基金持仓神雾环保数据(数据来源:公告)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神雾环保被查出财务造假,
现在股价连1元都没有,即将终止上市。
犹记得当时华夏基金相关投资负责人的回复,说“华夏基金对神雾集团 上市公司 各个方面的情况有信心,持积极态度。”
太打脸了。
成立5年(包含)-10年
国泰商品、信诚商品、华宝油气、诺安油气,
受困于今年国际油价的暴跌,
我是不太建议基民去通过场外买商品类基金的,
详看→原油可以抄底吗?怎么抄底?
易方达新常态混合自2019年更换基金经理后,净值有所反弹,
赵锴、孙松,两位专户基金经理联合管理,管理方向一分散;二偏大盘蓝筹。
华商未来主题混合,曾经华商基金五虎将之一的梁永强管理,
然而重股军工,导致基金多次位列同类倒数榜。
我也曾经专门说过→曲未终,人却散
2018年7月14日早间,华商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总经理梁永强因个人原因离职,
作为昔日名满公募圈的“华商三剑客”之一,在庄涛、孙建波早早奔私之后,梁永强也终于迎来告别时刻。
坊间未经证实传言指出,梁永强实际上是在股东方的压力下“下课”的,原因是在踏错军工股行情、连续踩雷违约债等问题出现后,公司公募的规模缩水严重,
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末时,华商基金的公募规模约为621.1亿,但2018年二季度末,公募资产规模仅为233.1亿。
自梁永强离任后,华商未来主题先后发生3任基金经理变更,现如今基金经理是李双全,中规中矩的一位基金经理。
成立时间3年(包含)-5年
长盛国企改革混合,顾名思义,一只聚焦于国企改革的主题基金,
不完全统计,市场上带有“国企改革”字样的基金有17只,其中3只为分级基金。此外,带有“国企”字样的基金有25只,而带有“改革”、“混改”、“国企”字样的基金合计达到46只。从成立时间来看,2015年是此类基金的成立高峰,
当年恰是国企改革大热之年,成立于2015年6月4日的长盛国企改革毫无疑问是趁热发行的。
只不过,同一年成立的国企概念基金,长盛国企改革是业绩最差的。
这和基金的高位建仓+后续管理不善有关。
2015年6月基金刚成立没多久,A股开始阶段见顶,这导致基金在高位建仓,而后股市开始持续的深度回调,一直到2016年2月份A股暂时见底,A股深度回调让这只基金损失惨重。
而后的四位基金经理也没有能挽回颓势,造成净值长期为负,以及规模持续缩水。
现任基金经理乔培涛、代毅,主动能力一般。
除了个别细说的主动权益基金,以上还有大量的指数型基金,尤其是行业指数型基金,
这与基金本身发行的时间点、市场行业轮动均有关系,
同时提醒我们,行业指数型基金被动投资某一个行业,集中度高,实际投资中的风险性比宽基略高。
风险提示
文章内涉及到的产品,仅个人看法,不构成买卖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