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成长特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
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
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因此小孩子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以下详细介绍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
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1
符合幼儿期发育特点的是什么
1、生长发育速度减慢。身高每年平均只增加5~6 厘米,而体重仅增加1.5~2 公斤,加之活动量越来越大,热能消耗相对增多,所以身体开始变瘦,皮下脂肪减少。家长常误认为孩子有病 ,只要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达标,就不必为之担忧。
2、脑功能的发育越来越完善。由于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接触面越来越广,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迅速的发展。
3、胸围发展大于头围。胸围可反映孩子、胸背肌肉和肺脏的发育情况;头围的大小一般与脑发育有关,3~6 岁男孩子的头围数一般在49.1~50.8厘米,女孩为48.1~50厘米。
幼儿期行为发育的特点
1、学会了许多新的随意动作,如行走、跑、跳等,手的动作变得更精巧,2岁能拿小匙吃饭,3岁会用小手串珠子,还会用笔画圈圈。
2、口语迅速发展,不但能理解的言语,也能够运用语言与进行最简单的交流,此期是儿童学习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这时忽视了的东西,以后往往很难弥补。2岁时掌握的词汇有200个左右,3岁时就可达1000个左右。
3、自我意识萌芽,智力活动带上了一点随意性,儿童开始认识自己就是自我意识的萌芽,人称代词“我”的出现是儿童认识自己的一个转折点,3岁左右的幼儿才会开始用“我”这个人称代词来表示自己,也就是说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幼儿期的发育特点包括的内容非常多,最基本的就是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再者就是幼儿的行为发育的情况,这两者家长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都是要很认真的进行观察的,以免孩子出现某些发育方面的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2
新生儿
你把脸凑近他时,他会盯住你的脸看,并且能把你的声音和别人的区分开。听到你的声音时,他的眼睛会转向声音的方向,若你再凑近些,他的目光会试图追视你的脸。出生36小时后,若你和他的胎距离小于30厘米时,他能认出是你的脸。
4个星期
你的脸离他很近时,他会注视你;当你说话时,他会看着你,小嘴一张一合地模仿你说话的口形。他啼哭时,你若把他抱起来,他可能就不哭了,因为他知道你会安慰他。他会模仿你的脸部表情:微笑和做鬼脸。
6个星期
他会回报你的微笑,他的眼球能追视一只移动的玩具。
8个星期
在他头部上方举着某件色彩鲜艳的'物体时,他能盯住它看上几秒钟,当把物体从一边移向另一边时,他的目光会追随它从一边移向另一边。
3个月
他能马上发现举在他身体上方的玩具。当你讲话时,他能微笑,并发出尖叫声和快乐的咯咯声。显而易见,他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到好奇和有趣。
4个月
在喂奶时间,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当有人逗他玩时,他爱咯咯大笑;他喜欢别人把他抱起来,这样,他能看到四周的环境;周围有声响,他会立即转动他的脑袋,寻找声源。
5个月
他能意识到陌生的环境,并表示害怕、厌烦和生气。
6个月
孩子变得很爱照镜子,常对着镜中人出神。他将开始对你喂他的食物表现出某种偏爱。
8个月
知道自己的`名字,能理解“不”的意思。在他伸手去取他想得到的物品时,也许会发出类似咳嗽的声音以引起你的注意。
9个月
他会表现出意志力。在你想给他洗脸时,也许会用各种办法表示反对。他能较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玩具和游戏上,甚至小手翻来覆去地摆弄玩具,仔细地端详它。你把物品藏在一块布下,他能把布撩起来找到它。
10个月
他也许能举起小手挥动着以示“再见”。他能理解几个单词和很短、很简单的句子。
11个月
他能学会并很喜欢诸如捉迷藏之类的简单游戏,他还喜欢扔东西让你捡起来逗他玩。他喜爱摇动、拍打物品,喜欢欣赏自己发出的声音。
12个月
他喜欢做任何让你发笑的事情,并见会一遍—遍地反复做。他喜欢和你一起“读”简单的书。在你为他服时,他会举起胳膊协助你。他也许能明白几个简单助词,如瓶子、洗澡、球球、喝水。
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3
日常姿势:不少妈妈会发现,刚出生的宝宝爱把自己蜷成一团,软萌软萌的,这是正常的现象。这种像在子宫里的状态,也是宝宝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可能过几个星期,宝宝的身体就会从这种熟悉的胎儿姿势逐渐舒展开了。
发出各种声音:虽然宝宝还不能说出“咿呀咿呀”或者“唧唧咕咕”这样的儿语,但是,一旦TA发现有不对劲的情况,除了哭,TA还会发出很多声音,比如呼噜声、尖叫声、喷嚏声,还会打嗝。
听觉:经过了在子宫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宝宝很快能够辨认出妈妈的声音。此外,如果妈妈在播放轻柔的音乐,宝宝可能会安静下来聆听,或者随着节拍动起来。
嗅觉和味觉:宝宝的嗅觉和味觉发育已经很棒,TA可以将母乳和其他液体分开。宝宝生来对甜味的东西有所偏爱,比起其他白开水,TA更喜欢糖水,而酸性或苦味会让宝宝不由自主地皱起鼻子。
视觉:新生宝宝的视力范围一般是20-30cm。也就是说当妈妈抱着宝宝喂奶时,Ta能清楚的看到妈妈的脸。而这个时候的宝宝更喜欢看黑色图案或强烈的对比色,如果妈妈想要早教的话,不妨选择一些黑白色卡。
触觉:宝宝在子宫里时被温暖的羊水浸泡着,出生后要面对不同的感觉,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比如突然的冷风迎面吹来,会让宝宝感到瑟瑟发抖;如果宝宝被柔软的毯子包裹着,TA会感觉到温暖、舒服;宝宝被妈妈抱着时,TA会感觉到非常快乐和充满安全感。
婴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
婴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
婴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婴儿的发育过程需要父母重点关注,因为婴儿的免疫和抵抗能力跟相比较是比较弱的,婴儿的身体发育也有一定的特点,下面是婴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
