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长的敏感期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幼儿36个敏感期有哪些
幼儿36个敏感期有哪些
幼儿36个敏感期有哪些,有了孩子后。很多妈妈会发现,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一些特别的表现,比如在某段时期很高的集中力,或者是情绪很敏感,以下了解幼儿36个敏感期有哪些。
幼儿36个敏感期有哪些1
通常并没有孩子的36个敏感期的说法,孩子的敏感期大致包括语言敏感期、识字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器官敏感期。还包括细微事物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性格敏感期以及文化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发生在0-6岁,此阶段的孩子开始咿呀学语,通过大人的口型学习,模仿大人说话;
2、识字敏感期:发生在3.5-5.5岁这个时间段,孩子对字符文字产生了兴趣,家长可在孩子识字敏感期,引导孩子识字;
3、阅读敏感期:发生在4-6岁,孩子对字符,书写字符敏感以后,会对阅读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4、秩序敏感期:发生在0-3岁,在大人的指引下,孩子能够有秩序地去完成某些事;
5、器官敏感期:发生在0-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不管是味觉、视觉、听觉还是触觉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且敏感性比较强;
6、细微事物敏感期:发生在1.5-4岁,随着孩子器官敏感期的到来,孩子开始注意一些事物细微的变化;
7、动作敏感期:先出现的'是大动作敏感期,发生在1-2岁,小动作敏感期发生在1.5-3岁;
8、社会规范敏感期:发生在2.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观上容易融入社会,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9、性格敏感期:发生在4-5岁,是自我意识大爆发时期,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
10、文化敏感期:发生在6-9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求知欲较为强烈,对世界充满好奇。
幼儿36个敏感期有哪些2
幼儿31个敏感期有哪些
光感的敏感期 0-3个月;味觉发育的敏感期 4-7个月;口腔的敏感期 4-12个月;手臂发育的敏感期 6-12个月;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2岁小肌肉1.5~3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5~4岁;语言敏感期 1.5岁-2.5岁;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1岁6个月-3岁;社会规范敏感期 2岁半-4岁;空间的敏感期 3-4岁特点:喜欢垒高高、三维、钻箱子等。
色彩敏感期 3-4岁;逻辑思维敏感期 3-4岁;剪、贴、涂等等动手敏感期 3-4岁;藏、占有敏感期 3-4岁;执拗的敏感期 3岁-4岁;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岁-4.5岁;诅咒的敏感期 3岁-5岁;打听出生敏感期 4-5岁;人际关系敏感期 4.5岁-6岁;婚姻敏感期 4岁-5岁。
审美敏感期 5岁-7岁;身份确认敏感期 4岁-5岁;性别敏感期 4岁-5岁;数学概念敏感期 4.5岁-7岁;认字敏感期 5岁-7岁;绘画和音乐敏感期 4岁-7岁;延续婚姻敏感期 5岁-6岁;社会性兴趣发展的敏感期 6岁-7岁;数学逻辑的敏感期 6岁-7岁;动植物、科学实验、收集敏感期 6岁-7岁;文化敏感期6~9岁。
敏感期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需要善于观察,尊重孩子,并且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能忽略孩子,扼杀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并且看到孩子的优点。 给予孩子完全的尊重,这点是非常重要却很容易被忽略的。大人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那么小,怎么能明白这么大的心思呢。
儿童敏感期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在敏感期里,孩子的注意力能更加集中,能让家长看到孩子的优点与所长,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习相关技能并且塑造正确的三观和阳光的心灵。
幼儿36个敏感期有哪些3
各个不同时期的敏感期
一、语言敏感期一般是在0-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大人说话的口型开始学会模仿,学会咿呀学语,被称为孩子的语言敏感期。
二、认识符号、书写符号的敏感期,一般是在3.5-5.5岁之间,孩子对于认识字符、书写字符产生了各种兴趣。
三、阅读敏感期,阅读敏感期一般是在4-6岁之间,孩子对于阅读能力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看书、读书.
四、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一般是在0-3岁,孩子一般喜欢有一定秩序的环境,认识事物和熟悉事物。
五、器官敏感期,一般是在0-6岁的孩子,能够对听觉、视觉、味觉、触觉这些器官产生敏感的时期.
