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生宝宝成长过程

2023-10-05 来源:化拓教育网

婴儿每个月的成长变化:。1. 出生到1周岁为婴儿期,体重和身长增速逐渐减慢:婴儿期内体重和身长增加速度较快,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时再次加快。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0到1岁宝宝发育过程

0到1岁宝宝发育过程

  0到1岁宝宝发育过程,儿童的整个生长发育期也是颇为持久的,而妈妈们看重自己的孩子一天天慢慢的成长内心也是非常欣喜的,下面为大家分享0到1岁宝宝发育过程。

  0到1岁宝宝发育过程1

   一、0-1宝宝生长发育规律

   *1月爱睡

  宝宝刚出生时,其视力处于非常模糊的阶段,所以宝宝基本上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这也是宝宝发育的表现。

   *2月抬头

  当宝宝长到第二个月,掌握的主要技能就是抬头了,具体表现为可以旋转自己的头部,平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将头抬离床面。

   *3月认人

  此时,除了手脚能力进一步发育,宝宝开始认人了,比如见到熟悉的人(多数是宝妈)会咿咿呀呀或大笑;看不见宝妈则会哇哇大哭;看见陌生人偶尔也会大哭,这也是认生的表现。

   *4月翻身

  4月是宝宝发育的“里程碑”,最兴奋的莫过于宝宝会翻身了,这也意味着宝宝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5月出牙

  如果宝宝营养好,那么一般在5月就会出牙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长牙时会有的感觉,那么家长可以考虑添加辅食磨牙了。

   *6月辅食

  6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一是满足宝宝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二是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7-8月学坐爬

  7月是宝宝坐立的时刻,如果宝宝这时能自己坐一会,那么到8月可能就会爬行了,不少宝宝还会借助外力跑起来呢。

   *9-10月学说话

  这个阶段是宝宝模仿的高峰期,通常是家长干什么孩子就学什么,所以很多父母也会利用这个机会教宝宝开口说话。

   *11-12月学站走

  经过几个月的爬行基础,这时候有些宝宝已经能够借助外力独自行走了,当宝宝满1岁时,多数宝宝已经完全学会走路了,不需要外力帮助,他们也能行走。

  美国儿科学会表示宝宝在1岁左右会开始学步,时间稍晚或稍早都是正常的,但宝宝超过1岁半还是不会走路,家长们就要引起重视了!

   二、宝宝1岁半还不会走路,可能是这2个原因

   1、缺乏微量元素

  有些宝宝走路晚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等微量元素,这种情况需要要及时补充钙、维生素D,除此之外,晒太阳也是不错的选择,每天晒太阳半个小时有助于钙的吸收,促进骨骼发育。

   2、受季节与环境影响

  宝宝在春夏季节更容易学习走路,冬季时家长往往给宝宝穿很多,受到束缚的宝宝平衡力较低,学习走路自然比较慢。

  实际上,每个宝宝的发育都存在差异,排除疾病影响,孩子学走路的快慢,和家长的训练也有很大关系。

   三、为了让宝宝顺利走路,家长可以做什么?

   1、让宝宝光脚爬行或走路

  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受凉,于是早早的给孩子穿上袜子、鞋子,殊不知,这样束缚了宝宝的脚,让其缺乏对地面的感知,大大降低学步效率。

  让宝宝光脚学走路,其平衡感更强,直接接触地面,不仅能增强宝宝双脚的抓握能力,脚底的神经末梢还可以将触感传递到宝宝的大脑,提高其认知能力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2、为宝宝提供良好的学步环境

  萌妈知道家长们的担心,宝宝要在地上爬行,所受的威胁也不小,所以家长要为宝宝提供良好的学步环境。比如将室温保持在25℃左右,将宝宝爬行的区域进行打扫消毒,或者准备专门的爬行垫,这样既不担心宝宝受凉,也能让宝宝尽快学会走路。

  0到1岁宝宝发育过程2

   新生宝宝生长发育全过程

   1周婴儿生长发育

  当医生为你的宝宝剪断脐带,处理妥当,抱他(她)趴伏在你赤裸、温暖的胸前,和你肌肤相亲时,你是不是已经暂时淡忘了刚刚经历的`那漫长而痛苦的分娩过程。

  那种奇妙的感觉是否让你终生难忘:欢喜、惊异、疼爱、恍如梦中等种种感情交织,还有几分陌生、几分不知所措。那种做了妈妈的体验变得真实而立体,因为与你血脉相连的宝宝就在你的眼前、你的怀中,触手可及。