婴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1
1-3岁称为幼儿期,此时身体发育虽没有婴儿时期快,但也是发育旺盛时期,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包括连续性、非匀速性和阶段性,以及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性、程序性、个体差异性。
1、连续性、非匀速性和阶段性:1-3岁幼儿的身体发育在不断进行,连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速度不完全相同,呈非匀速性生长,形成不同的生长阶段。出生后的第1年身体发育最快,幼儿时期逐渐减慢。如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到3岁时体重约为出生后体重的4倍,1岁时身高约增长25cm,之后每年身高增长约7cm;
2、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性:各器官系统发育有先有后、快慢不一,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肌肉及脂肪的发育与体格生长平行,即出生后1-2年快速增长,之后进入稳定增长期。但是神经系统发育早于其他系统组织,生后2年内发育最快。生殖系统的发育在幼儿期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到青春期会迅速发育;
3、程序性:幼儿身体发育是一个程序性的过程,通常身体发育遵循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1岁时幼儿可以站立、行走,3岁时可以跑跳,身体发育从臂到手、从腿到脚,从全掌一把抓到手指取物,先画圆后画方形。先感知事物的表面属性,再发展到思维、判断事物的类别属性;
4、个体差异性:遗传与环境的影响造成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存在个体差异,同性别同年龄的群体中,生长水平、生长速度、体型特点等都不完全相同,神经心理发育也并不完全同步。因此,连续观察对于全面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较为重要。
由于幼儿牙齿处于生长过程,消化功能又未发育完善,此时易发生消化不良、腹泻、呕吐以及营养缺乏病,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维生素A缺乏等。因此适宜喂养仍然是保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方法。此外,幼儿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食物,如鸡蛋、动物肝脏等。
婴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2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
1、幼儿的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身体发育从幼稚到成熟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阶段之间相互联系,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育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发育的延续,如果前一阶段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发育。
2、幼儿身体发育的不均衡性
(1)不同年龄段身体发育的速度不均等
各个年龄段身体发育的速度不同,有快有慢,呈波浪式。
重点
在人的身体发育过程中,共有两个身体发
育的.高峰,分别是2岁以前和青春期。
(2)身体各个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等
在身体发育过程中,身体各个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因而身体各个部分的增长幅度也不一样。每一个健康的幼儿,在迈向身体成熟的过程中,头颅增长了一倍,躯干增长了两倍,上肢增长了三倍,下肢增长了四倍。从人体整个形态上看,咋从新生儿时期的较大头颅,脚较长曲干,和短小双腿逐步发展成时较小的头颅,简短的曲干和较长的双腿。
(3) 各个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一般包括呼吸,消化,泌尿循环等系统,其发育与身高和体重一样,存在两个发育的高峰期。
重点
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出生后两年内发育较快。
淋巴系统中,淋巴结,胸腺等在出生后10年内生长迅速。12岁时达到的200%,此后逐渐降至水平。生殖系统在学前阶段发育缓慢,在儿童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在青春期发展迅速。可见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这种不均衡,恰恰是机体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
(3)身体发育具有顺序性
重点
身体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由上到下),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由近到远),从掌握抓握到手指拾取(由粗到细),先画直线,后画圆圈,图形(有简单到复杂)。
4、 身体发育具有个别差异性
身体发育尤其一般的规律,但每个儿童身体发育又有自身的特点。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环境条件的不同,个体在整个生长时期都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呈现出高矮,胖瘦,强弱,智愚的不同。
在研究和评价一个学前儿童的发育时,不能机械地用身高或体重与标准平均数作比较。以此做出发育是否正常的结论,还必须将其目前情况与过去情况比较,看其身体发育的趋势才更有意义。因为每个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都有他的自己的规律,有着自己发育的速度和特征。
(二) 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1、体型的变化
幼儿的身体发育速度与婴儿相比有所减慢,但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2、骨骼和肌肉的变化
幼儿的肌肉组织发育迅速,首先发育的是大肌肉,因为幼儿喜欢不停地活动,也正式因为在活动中,他们的肌肉组织纤维在长度和力量上日益增长,增强。
同时,幼儿骨骼也在快速发展,软骨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骨头,骨骼逐渐坚硬了起来,但骨化在幼儿阶段还未完成,因此,幼儿的骨骼容易变形,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防止骨骼变形。