六、细微事物的敏感期,一般在1.5-4岁之间。
七、动作敏感期,一般大动作敏感期是在1-2岁,小动作敏感期是在1.5-3岁。
八、社会规范敏感期,一般是在2.5-6岁。
九、性格敏感期,一般在4-5岁之间.
十、文化敏感期,一般在6-9岁之间。
捕捉儿童敏感期呢?
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儿童,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敏感期不仅是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影响其心灵、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他们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家长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儿童的心里就会紊乱,容易乱发脾气,甚至变得乖戾。
因此,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捕捉儿童敏感期,家长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儿童为有能力的个体。儿童是天生具有学习能力,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儿童的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须细心观察儿童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观察到儿童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儿童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儿童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儿童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儿童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儿童自已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儿童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不了解5大“幼儿敏感期”?别让孩子错过最好的时间,父母要明白
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在某一个时候孩子对某一些能力掌握的速度特别快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家长们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教育,那么孩子的学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关键期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对家长来说也很重要,孩子学的快,家长比较的轻松。但是因为敏感期的出现并不那么固定,有的时候也并没有明显的特征,所以很多家长都会错过孩子成长发育的一些敏感期这就十分的可惜。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就错过了语言发育最好的时期。朋友的孩子名字叫做小林,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家庭环境的地位可见一斑,爸爸妈妈宠着他,爷爷奶奶也宠着他,从小就不忍心让他受一点苦,真的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了。
但是家长这样细心的照顾,这样满满的期待却在小林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带去什么益处,小林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学校组织他们去郊游,朋友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十分的不合群,别的小孩子都在一起玩,只有自己家的孩子孤零零的一个人,很难融入到集体的大环境当中。这也并不是其他孩子在孤立小林,朋友看到有的小孩子主动会找到小林问他要不要一起玩,喜欢玩什么,可是小林的回答总是说不清楚,声音很小,别的小朋友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就放弃和他一起玩。
其实这种现象朋友在家庭生活过程中也发现过几次,每次家里来了陌生人,小林都偷偷的躲到房间里,不敢跟其他人打招呼,即使打了招呼也总是小心翼翼磕磕巴巴的说不清楚话。
这些表现都是因为小林在语言敏感时期没有进行相应的锻炼。朋友因为错过了那个时机,所以非常的后悔,现在再用百倍千倍的力气想要弥补之前的失误。1、语言敏感期
孩子并不是一出生就会讲话了,根据他生活环境的不同,他的语言学习在他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开始了。虽然这个时候孩子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仍然在家长说话的时候在学习,自然而然等到语言敏感期的时候,因为有这些做基础,语言就会很快地爆发出来,孩子会突然说话特别的流畅,所以即便孩子不会说话,家长也要一直跟孩子对话,同时注意口型,尽量做得比较夸张一点,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口型对应什么样的声音。 孩子处在语言敏感期的时候家长可以多跟孩子对话,诱导他们的讲话,或者用反问的方式跟孩子提问,让孩子提高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2、秩序敏感期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家长会发现孩子突然变得非常的干净有序挑剔。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这样的表现会觉得特别的开心,但这只是一段时间之内,往往有的孩子过了这段时间,又恢复原来的状态了。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时候对秩序对排列其实有很高的要求的,往往他们自己的东西一定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规定的地方摆放好一点都不能改变,如果有一点小小的改变这些孩子就会觉得非常的难受,无法适应,觉得那不是他们原来熟悉的家了。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顺着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创造一个舒心的环境,让他们安稳地度过这个事情,因为自己生活环境的一直改变确实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和恐慌的感觉。
3、运动敏感期
运动敏感区域主要包括走路和手的敏感期。孩子在学习走路的时候,最好是在运动敏感期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学得就非常的快。手的敏感期是孩子特别喜欢把什么东西攥在手里玩,有那样的感觉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他们的身体有刺激感。曾经有过一份调查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其实与手部的动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手部动作和发展良好那么对孩子智力的发育也会有正面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孩子遇到敏感期的时候应当充分给予环境让孩子进行锻炼。
4、感官敏感期 孩子刚出生对这个世界是非常陌生的,他们一开始是用眼睛认识这个世界,后来通过嘴巴耳朵等等,逐渐对这个环境产生了熟悉的感觉。家长如果想提高孩子感官的敏感度,就要学会利用各种教学的道具,帮助孩子去刺激他感官能力的发展,比如在眼睛敏感期的时候给孩子展示一些黑白颜色的图片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在声音敏感期的时候都在他们身旁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给他们准备一些带有声音的玩具等等,让孩子对于周围的环境产生 探索 的兴趣。
5、社交技能敏感期 在社交技能敏感期之前,孩子会建立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那个时候他看什么都觉得是自己的,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家长要注意,这个时间也是正常的,等到他进入社交技能敏感期的时候,就开始脱离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开始喜欢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的生活,但能在这个时候不能迫孩子只能去引导他们,交给他们一些日常的交友方面的礼仪,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够遵守规范彬彬有礼的人。 在孩子的这些特殊时期,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日常生活的状态,识别书孩子正在经历哪些时期,给他们一些正确引导。什么是幼儿敏感期?
