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是宝宝成长指标

2023-10-11 来源:化拓教育网

宝宝发育指标包括体重和身高标准:

1. 体重标准: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1-6岁体重(Kg)=年龄×2+8;7-12岁体重(kg)=(年龄×7-5)/2。

2. 身高标准:出生时平均50cm;1周岁时达75cm;2岁时可达87cm;2-12岁身高(厘米)=年龄×7+77。

3. 异常情况:若身高低于中位数两个标准差以下,可以诊断矮小症;体重低于两个标准差以下为营养不良,超过中位数两个标准差可以诊断为肥胖。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格发育指标监测,如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包括哪些

最常用的生长发育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

(1)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的重量增加情况,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最灵敏的指标,它提示儿童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0~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一般月增长600~lOOOg,最少不低于600g;3~6个月,月增长600~800g;6~12个月平均月增长300g,1岁以后生长速度明显降低,1—3岁平均每月增长150go-般6个月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2岁为出生体重的4倍。

(2)身高:代表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是正确评估身体发育特征.评价生长速度的根据,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疾病和营养缺乏对身高的影响不大,受遗传、种族、环境影响。3岁以内立位测量不准确,常取卧位量。因为立位测量值<卧位测量值。身高也是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第一年增长25cm,第二年增长1Ocm,第三年增长4~7.5cm,以后每年增长4~6cm,青春期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平均10-20cmo-般采用身高/体重(H/W)、年龄/体重(A/W)、年龄/身高(A/H)来综合评价。

(3)头围:反映儿童脑发育和颅骨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岁时头围平均46cm,第二年增长2cm.第三年增长l~2cm,3岁时达到48。m,与差不多。脑发育在生后3年发育最快。囟门一般在1~1.5岁闭合.迟闭或早闭均要查找原因。

(4)胸围:表示胸廓的容量及骨骼、肌肉和脂肪的发育,反应身体形态与呼吸器官的发育情况,是11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出生时胸围<头围,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逐渐赶上头围,1岁时胸围一头围。由于现在营养状况好,有的婴儿不到1岁胸围与头围相等。影响胸围的因素有营养、运动、疾病、胸廓的畸形。1岁以后胸围的增长速度>头围,并逐渐超过头围。青春期迅速发育,向体型转变。

婴幼儿发育看哪四项指标,轻松掌握宝宝成长情况呢?

一、体重

体重是家长们最关心宝宝的一个标准,家长们会通过宝宝的体重来判断宝宝身体的吸收情况。实际上重量是体现婴儿成长发育最关键最敏感指标值,能够起到体现婴儿健康状况的功效。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之后的脑袋三个月体重增长快速,是婴儿发展速度最快的环节。 一般婴儿每月总长度600-1000克,最好是在600克之上。 宝宝3-6个月上下,一般每月600-800克。 6-12个月,每月提升300克。 婴儿到1岁那年,成长发育速率显著缓减,月均值增加体重150g。 父母可以参考一下自身宝宝的情况。 假如宝宝各项指标十分出现异常,应该马上送宝宝去医院做检查。 宝宝长不胖,其实就是营养成分不会被消化吸收,可能会影响宝宝正常的成长发育。

二、身长

宝宝身体的长度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家族影响、环境因素的作用。短期内营养与病症对婴儿的成长发育没有影响。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之后第一年身高发育更快,平均值每一年提高25cm。 第二年伴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宝宝均值提升10cm,第三年均值提升4-7.5cm。

三、头围

头围也是反映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反映宝宝的头脑发育。婴儿出生的时候,均值头围约3.4cm。 婴儿均值46cm年纪后; 第二年增强了2cm,第三年增强了1-2cm。 3岁那年平均头围为48cm。 在这个时候,婴儿的脑部周边与成年人相差无异。

四、胸围

正常情况下,宝宝刚出生时,胸围会小于头围。可是,伴随着1岁以后年龄增长,营养成分要求赶上来了,因此婴儿的脑部周边和周围几乎一样。 但因为也是有高蛋白的宝宝,因此1岁以前很有可能会超出头顶部周边。 婴儿到了一岁,要比头围长更快,会慢慢超出头围。

小孩生长发育标准是怎样的?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包括体重、身长(身高)、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

1、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的总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其增长的综合情况,也作为计算药量的重要依据。与身高相结合可用以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

2、身长(身高)

身长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是最基本的形态指标之一,常被用以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身高方面表现的个体差异,比体重所表现的更大。身高方面的异常,大多由于先天性的骨骼发育异常与内分泌疾病所致。

3、坐高(顶臀长)

坐高是坐位时从颅顶点至臀部接触底座平面的垂直高度,可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4、头围

头围(head circum ference): 从眉间点为起点,经枕后点至起点的围长。

头围能反映颅和脑的大小以及发育情况,是判断大脑发育障碍,如脑积水、头小畸形等的主要诊断依据。儿童出生时,头围已达到头围的65%左右,10岁时则达到头围的95%以上。

新生儿头围平均值为34 cm,1周岁时为45 cm,2周岁时为47 cm,3~4岁共增长1.5 cm,以后增长得更少。所以对头围的监测在出生后头2年尤为重要。

5、胸围

胸围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以及体育运动的效果。

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改变。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 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 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三、 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四、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五、 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六、 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对小儿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

七、 环境和气候: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春季长高。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此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均有利于小儿体格和精神的发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