3、儿童在出生后,身体各个系统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儿童身体外部结构及内部器官的发展均遵循相同的方式——婴儿期发育很快,幼儿期发育较缓慢,青春期发育再次变快,其中身体各个部位发育也是有快有慢,他们都有自己唯一的独特的发育曲线。
婴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3
婴儿期的发育特点。
1、身体发育规律: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一般来说体重增加1千克是正常的。这与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密切相关。出生体重越大,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大;出生体重越小,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小。
2、身高发育规律: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高是50厘米,个体差异的平均值在0、3,0、5厘米之间,男、女新生儿平均有0、5厘米的差异。新生儿满月前后,身高增加3厘米,5厘米为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与遗传关系不大,但进入婴幼儿期,身高增长的个体差异性就表现出来了。
3、头尾发育规律:新生儿头围的平均值是34厘米。头围的增长速度,在出生后头半年比较快,但总变量较小,从新生儿到,头围相差也就是从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满月前后,宝宝的头围比刚出生时增长两三厘米。头围增长是否正常,反映着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小头畸形、脑积水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4、囟发育规律:很多人认为,宝宝的囟门是命门,不能碰,碰了囟门会变哑。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新生儿前囟门的斜径平均是2、5厘米,也有个 体差异。但宝宝前囟门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应引起重视,因为前囟门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前囟门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
婴儿期的特点有哪些?
婴儿是指1周岁以内的孩子。婴儿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1、体重可以达到出生时的3倍,约为9000~10000克。
2、身长在出生时约为50厘米,一般每月增长3~3、5厘米,到4个月时增长10~12厘米,1岁时可达出生时的1、5倍左右。
3、头围在出生时约为34厘米,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1岁时平均为46厘米。以后增长速度减缓,到成年人时约为56~58厘米。
4、胸围在出生时比头围要小1~2厘米,到婴儿4个月末时,胸围与头围基本相同。
5、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大脑的迅速发育期,脑神经细胞数目还在继续增加,需要充足均衡合理的营养素(特别是优质蛋白)的支持,所以对热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需求特别旺盛。
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宝宝的发育是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的,他们的发育需要更多的营养,不同的宝宝而发育速度和过程都不一样,掌握宝宝宝宝发展的特点很重要,以下分享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1
婴幼儿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非常好动,手脚灵活,剪贴、系带、画图都很技巧地做到。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增强,喜欢跑、跳、攀、钻等各种活动。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情节,游戏中能与他人合作。
会玩及会发脾气,不太能理会别人的感觉。中班幼儿能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初步自我控制的能力,如咬人、打人现象比小班时明显减少。中班幼儿在的帮助下,还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当看见别人的不良现象时,爱向父母和老师告状。
婴幼儿成长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2-3岁的宝宝即将入园,面临着步入“社会”的挑战,锻炼好吃饭能力就显得非常紧迫了。如若不然,入园后宝宝在吃饭能力上的落后必然影响到身体发育。良好的进食习惯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指进餐的规律性,即能否做到定时定量。对于2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应安排好三餐三点(即早、午、晚餐,早、午、晚点);二是指食物的内容,即是否有挑食、偏食、零食的习惯,饮食结构是否均衡合理。
婴幼儿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婴幼儿的时期对很多事情都会好奇,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格外留心照看。婴幼儿时期孩子会有样学样,所以家长的行为也十分重要,因为孩子会学习看到的,所以家长的行为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
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2
婴儿期发展的特点
1、儿童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不但能理解的言语,也能够用语言与进行交流,词的概括作用和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也初步发展起来了。
2、在2——3岁时,婴儿在模仿动作的基础上,出现了最初的主要实践活动形式——游戏。如用“吃的”喂玩具狗,用棍子当等。
3、在游戏活动中,婴儿能更好地知觉和理解事物,在语言的帮助下,儿童开始能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最初步的综合和概括,从而加深对物体现象的认识。
4、3岁左右婴儿已可以学习第二种语言,如学习英语等,这时他们已懂得不同语种中的不同的词能表达相同的意义。
5、3岁左右的婴儿已可以认识汉字,并看懂简单的词句。
6、3岁左右的婴儿已能学习数的概念,在唱数数的同时,把实物与数字相适应。
