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成长阶段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
男孩的成长可以显著地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出生到6岁,二是6岁到13岁;三是13岁到成年。
1.第一个阶段:出生到6岁,温柔岁月
这个阶段男孩是属于妈妈的,他们在婴儿时与女孩一样喜欢被大人抱,喜欢被人逗着咯咯笑。他们需要与爸爸妈妈(至少有一方,一般为妈妈)形成特殊的亲密关系。男孩与女孩的性别差异很早就显现出来了,男孩对别人触摸他们的脸不敏感,女孩却更喜欢触摸。一般来说,父母往往对男孩更严格,拥抱女儿,和女儿呀呀说话的次数均多于儿子,儿子受到的体罚也多于女儿。
男孩不宜过早入托。大量研究表明,与女孩相比,男孩对分离更容易感到焦虑。他们认为自己被抛弃了,而且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更容易烦躁、好斗,一直持续到上小学。在看护方面,由细心的亲人或者有责任心的保姆看护远远比托儿所要好。看护人对孩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男孩会学会和看护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能感受到温暖并理解别人的善意。
6岁以下的儿童,性别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护人要真心地爱护孩子,让孩子在内心深处感觉到安全。他的大脑就会得到充分发育,也会善于交流,喜欢学习和与人合作。
享受宝宝最初的这几年吧,这段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
2.第二阶段:6岁到13岁,他们在尝试学着成为男人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1:父爱缺失(DDD)还是注意力缺失(ADD—多动症)
一位叫唐的卡车司机,他儿子8岁的时候被诊断患了多动症,唐认为这是因为儿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才引起的。于是,只要有时间,唐就带着儿子一起活动——骑摩托、朋友聚会,甚至跑长途。几个月后孩子就好多了,不再依赖(一种治疗多动症的药剂)。
案例2:心病还是身病
有一个小男孩老是生病,医生找不到原因,但只要他爸爸一回来,他的病情马上就好转,而爸爸一出差他就生病。这位爸爸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医学家,一年中有8个月在外讲学交流,后来作者就建议这位爸爸改变工作方式,尽量减少出差,孩子的反复生病现象马上就没了。(吐槽一下,真不知道这位爸爸搞的是哪门子医学?)
从这两个案例来看,这个阶段的男孩想要和爸爸更亲密。男孩到6岁时,突然就变得“男人气”十足,舞刀弄,他们更喜欢和爸爸或者其他成年男性一起,想学着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这个时期男孩可能会尿床、攻击小朋友,甚至偷东西等看似不良行为,但他们这样做其实仅仅是为了引起爸爸的注意。
有很多妈妈为了让孩子更阳刚,就有意识地疏远儿子,让儿子和爸爸更亲密。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孩子需要与父母同时保持亲密关系。而且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如果母亲突然消失(比如异地上班、把孩子送回老家),他就会关闭与妈妈有关联的温柔、可爱的一面,变得紧张、脆弱、压抑,那些成年男人具有的这类问题莫不来自于此!
6-13岁的男孩正在向男人转变,他们必须从身边的男人身上学习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爸爸经常不在身边,孩子就会找一个人来代替。对单亲妈妈来说,她需要为孩子找一个出色的男性榜样,如孩子的舅舅、好朋友、学校老师、体育教练,但必须得保证孩子不会受到。
3.第三阶段:14岁以上,向男人进军
14岁左右的男孩进入了快速发育期,他们的激素是以前的8倍左右。他们开始好辩、焦躁、喜怒不定。这个阶段存在着一个矛盾——他们已经准备向男人迈进,而父母却想让他们在五六年之后再长大。父母看到的是幼稚,而这些准男人们却无法忍受你的老气横秋、唠唠叨叨。他们不再依恋爸爸,甚至会摧毁他的偶像,两个男人有可能变得关系紧张。这就需要妈妈在中间协调,但问题是他们往往与妈妈也开始变得疏远。
十几岁的男孩是非常“任性”的,他们热衷于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很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和社会约束,而且他们会有自己的朋友圈,与家庭生活也越离越远,家长对孩子的老师也不如以前联系紧密,这会使得很多家长特别是妈妈们陷入了焦虑。
作者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给男孩们找一个“导师”。在国外,家庭集体活动、社区学校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你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好朋友担任“导师”,但他们得喜欢孩子并善于沟通,能够赢得孩子的信任。在你与孩子冲突的时候,他们是化解桥梁!事实上,你也可以帮助朋友的孩子,当他们不是你自己的孩子时,其实非常讨人喜欢!如果孩子们身边没有引导者,他们会经历很多坎坷,会与父母争吵,会变得性格孤僻、情绪低落,而且在性、酒精、烟草、、网络游戏等问题上栽跟头。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家人之外有一位成年朋友,足以防止孩子走上犯罪之路。
切记,不要让你的孩子在没有成年人关照的情况下整天和同龄人呆在一起!