   2周婴儿生长发育

  这周宝宝正在继续努力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对他来说,外面的世界与妈妈的子宫相比,又喧闹又明亮,有些不习惯。但是你会发现宝宝每天都在进步,他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强的。

  出生第一周时宝宝体重大多数会暂时下降,这是因为宝宝这时吃奶少,加上胎便和尿液的排出以及皮肤出汗和呼吸使一部份身体水分损失,在出生后2至4天会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的现象,医学上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下降不超过300克。随着吃奶量的增加,宝宝的体重从第4、5天开始回升,这一周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你会发现宝宝的四肢运动是不自主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比如受到较大声音的惊吓时,四肢会下意识地向胸前抱拢,这就是新生儿特有的拥抱反射。

  到这个月的月末,你将会发现随着宝宝肌肉控制能力的发展,他(她)的动作逐渐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从出生到56天,宝宝还具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行走反射,从宝宝出生第8天开始,可以利用这一先天能力加以训练,不仅能使宝宝提前学会走路,还能促进大脑发育成熟和智力发展。

  有的宝宝呼吸时会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这是因为宝宝盖的毯子、穿的衣物上脱落的棉绒,及更多的空气中的灰尘,阻塞了宝宝的鼻腔和上呼吸道,但是你不用担心,宝宝不是感冒了,这个时候的宝宝伤风感冒的可能性还不大,宝宝只是在努力地呼吸。你可以试着用小棉签沾点儿婴儿油,帮宝宝把鼻腔中的污物清除,但动作一定要轻柔,小心扶住宝宝的头,不要让他晃动。

  0到1岁宝宝发育过程3

   0-1岁宝宝视力发育过程

  1、胎儿期:对胎儿的研究发现,6周时,视神经就开始铺路了,将视网膜连接到“初级”的大脑上。然后,眼的晶状体和眼角膜形成,眼皮覆盖在眼睛上。大约在6个月左右,胎儿就已经对光很敏感了。他能感觉到光的强度,因为光可以穿过母亲腹部的组织和肌肉,射进子宫中去。随着出生的临近,亮亮就越来越经常地练习睁开眼睛,准备着进入一个光明的世界。

  2、新生儿:信号太强,无法分辨,调试工作开始了!

  新生儿的视觉装置虽然已经到位,但还很不成熟,不能马上有效地运作。远远近近那么多光一下子涌入他的眼睛,太亮了,弄不清楚是些什么。

  几个小时内,新生儿的眼睛就开始工作了。如果把他的视觉系统看成一部机器,那么,这部机器不仅需要润滑,而且需要调试!现在,他只能看到眼前18~38厘米内东西的大致轮廓,因为他的睫状肌还缺乏强度,还没有能力进行调节。但是,这种调节能力在不断增强。

  他还需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位于眼底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感光接受器)还没有长好,而且数量也不够。因此,他的视野大约只有45度左右。感光细胞要逐渐地得到发展,最终,大概有600万个负责分辨细节和识别色彩的视锥细胞将集中在视网膜的中间,而几亿个负责接受光线的视杆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使他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到他居住的三维世界。

婴儿变化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母亲十月怀胎,只待一朝分娩,在分娩结束的那一时刻,不仅对忍受巨大疼痛的妈妈来说是一种解脱,对在肚里待了十个月的胎儿来说也是一种解脱。新生命的到来,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惊喜的,对宝宝的照顾上自然也无微不至。新生儿短期内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很多新生家长都对这些变化不了解,不清楚出现哪些症状的时候是不需要处理的。下面, 我们就跟新生父母们一起来了解下。

新生儿这4种变化是正常现象,新爸妈无需太过担心

1、体重越来越轻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随着宝宝越来越大它的体重也会随之增大,但是这只是针对大一点的孩子,对于刚出生的婴幼儿则不是。反而会恰恰相反,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吃的食物比较少,但是它还需要排出体内的一些废物,整体上呈现一种入不敷出的情况,所以这一时期宝宝的体重是程下降趋势的,不过宝妈们不必太过于担心,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过段时间就会有所改善。

2、大便呈现绿色

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一般在2天左右的时间要排出体内的废物,我们把这种废物称之为胎便,这种胎便一般是为绿色的,所以当发现宝宝排出绿色大便时,不必太过担心,也不必治疗,只要把体内的胎便排出干净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3、皮肤表现为