7、婴儿空间知觉与时间知觉还不很发达,开始对熟悉的物体和简单的.图画有大小和距离感。3岁的婴儿能辨别上下方向,却不能很好地辨别前后、左右。
8、婴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则刚处于萌芽阶段,1岁时只能再认相隔几天或十几天的事物,3岁时就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几个月的事物了。
9、婴儿的思维处于低级形式,产生了最初的概括性,但只限于对事物的外表属性的认识,还远不能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
婴儿期注意什么
1、不能捂着宝宝。家长都害怕冻着宝宝,所以会给宝宝穿多一些,害怕宝宝会感冒。其实给宝宝穿太多也是不好的,宝宝穿的衣服比大人多一件就可以,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温度来决定穿衣多少,如果宝宝出汗了,不可以立马服。
2、不要晃动宝宝的身体。家长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都喜欢来回摇晃宝宝的身体,一般宝宝都是吃奶以后睡觉的,如果晃动,那么宝宝就容易吐奶。晃动宝宝睡觉,宝宝就会有习惯并且依赖,如果之后睡觉没有晃动宝宝,那么宝宝就会哭闹,睡觉不踏实。
3、多和宝宝说话。宝宝虽然小,但是家长也要多和宝宝交流,逗宝宝开心,有助于宝宝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而且还可以增进宝宝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当宝宝大一些的时候,还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外出转转,宝宝多见一些生人,也就不容易陌生害怕了。
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3
一、大运动(肢体运动)
现在的宝宝会增加服,粘贴式的鞋扣能自己扣上,能拿勺子自己吃饭,端碗喝汤等,能自己摘帽子,能借助工具取够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宝宝运动能力的进步,也是宝宝协调能力的进步,家长可以多与宝宝玩扔球投球,上下楼梯,翻跟头等活动,以锻炼宝宝肢体的协调性。
三、手部精细运动
宝宝现在能搭建更高的积木,手指活动也从母食指开始发展到运用拇中食指的协调活动,比如能捏开夹子,拿住鞋带粗细的绳子进行穿线等活动,可以双手配合将玩具拼插连接起来,手腕也越来越灵活,比如可以绕线或者拧螺母,家长可以准备相应的玩具,让宝宝更好的练习。
四、认知和语言能力
1、语言,现在宝宝都能说简单的打招呼的语言了,比如你好,再见等,也能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语言发展比较块的宝宝能说5个字的诗或者类似”小白兔”的童谣了,此后半年是宝宝语言的爆发阶段,家长可以给宝宝创造更多说的机会,比如重复性的儿歌,诗句,讲故事都是很好的练习语言的机会。
2、认知,现在宝宝已经完全认识红黄蓝和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了,不仅仅如此,宝宝还能进行图形的配对,慢慢再过度到图形和形状的配对,并且能将两到三块甚至更多块的嵌板拼图拼起来,这些都是宝宝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社会能力
1、这个时候的宝宝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会表现的“自私”,玩具、吃的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特别是陌生人,有时候还会去拿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并没有所有权的概念,表现的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家长也不必要强迫宝宝和别人分享
在家的时候,吃的东西或者玩的玩具,家长可以说:给妈妈吃点,或者咱们俩一人一块,如果宝宝分享给你,家长表示谢谢,玩具也一样。出去的时候可以带上两三个玩具,以便有多余的玩具同其他小朋友玩。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婴儿时期的宝宝成长比较迅速,对营养需求极高,但由于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所以了解婴儿的生长发育的特点显得极为重要。来看看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1
1、身体发育规律: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一般来说体重增加1千克是正常的。这与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密切相关。出生体重越大,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大;出生体重越小,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小。
2、身高发育规律: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高是50厘米,个体差异的平均值在0.3,0.5厘米之间,男、女新生儿平均有0.5厘米的差异。新生儿满月前后,身高增加3厘米,5厘米为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与遗传关系不大,但进入婴幼儿期,身高增长的个体差异性就表现出来了。
3、头尾发育规律:新生儿头围的平均值是34厘米。头围的增长速度,在出生后头半年比较快,但总变量较小,从新生儿到,头围相差也就是从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
满月前后,宝宝的头围比刚出生时增长两三厘米。头围增长是否正常,反映着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小头畸形、脑积水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4、囟发育规律:很多人认为,宝宝的囟门是命门,不能碰,碰了囟门会变哑。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新生儿前囟门的斜径平均是2.5厘米,也有个 体差异。
但宝宝前囟门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应引起重视,因为前囟门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前囟门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
所以,对于每一个初为父母的人来说,了解新生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什么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当然大家也不要执迷于此,在平时生活里发现婴儿的生长发育不正常时,不要惊慌失措、操之过急,要及时进行正规的医学检测!
