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的成长
按国际绿色消费者协会IGCA的解释,所谓“帕客”,即为认同“少用纸巾,重拾手帕”观念,倡导并实践“节约一张纸,保护一片绿”和“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理念的手帕使用者、手帕代言人和手帕设计者,可能是未来倡导“绿色品质生活”的一个特色人群,也可能是未来“新36行”中的一个新职业,总之是一个富有活力,环境意识高,敢于承担绿色责任的族群。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手绢的故事
“丢,丢,丢手绢,悄悄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她)”,这是上世纪广为流传的一首儿歌,有音乐家关鹤岩谱曲,词作者鲍侃作词,首唱于抗战时的延安保育院。儿歌一经传唱,即风靡全国,其脍炙人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令人久唱不衰。
手绢,又叫手帕、手巾,方型的块状丝织品,即可以用来擦汗试泪擤鼻涕等,又是一件精美的饰品。男用多是条状的格格的,图案较简单,色彩也较单调一些。而女用的就复杂多了,色彩明艳,图案丰富,普遍还要绣上花花草草鸳鸯蝴蝶类的可爱小生灵,是少女心灵的窗口,是少女手巧的佐证。
手绢在中国起源于先秦时期,至东汉已正式演变成“巾”,即手巾。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有诗云:“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涕”,可见时人已用手巾试泪的普遍。唐朝诗人王健《宫词》:“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婵”,可以看出宫女们手帕的精美,更可显示宫女对手帕的惜爱,对爱情的神往。
手帕,丝织品,往往又被文学墨客寄语了相思的含义。明文学家杨慎与妻子黄娥伉俪情深,在贬谪云南寓所,忽一日,收到妻子千里之外寄来的白手帕一块,即刻吟诗一首,“不写情诗不写词,一方素帕奇想思。郎君着意翻覆看,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手帕虽小,情意绵绵深重,寄托了相思离愁点点滴滴。
如果你正在热恋,全力追求一个喜欢的女孩子,而你追求的女孩子赠你一方精美的手帕,嗯,这说明有戏,女孩子接受你了。这时,手娟又成为传情示爱的宝贝。《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支走袭人命晴雯送两块半新不旧的手帕给黛玉,黛玉深受感动,冰雪聪明的黛玉从两块旧手帕包含的信息中得到了宝玉感情取向正面的回答,从此接受宝玉的感情,再不提回扬州的事。其中的奥妙就是,宝玉不忘旧情,从始至终喜欢叛逆的黛玉而不喜欢后来的温温顺顺的宝钗。想想啊,黛玉进贾府时才4、5岁,和宝玉共同生活在贾母里屋的大床上,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懵懵懂懂,磕磕绊绊,两天好了,三天闹了,都是常有的事,宝黛的感情还是相当稳固的。还有,《红楼梦》29回,黛玉在生气哭泣的时候,还不忘顺手扔一块手帕给宝玉,惺惺相惜关怀怜悯可见一斑。
记得我也曾有一方手绢,白色的丝织布面上,几只齐白石画的虾举着长长的钳子,像是在殴斗,又像在嬉戏,很笨拙也很可爱。我对这快手绢钟爱有加,出行必随身携带,用了洗洗,洗洗又用。后来,不知使用坏了,还是弄丢了,反正不是送人了,当然也没有人会接受。
手绢,使用起来环保大方,又寄托着情思爱意,是多么好的一件心灵之物啊!然而在当今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却无奈正在退出我们生活的舞台,被越来越追求方便的国人所放弃,转而青睐方便快捷的餐巾纸。餐巾纸的确方便,但其缺点有三,一是浪费惊人,二是污染严重,三是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那么,在一次性餐巾筷子风靡一时的年代,究竟还有没有人使用干净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手绢呢?
当然有。一次会议,在提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时有个人士缓缓掏出一方手绢,深情的说,他的手绢用了15年,还在用。这是什么概念,15年,对一方手绢不离不弃,这样的环保人士,身体力行环保理念,才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讲的话也更有说服力。
他说,鸡泽是个好地方,名子上即可看出历史上是一个水草丰美白鸟嬉戏的好地方。是啊!“鸟栖溪旁意为鸡,水草丰美意为泽”。手绢的故事引人深思,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鸡泽的发展定会乘风破浪,风帆正举,明天会更好!
2017年4月10日
镜子和手帕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背面涂金属的玻璃镜子是12至13世纪之交出现的,到文艺复兴时期,纽伦堡和威尼斯已成为著名的制镜中心。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球时在内部涂一层锡汞齐。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
镜子是一种表面光滑,并且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最常见的镜子是平面镜,常被人们利用来整理仪容。在科学方面,镜子也常被使用在和望远镜、镭射、工业器械等仪器上,具有有规则反射性能的表面抛光金属器件和镀金属反射膜的玻璃或金属制品,常镶以金属、塑料或木制的边框。镜子分平面镜和曲面镜两类。曲面镜又有凹面镜、凸面镜之分,主要用作衣妆镜、家具配件、建筑装饰件、光学仪器部件以及太阳灶、车灯与探照灯的反射镜、反射望远镜、汽车后视镜等等。
清末的手帕
清末汉族女子的打扮,松松垮垮的衣服,臃肿肥大,腰上系个布条,手里拿条手帕。手帕,也叫手绢,最初由头巾演化而来,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用来擦汗或擦鼻涕等。现正逐步被纸巾替代。
清末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姐照片,左手拿着扇子,右手拿着手帕。
清末照片,女子两边带着两朵花,一手拿扇子一手拿小手绢。
清末照片,女子拿小手绢。
清末照片,一家人合影,妻子拿小手绢。
清末照片,三姐妹合影,头戴抹额、身穿袄子和马面裙、手拿手帕。
清末照片,三位女子都拿着小手绢。
1890年,晚清大臣李鸿章的小妾冬梅拿着手帕。
清末照片,富态的母亲与女儿、儿子合影。
清末照片,女子手里捏里一块手帕。
清末照片,婚礼的满族新娘,随身拿着手帕。
末代皇后素颜照,十多岁时所拍,虽然用手帕挡住了脸,但依然可以看到她的容颜。
写一篇《一块手帕的故事》400字以上
一滴水就可折射太阳的光辉,生活中许多细微之处即可透露温柔的母爱。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的叠好。那天,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午后暖暖的阳光照进来,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桅子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王浩,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问道。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吗?十几年的全都在这了。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吗?你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他别在你的外套上, 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儿颠儿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蓝色白边的,是你10岁那年特意订制的。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子王浩10岁生日快乐’。唉,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了口气,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往昔,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的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纸巾,当我流汗时,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还有一丝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的,手帕便不知不觉被遗忘了,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记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东西,也会轻易地忘记一些什么,包括那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走在我身后,悄无声息的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哪? 因为爱着,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