所谓的幼儿敏感期就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些事物感兴趣而拒绝接受其他事物。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如果家长在敏感期时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会收到最佳的效果。
那么,幼儿阶段是众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会出现很多敏感期,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父母去细心的观察和发现,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那将会事半功倍。幼儿阶段能力发展的敏感时期,蒙台梭利认为幼儿阶段有九种敏感期:
一、语言敏感期(0-6岁):从开始对话语产生反应,再到注视大人说话时的口型,最后到自己开始牙牙学语,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期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引导适当,孩子在几年之内就能掌握大部分的母语。
二、 秩序敏感期(2-4岁): 通常表现对生活习惯、顺序、自己的东西等敏感。
三、 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的各种感觉在妈妈的肚子里就有所发展,在幼儿时期,这种发展就更加敏感了,有些教具的设计和开发就是专门针对孩子感官能力发展的。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大人和孩子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小孩子的观察力比大人们的更加细致,从而能发现不易被发现的精彩之处。
五、 动作敏感期(0-6岁): 从一个小生命开始形成到出生到慢慢长大,他们的动作也慢慢变得精细,复制,0-6岁的孩子经历了躺、坐、站、滚、爬、走、握等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对动作相当敏感。
六、 社会 规范敏感期(2.5-6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在家待不住,他们总是吵着嚷着要出去玩,跟一大群小伙伴玩,这时家长就要开始慢慢给孩子灌输有关 社会 规范的知识了,培养孩子一些礼节,使他们能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应对自如。
七、 书写敏感期(3.5-4.5岁): 识字、写字常常被家长们看作是孩子有没有长大的一个标志,当家长们在一起聊天时,也常常会提到孩子的这些能力。
八、 阅读敏感期(4.5-5.5岁): 随着人们对孩子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商家也抓住了机会出了很多幼儿读物,如绘本,这些绘本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度过阅读的敏感期。
九、 文化敏感期(6-9岁): 通俗的说,就是对文化知识的敏感期,如果家长引导得好,可以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欲求,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动机。
敏感期是幼儿本身发展的反应,不仅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还会影响到其性格,品质的形成,在这个时期,家长的尊重、鼓励、支持、信任等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儿童敏感期教育重点
3-6岁敏感期,教育重点应放在哪里,今天就给家长们一些实用建议!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3-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孩子有时“语出惊人”,说出一些有难度且不符合他们年龄段表达的词汇;有时又“蛮不讲理、固执己见”,拖鞋一定要放在床边,整整齐齐,鞋尖朝内;有时又像个复读机,不停地重复“妈妈你爱不爱我”。其实啊,这都是孩子进入“敏感期”的表现。
孩子敏感期多出现在3-6岁,孩子会迸发出来惊人的力量和狂热去学习,探究外界事物,因而接受教育的效果也最为明显,敏感期恰恰是孩子各项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果家长可以掌握孩子在敏感期的行为规律,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地运用自然赋予的生命力,孩子一定会更加健康茁壮成长。
首先,儿童敏感期是什么?