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
1、喂养:新生儿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坚持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喂养,可用婴儿配方奶粉。
2、预防感染:新生儿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望,护理新生儿前应用肥皂洗手,洗干净手对预防新生儿感染十分重要。家里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新生儿。
3、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十分重要,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要每天洗澡、更换衣服,尿布湿了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都应清洗干净,女婴清洗外阴时应从会阴向擦洗,以防止周围的粪便污染及尿道口。
4、五官护理:注意新生儿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
5、洗澡:从医学角度讲,有条件的家庭应该每天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由于条件有限,洗澡时室内温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则根据气候来选择两次洗澡间隔的时间:炎热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如家庭有条件使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在38℃-50℃之间,选用的浴液或肥皂应为对皮肤刺激小的婴儿专用肥皂。
6、大便观察: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粘性,大便性质比较粘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2
从出生到一周岁的婴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表现为体重从出生时的平均3kg增至1岁时的9kg以上,身高从50cm增至75cm,头围从34cm增至46cm,上臂围从11cm增至16cm等。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等尚未发育完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对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较低。因此,膳食组成、烹调方法及餐次等应顾及其生理特点。
婴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在出生3个月内。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各系统发育快慢与不同年龄生理功能有关。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3、婴幼儿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有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运动是先抬头,后挺胸,再会坐,站和走;先抬臂和伸臂,后控制双手的`活动;先控制腿,再控制脚的活动等。
4、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因此婴幼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应考虑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婴儿的每一个进步,都和家人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宝宝的发育家长要了解每一个阶段的变化,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保证宝宝的健康。婴儿虽小,但是对于外界的变化是感觉的,家长要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宝宝在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中茁壮的成长。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3
体格发育特点
1)体重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3kg(2.5-4.0kg)。
6个月以前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kg,在4-6个月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倍。
7个月以后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5kg,1岁时体重达到或超过出生时的3倍。
生后第一年是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为第一个生长高峰。
婴儿体重可按下面公式估计:
前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 +月龄x0.6(kg);
后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 +3.6kg+(月龄-6) x0.5(kg)。
2)身长
身长是反映婴儿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部至足底的垂直长度。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在1岁时增长约50%,达75cm。
3)头围和胸围
头围反映婴儿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婴儿出生时头围约34cm。婴儿期头围平均每月增加1cm。
胸围是婴儿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
婴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但增长速度快,7个月至1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
胸围交叉的时间与婴儿营养、胸廓的发育有关。胸围交叉时间越早,婴儿身体越健康。
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婴儿的消化路官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
新生儿的唾液腺欠成熟,唾液分泌较少,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
3-4个月时睡液腺逐渐发育完善,唾液淀粉酶分泌也逐渐增加,7个月起作用增强。
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为20~50mL,出生后第10天时增加至约100ml,1-3月时为90-150ml, 6个月时为150-200mL,1岁时达250-300ml。
婴儿的胃呈水平位,在喂奶后易出现溢奶或呕吐。胃排空母乳的时间为2-3小时。
新生儿的小肠为自身长度的6-8倍,肠壁肌层薄弱,通透性强。
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消化酶活性较低,出生后第4个月胰淀粉酶才达到正常水平。
胰脂肪酶的活性亦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较少,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较差。
脑和智力发育特点
人的智力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年龄越小,神经系统发育速度越快。
出生时脑的重量约为370g,到6月龄时脑的重量约增加1倍,7岁已经接近脑的重量,脑神经细胞的分化在3岁时已基本完成。
3岁前是脑细胞数量的增长期,3岁后脑细胞数量不再增加,主要是脑细胞的重量和体积以及形态结构的变化。
因此,在3岁前的婴幼儿期,脑细胞处于快速分化增殖期,合理的营养供给对脑组织和智力发育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