在生完宝宝以后住院期间,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每天都要给宝宝做护理,其中有一项就是测黄疸。黄疸的主要表现就是皮肤呈现,对于这种变化不必在意,大多数宝宝都是会有这种现象的。一般这种情况会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期有好转的话就可以放心,但是如果没有改善的话,我们就应该多加留意,必要时要去医院检查。

4、大便次数过多

大多数宝宝在还没满月的时候,他们通常大便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并且有时大便的形状呈现水样,一天七八次。面对这种异常情况不免让很多新生父母都非常担心,生怕孩子得了一些肠道疾病。但其实宝宝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宝宝比较小,身体的一些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善,所以就会对体内的食物吸收不好,等到宝宝相对大一些,会有改善的。

以上所列举的都是新生儿常见的一些现象,对比大家不必太过于担心,但还是要随时随刻注意宝宝的变化,如有特殊情况,要尽早就医治疗。

0~1岁的宝宝,动作发育需要经历哪些过程?

0~1月

1. 追视 ,能追随距眼睛20cm左右的玩具,头也能随之转动,开始人生的第一次 探索

2. 与陌生声音相比,宝宝 听 到妈妈的声音会更为兴奋,毕竟有十月怀胎的朝夕相伴哦

3. 香甜的味道、动听的音乐都可能让宝宝露出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只有表情)

1~3月

1. 俯卧抬头 ,俯卧时可以抬起头欣赏面前的风景了。每天可进行适当的训练,开始锻炼身体啦

2. 一不留神,小手放到嘴里吃得High

3. 时而兴高采烈,不断发出“ge-ge” 笑声 ;时而佛系高冷,需要宝爸宝妈卖力逗笑 3~6月

1. 翻身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仰卧翻到了俯卧。Yes!新技能Get!左翻翻、右翻翻、左边翻完右边翻! PS:此处高能预警,谨防坠床!谨防坠沙发!谨防坠各种桌椅板凳!!!

2. 靠坐或独坐 ,5个多月的宝宝可以进行“坐”的尝试了。嗯,有事就坐下来慢慢谈。

3. 看见心仪的玩具,可以 主动抓握 啦,拿到之后还要放到小嘴里一、咬一咬,尝尝它的味道

4. 爸爸妈妈侃侃而谈,宝宝也会:“a-a”、“a-o”、“a-u”……

5. 生人勿近,开始 认生 ,有明显的害怕、焦虑、哭闹等反应

7~9月

1. 坐的四平八稳

2. 爬 ,从艰难的匍匐前进到得心应手的手膝爬行,宝宝的进步不容小觑

3. 玩具对敲;捏溶豆、捏头发、捏米粒,再细小宝宝也能捏起来。 PS:此处再次高能预警,花生、豆子等应远离宝宝,谨防误食引起窒息!!!

4. 宝宝嘴里最动听的声音——“ba-ba-ba”、“ma-ma-ma”

5. 吃饱喝足 游戏 时间到,拍手手、~宝爸宝妈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陪宝宝玩耍

10~12月

1. 扶走 ,宝宝变成了小螃蟹,扶着围栏“横行无忌”

2. 搭积木1~2层,万丈高楼平地起

3. 能理解简单的指令。来了“欢迎”,走了“再见”,小手可不能闲着;没事儿也可以考考宝宝,“爸爸在哪儿?”、“沙发在哪儿?”

4. “我扔你捡”,乐此不疲,所有的玩具都是要扔一遍的

5. 拇指、食指分离,可伸出食指表示“1”。本宝宝终于1岁啦!!!

0-1岁宝宝的动作发育如下:

“三抬”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新生宝宝在1-2个月可趴着练习抬头,在三个月时宝宝的颈部就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自己抬头了。

“四翻”在会抬头时就可以用玩具引导宝宝练习翻身,在天气暖和宝宝穿的比较少的情况下基本到了第四个月宝宝自己就会翻身了。

“六坐”在四个半月时就可让宝宝试着靠坐,当然此时肯定是会东倒西歪的,俨然扮演一个不倒翁,勤加锻炼,基本第六个月宝宝便自己能坐稳了。 “七滚”宝宝在四个月会翻身时其实就已经具备了滚来滚去的基础了,第七个月的宝宝思想更自主,此时把他放在床上只要宝宝愿意他可以随意滚动。