儿童敏感期是这个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医生和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指在特定年龄段内,儿童对某些特定事物或技能的学习和发展,表现出特别敏感和容易吸收的时期。
在敏感密集期,孩子会对特定事物或行为产生特别狂热的爱好和追求,因此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能力也特别强。但敏感期具有短暂性,这要求我们父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把握这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最大限度地利用孩子的敏感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敏感期呢?
儿童敏感期是家庭和教育机构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在这个阶段,儿童对于某些能力和技能的学习和习得能力迅速增强,他们往往能够更容易地吸收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3-4岁(小班)敏感期(1) 语言敏感期
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能力高于其他阶段。孩子开始喜欢模仿周围人说的话,可能还会时不时蹦出大人都难以置信的一些成语。
所以,此阶段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如读故事书、唱歌、与孩子交流等,帮助孩子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此外,大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语,孩子模仿力极强,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该说的“脏话”等等。
(2)秩序敏感期
从2岁半左右开始,孩子开始有非常强的秩序感。每样东西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甚至朝向都有极严苛的要求。用过的玩具要归位,毛巾一定要放整齐。而家长插手扰乱秩序会让孩子情绪失控。
所以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秩序感,如果东西位置摆放不合理,需要耐心跟孩子沟通后再去移动。比如玩具不应该放在过道上,会影响通行。解释过后,孩子就可以修正他们的秩序,逐渐知道了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样可以建立并完善合理的秩序感。
(3)执拗敏感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时会变得执拗、任性,无论家长如何解释都不听。比如,“我不穿这条红色的裤子,一定要穿蓝色的”,“刚刚在玩具还在桌面上没有放进柜子,我不能睡觉”等等。有时孩子的意愿在大人看来“不可理喻”,可一旦孩子的意愿被拒绝或是干涉,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有强烈的不安感,变得急躁、大哭大闹。
所以建议家长在合理范围内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嫌麻烦图省事而依大人的标准执行,尽量保留孩子追求心中“完美”的权利。但如果孩子要求实在无法满足, 建立耐心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感到可以倾诉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尽量避免强硬的命令和指责。
比如,蓝色的裤子洗了,你要穿妈妈要吹干,很辛苦妈妈很累,可以明天再穿吗? 或是在一开始就提供选择权: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穿红裤子还是黑裤子。让他们感到有一定的控制权,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执拗情绪。
二、5-6岁(中班)敏感期
(1)符号敏感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迅速发展,对于图画和图像的理解能力也会增强。比如,孩子对识字、拼读产生了兴趣,当他们发现自己名字里面的字,出现在其他地方的时候,会非常激动。
在孩子的符号敏感期,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适合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来促进孩子的发展。例如,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图书、音乐和艺术活动,鼓励他们用语言去表达所见所得、感受和体会。也可以鼓励孩子进行绘画创作,当孩子把乱画的线条,说是河流、月亮时,家长不应纠正或反驳,应该赞赏和表扬,因为这正是孩子想象力丰富的表现。
(2)数字敏感期
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对数字敏感,遇到一堆物品就喜欢数数,开始研究钟表,总是问妈妈自己几岁了。超市物品的价格标签,公交的线路上的数字,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所以,5-6岁是孩子掌握数学概念,进行幼儿数学启蒙的黄金期,如果能在黄金期里对孩子进行及时地引导,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岁孩子有能力学习的数学概念有:大小、多少、长短、宽窄;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对事物进行分类;物体的增多、减少;排列的顺序和简单的规律等等。我们提倡尽早开始数学启蒙,因为孩子越小越能通过正规、系统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
【数感星球】一款游戏化数学学习APP,正是3-6岁孩子进行幼儿数学启蒙的好帮手!数感星球遵循孩子爱玩的天性,用游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在趣味探索中保持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目前App共包含5000+趣味训练关卡、1300+游戏互动和200+动画讲解内容,将抽象数学知识变成可视化可互动的练习游戏,让孩子懂技巧更懂原理!
关注【数感星球】,一起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