“八爬”八个月的宝宝臂膀已经相当有力量了,也许你会发现你没训练宝宝爬,但宝宝自己就已经会从一边爬到另外一边了哦。

“九扶”宝宝如果不缺钙的情况下一般在五个月左右双腿就慢慢有意识想要站了,九个月的宝宝腿部肌肉组织已经发育比较完善,此时你让他扶着一个东西小站一会他会给你惊喜哦。

“立周会走”指宝宝一般到了十个月十一个月以后家长就可引导宝宝学习走路了哦,基本满了12个月很多宝宝都学会走路啦!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段,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动作发育的早晚也不尽相同,家长们切勿太较真哦!

谢谢悟空邀请

0-1岁的宝宝,动作发育需要经历三个大的过程!

三翻六坐九爬。

三翻,说的就是宝宝差不多三个月会翻身,一般情况下宝宝多点练习都会翻身的了,不过肯定有些宝宝要晚点才会,因为天冷穿多衣服都不好翻!现在我家小宝就是三个多月了还不会翻身!因为穿太多衣服不好教他翻身!所以晚点会也是正常的! 六坐,说的就是差不多六个月就会坐了,不过这时候肯定是会坐,肯定坐得不是很稳的,都需要过程的,慢慢坐的时间会久一点!到七个多月应该就能坐得比较稳了!

九爬,说的就是宝宝到九个月就会尝试学着爬了,肯定有些宝宝是不会经历爬这个过程的,直接就能站着行走了,我侄子就是不会爬,然后到一岁就会走了!所以不是每个宝宝都一样的!只是一般都是经历这三个大动作的改变过程!

宝宝一岁的阶段是宝宝身体和技能迅猛发展的阶段。关于小儿生长发育的说法是,2抬、 4翻、 6会坐, 7滚、 8爬、 周会走 。一、宝宝的发育水平1、一般的宝宝2个月左右练习抬头,4个月左右翻身,6个月左右可以坐起,7个月可以趴着移动,8个月开始学习爬行,1周岁前后学习走路。这里指的是宝宝发育平均水平,在平均水平的前后两个月的范围都属于正常时间范围。 二、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每个宝宝的成长过程都会有自己的节奏,只有宝宝没有异常现象如情绪波动大、精神萎靡、发育严重迟缓等情况,爸爸妈妈就无需过分担心。 三、让孩子多练习趴1、趴是宝宝所有动作的开始和基础。宝宝多趴,有助于宝宝力量的锻炼,促进颈背、腰部肌肉的发育,以及全身的平衡能力。2、宝宝6周左右就可以尝试让宝宝趴在床上练习抬头,每天1-3次。每次练习时长可以由少到多,即从1分钟就可以休息一下开始到5分钟,到15分钟,到宝宝觉得不适就不再趴着。3、宝宝趴着的时候注意旁边不要有枕头、过多被子等柔软物品以免这些物品捂住宝宝口鼻引起窒息的情况。 只要宝宝饮食正常,生长发育各方面均衡发展,按时打预防针和体检,爸爸妈妈就无需太过担心宝宝。宝宝的坐、爬、站走等阶段都无须家长过多训练自己就会慢慢掌握这些技能的。

宝宝一岁时发生的运动里程碑可能看起来彼此无关,但实际上它们是按顺序发生的。发展通常是从头到脚,涉及到头和胳膊的技能比涉及到腿和脚的技能发展得早。运动控制也从身体中心向外发展,这意味着你的宝宝将能够控制她的躯干之前,她可以操纵她的手指和脚趾。

一岁宝宝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育里程碑和训练方法,家长收藏。

头控制

新父母被教导的第一件事就是支撑婴儿的头部,因为婴儿要到3个月大才能自己做。

一旦他的颈部肌肉加强,他将能够做“迷你俯卧撑”,将头部和都抬离地面。

在大约7个月大的时候,你的宝宝就可以完全控制他的头部,并能长时间保持头部稳定,同时坐在你的腿上或直立着。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头部控制:

1、把你的宝宝趴在床上或者地板上,每天这样做几次,几分钟即可,让他练习。

2、引诱宝宝抬起头来。在他面前放一面不会碎的镜子或一幅大照片,或者面对面地坐在地板上。

手的精细动作

大多数婴儿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挥动或拍打物体,这种冲动很快就会变得更加微妙。

在5到6个月的时候,你的孩子应该掌握视觉引导的触摸,这意味着她能够看到一个物体,并伸手去抓它。

8到9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拿起东西了。当你的宝宝学会用拇指和食指抓东西的时候,她会捡起小得出奇的东西——例如,食物碎屑,甚至是地板上的一根。你得密切注意婴儿,因为她会被引导去吃她拿起的任何东西。

尝试以下4个建议,鼓励宝宝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1、安装一个婴儿床健身房。这样他就可以在头顶的物体上击球了。

2、当你的宝宝仰卧在地板上时,在他上方悬挂一些吸引眼球的物品。在他头上7-20厘米的地方摇晃它们,让他有机会碰到他们。

3、为了帮助你4个月大的宝宝练习抓东西,给她买摇铃或者嚼上去有很好质感的东西,可能会鼓励她坚持抓东西。

4、把几件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让她趴在地板上或者床上抓东西。

翻身

虽然控制他们笨拙的头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翻身是一个里程碑。

在4或5个月,你的宝宝将能够只在一个方向上滚动。

她可能要到6到7个月才能改变自己的方向。

你可以这样鼓励宝宝翻身:

1、为宝宝提供足够的练习空间和机会。经常把他们放在爬行垫子上或者床上。

2、表扬孩子。当她练习滚动时,和她交谈并鼓励她。

3、在她身边拿一个有趣的东西,比如摇铃或婴儿镜子。这可以引起她的注意,并诱使她翻滚她的身体看到它。

坐起来

在大约4个月大的时候,婴儿能够在支撑下坐着。

一旦婴儿可以翻身,坐起来就不会太迟了。当婴儿学会坐起来时,他们对世界有了全新的看法。所以这对他们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令人兴奋!

6个月大的时候,你的宝宝可能会成功地坐在高椅子上,1岁之前的某个时候,她会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完善坐着的艺术。

如何帮助宝宝练习坐姿:

1、当你盘腿坐在地板上时,把他放在你的腿上,面朝外。你的胃和腿会为他的背部提供必要的支撑。

2、把宝宝放在标准枕头或u型枕头上。让他体验坐在你的监督下的感觉。

3、把宝宝放在标准枕头或u型枕头上。让他体验坐在你的监督下的感觉。

爬行

在开始会走之前,婴儿可能会用手和膝盖爬起来。

在8到13个月之间,你的孩子将获得某种形式的运动。父母经常把爬行和走路看作是孩子身体上最重要的里程碑。虽然这非常令人兴奋,但你应该记住,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独特的节奏发展的。如果你担心宝宝的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咨询医生。但大多数婴儿会遵循一种可识别的学习运动模式:

许多婴儿先学会向后爬行,但不久他们就学会向正确的方向爬行。

并非所有的婴儿都以同样的方式爬行。事实上,有些人根本不爬,而是坚持在一个成年人牵着他们的手走路。另一些则是用脚底弹跳,用腹部快速移动,或者“熊走”,四肢伸展爬行。

无论宝宝选择哪种运动方式,这个阶段都会给她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和 探索 的机会。

试着用这些简单的 游戏 来鼓励你的宝宝学习运动技能:

1、爬玩。这对于正在学习移动的婴儿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在宝宝身后爬,说:“我要抓住你!”然后爬开,鼓励她跟着。试着躲在一件家具后面,让她“发现”你。

2、创建一个障碍球场。用你的宝宝可以练习爬行的东西填满房间。让他从被子上爬过去!

走路

首先,他可能会站起来。

接下来,他会来回摇摆,努力向前。

他会发展出不同的走动方式,比如摇晃、旋转、翻滚和腹部扭动。

大约一个月后,你会看到他开始朝着真正的爬行前进。

安全提示

既然你的宝宝在四处走动,你就有必要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玩耍。这意味着保护你的孩子免受潜在危险,同时也保护你的贵重物品。

父母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看到孩子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所经历的惊奇、挫折和快乐。每一个阶段都是独特而精彩的。享受和珍惜这些时刻,发现和感受宝宝的没一点变化!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一岁内属于婴儿阶段,是宝宝第一个发育高峰,那么,在快速发展的这一年里,宝宝都要经历哪些过程?

一岁内婴儿宝宝动作的发展规律如下:

平衡与大运动

◆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

◆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

◆翻身:7个月时能有意识地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然后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

◆爬:应从3~4个月时开始训练,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

◆站走、跳: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15个月可独自走稳;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30个月时 会独足跳。

精细动作

◆3~4个月握持反射消失之后手指可以活动;

◆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 探索 性 动作;

◆9~10个月时可用拇、示指拾物,喜撕纸;

◆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

◆18个月时能叠2~3 块方积木;

◆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 语言的发育

语言的发育与大脑、咽喉部肌肉的正常发育及听觉的完善有关。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3个阶段。

◆新生儿已会哭叫;

◆3~4个月咿呀发音;

◆6~7月龄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12月龄时能说简单的单 词,如“再见”“没了”。

◆18月龄时能用15~20个字,指认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

◆24月龄时能指 出简单的人、物名和图片,而到3岁时能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说由2-3个字组成的短句;

◆4岁时能讲述 简单的故事情节。

生长发育的内容包括体重、身长、神经系统、运动、语言、听力、感统力及精神心理行为能力的发育。其中,0~1岁宝宝的动作发育还包括大运动及精细运动的发育。

一、0~1岁大运动发育有哪些规律?

婴儿大运动是指孩子的大肌肉群共同参与的运动,主要是指头颈部、躯干、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具体指宝宝的趴、抬头、抬胸、翻身、坐、爬、站、走等。

宝宝大运动的发育,是遵循自上而下的自然过程,不可能颠倒顺序。

抬头:

一般新生儿宝宝俯卧位时能抬头1-2秒;

3个月大的宝宝可抬头约45度角,

5-6个月的宝宝就能俯卧抬头90度。就完成了抬头运动。

坐立:

4~5个月龄时,在爸爸妈妈的扶持下可短时间扶坐或靠坐;

6个月时,身体会向前倾,双手向前撑住独坐;

7个月时,能地坐稳。

翻身:

1-2月龄宝宝通过脊背、脊柱慢慢伸展,自然的从侧卧到仰卧位的过程。

4-5月龄时,会自己跟自己玩,从侧位自然翻到仰卧位。

5-6月龄时,从仰卧位可以翻到侧卧位,或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

6-8月龄阶段的宝宝,先让自己通过伸展上肢(也许是下肢),然后翻动躯干、下肢(也许是上肢),进行身体的分段翻动。随之宝宝就连续从仰卧翻到俯卧位,再翻至仰卧位的翻身运动。

爬行:

宝宝今后的行走、平衡,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爬行来实现的,包括宝宝的智力发育、精细运动,也离不开爬行的帮助。因为脊椎要发育,那必须是在爬行中完成。因此,爬行对于宝宝大运动的发育,是基础中的基础,非常重要。假如让宝宝爬行500~1000小时,那宝宝的运动发育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爬行好的宝宝,手脚协调性也会很好.

在新生儿俯卧位时,宝宝已有了反射性的匍匐动作,只是爸爸妈妈不容易发现而已。

慢慢到2月龄时,宝宝就可以有交替性踢腿动作,这是匍匐的开始。

3-4个月时,宝宝可以用双手支撑数分钟。

5~6个月时,可以有预向前爬行的意识。

7个月时,俯卧位时,可后退式原地转,或叫倒退爬行。

8个月龄的宝宝可以匍匐运动;实现真正的匍匐前行。

9个月龄,宝宝已经可以跪爬,并能伸长一只手向前取东西。

到了10个月时,宝宝已经可以熟练爬行、倒退、翻滚,身体越来越灵活。

站、走、跳:

宝宝9个月可以扶着桌子站立,在10~11个月可以站立;

12~13个月可以扶走,15个月能走稳;

24个月可双脚跳;能扶着上楼梯,30个月独脚跳。

二、婴儿精细动作的发育时间是怎样的?

3~4个月婴儿握持反射消失;开始出现手指的活动。

6~7个月出现拿物换手动作,并且出现手的捏与敲打等 探索 性的动作出现。

9~10个月可以用拇指和示 指拿物品或拾物;并且开始喜欢撕纸。

12~15个月时可以用手拿匙吃饭,开始乱涂乱画;

18个月时能垒2~3块积木;

2岁可垒6~7块积木,已经会翻书。

总而言之,宝宝的运动发育是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规律,就会掉进一些 育儿 不当的坑里,而影响宝宝发育,反而会阻碍宝宝正常发育进程。 父母堂为您科普:

宝宝大动作发育指的是身体和四肢的运动。宝宝出生后的1年,是他们大动作能力发展最快的时间段。

每一项大动作发展都与支配该项动作的神经和肌肉的成熟度息息相关,随着宝宝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强,宝宝在出生后的前几个也内就可以实现对头部的控制——抬头。之后随着身体协调能力的越来越强,逐渐开始学习翻滚(约4个月左右)-坐(约7个月左右)-爬(约8个月左右)-站立(约10个月左右)-走路(约12个月左右)。

每个孩子都有发育的个体差异,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偏离这个时间点,家长无须过分紧张,比如只早了几周,晚了几周,都是没关系的。但是如果宝宝每达到一个发育阶段都明显落后于其他同龄宝宝,那么家长就要有所警惕了,看看是不是宝宝发育迟缓,这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做判断了。

家长在此阶段要注意:

1.当宝宝会抬头了,会翻身了,会坐了,会爬了,会站立了,会走了,不论什么时候,他都需要家长的鼓励。

2.冬天的时候,衣服衣服穿多了,宝宝的大动作发育可能会略微晚一些,不要担心。

3.如果宝宝到了这个“时间点”还无法完成这些动作,家长不要迫宝宝,可能会有发育时间上的差异,实在迟缓了,再干预。

4.要排除家里一切危险地带,让宝宝顺利度过“大动作发育期”。

从宝宝出生本能的吸吮反应、捕捉安全感的紧握小拳头开始,发育很快,所以都说小宝宝一天一个样。

吸吮

裹手最常见了,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什么都吃,其实这也是他在 探索 外在事物的方式,4个月可以尝尝不同的味道,告诉他,这是甜的,酸的。

抓握

游戏 的同时也在感知。给他不同材质的小球,告诉他,这是硬的,软的。

视觉追踪

从0-3个月的黑白卡,距离宝宝十几公分,停留几秒,逐渐地平移、扩大距离,但4个月的彩色卡,再后来用带声响的玩具来训练,是否经过训练的孩子反应七八个月就能看出差异的。

翻身

宝宝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3-5个月翻身都属正常,不要心存侥幸我家宝宝不会翻身就会爬了真聪明。每个阶段都要帮助孩子经历,帮助他练习翻身,增加成就感。两面都要翻哦!

5-6个月宝宝就开始坐了,从靠着垫子坐到坐。 这时候准备个手敲鼓玩具是最好的了。

基本8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可以爬了,有的晚点没有关系的。可以放个带声音的玩具在宝宝前面吸引他,同时用手掌推动宝宝的脚底,帮助他向前爬行。

大手抓放

7-8个月的宝宝,可以抓块状积木或者片状拼插的积木。

摇晃

宝宝有了一定的腕力去抓握,就基本可以练习摇动了。沙锤、拨浪鼓都可以。

站立

也是从靠站到站个几秒,宝宝的成就感越来越大, 探索 的快乐也越来越多啦。

一岁开始站立行走,不算晚了。切记保护好宝宝,不要走得太早,以免伤害骨发育。

多年来帮助更多个体提高职场与家庭成长的幸福力,期待您的互动!

有一本童书恰好能回答您这个问题,明天叫《新手妈妈 育儿 绘本》,看名字这是一个教大人的 育儿 书,但其实这是一本童书,亲子阅读再合适不过了。书中讲了一个婴儿从出生到3岁的整个过程,用500多幅插画惟妙惟肖地表达了孩子生长的各个阶段。作者是日本红鸟插画奖和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得主、超级暖爸铃木守,绝对大家之作!

这本书是铃木爸爸根据自己家孩子的生长情况创作出来的,可以说是婴儿成长记录了。

婴儿从出生开始要经历多个重要的阶段:睁眼,抬头,翻身,流口水,长牙,吃辅食,坐,爬,站立,行走。这些过程不一定每个婴儿都经历,有的跳过去一两个。比如有的孩子不会翻身,有的孩子不会爬,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他们长大后的身体发育。

网上有甚多婴儿发育表格,基本就是三翻六坐那些。我不想发那样的表格,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定严格遵照表格里的时间来进行发育,看了那些表格容易让新手爸妈焦虑。

只要孩子是 健康 的,早一点晚一点其实都真的没关系,千万不要照着婴儿发育表格来养孩子!如果您只是好奇婴儿各个阶段的表现,强烈推荐开头的那本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