男孩成长的这三大阶段是不容忽视的
一般而言,男孩成长需要经历以下三大阶段。
0~7岁:性格形成阶段
男孩从出生到7岁入学,这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妈妈的细心呵护之下长大的。喜欢依赖、喜欢被抚慰,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共性,即便是男孩也是如此。
作为妈妈,千万不要把男孩的这种现象看作是不正常的。他喜欢被人抱,喜欢有人能陪他玩,喜欢被人逗,性情急躁的时候需要母亲不断地安抚才能安静下来,淘气的时候喜欢咯咯笑。
这时候的母亲要慈祥可亲,为男孩提供所需要的一切。
对于7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强化他的性别差异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在这几年里以孩子为中心来爱护孩子。这样,男孩的内心深处会感到安全,他的大脑会得到充分发育,并学会与人亲密交流的技巧。同时,这样的孩子也更喜欢学习,将来会更喜欢与人合作。
8~13岁:自我意识强化阶段
男孩8~13岁这一阶段被称为"成长的男孩"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男孩逐渐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并开始尝试着让自己具有男子汉的气魄。这时候的男孩,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会越来越像父亲。
在这一时期,妈妈所要注意的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让他形成善良的品性,同时,给男孩灌输竞争意识,教给他多一些的技能,孩子会为自己能够不断地成长而感到高兴。
在美国,当男孩成长到一定的年龄之后,母亲就会经常有意地疏远他;在英国,当男孩长大之后,妈妈就要把男孩送到寄宿学校去,让他们开始生活。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这一时期的男孩会和父亲的关系更亲近一些,但并不是说母亲的使命已经完成,要退出男孩的视线了,不是的。
作为母亲,则需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这一点,一如既往地支持男孩,让男孩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如果母亲总是习惯把男孩包裹得太紧,那无疑会占据儿子比较多的时间。也有一些母亲对儿子的期望值太高了,会使男孩心生畏惧。对男孩的关怀太过或不及,都会使男孩在内心深处关闭与母亲的联系,在感情上的压抑,甚至会导致他们将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能自由地表达观点。
14~18岁:渴望成年的青春期
14岁以后的男孩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此时的男孩进入了快速发育期,激素的含量几乎是以前的8倍。
他们需要能够吸引他们的东西使他们充满,热衷于与同伴交流,并喜欢参加各类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将有助于男孩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妈妈所要做的,就是鼓励男孩的选择,并且给予引导。
很多男孩的傲慢自大,绝大多数是由于妈妈的溺爱,或者是由于学习成绩好,拥有了太多的优越感,久而久之有一种"唯我独尊"的霸道。妈妈要让孩子懂得谦虚做人,让他明白自己的位置。
这一时期的孩子喜欢打扮得与别人不一样,喜欢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情,也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希望别人能够对他们另眼相看,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如果了解到这些,相信很多妈妈就不难理解孩子这一时期的叛逆表现了。
作为妈妈,在看到男孩有这样的表现之后不可以听之任之,而是应该让男孩强化一些基本的品质:比如做事负责、为他人着想等。
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父母各自承担什么角色
第一阶段(0-6岁)
温柔幼年
这段时期里虽然父亲的角色也很重要,但男孩主要是妈妈的宝宝。他们需要很多的爱和安全感。
发展特点
男孩还是婴儿时,他的需求和女孩没有什么区别,他需要和一个抚育他的人建立特殊的亲密连接,这个抚育者往往是母亲,母亲提供他最需要的奶水、安抚和拥抱。父亲这时候会和孩子玩一些让他兴奋的游戏,比如抛高,举高,骑肩上等,这些是母亲一般不会做的。
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开始慢慢出现,女孩子比男孩更会认脸,触觉更敏锐。而男孩子生长的更快,从2、3岁开始玩的时候会占用更多空间,喜欢使用物品,喜欢把积木搭高,而女孩子喜欢比较低的搭积木。
父母的作用
如果母亲是男孩的主要抚育者,他会把母亲当作亲密关系和爱的学习榜样。如果母亲温柔但坚定地设定规矩,不是用打骂或羞辱的方式,他会接受这些规矩而且进步很快。他知道妈妈爱他。
如果母亲喜欢教他说话,他大脑的语言能力会发展更快,让他更爱和人交往。而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或交流能力是很多男孩长大后的弱点,母亲在男孩幼年期就可以弥补这一点。
如果母亲经常情绪悲伤,对男孩缺乏关注,男孩的大脑就会发生改变,变成容易悲伤难过。如果母亲总是生气,打骂他,他会迷惑母亲是否爱他,缺乏安全感。所以母亲需要其他人的帮助,休息好,才能做好抚育孩子这项重要的工作。母亲也需要被照顾,她才能照顾好孩子。
母亲应该接受男孩爱冒险的天性。当男孩捉了一只小蜥蜴或者用泥土堆了一团东西时,母亲应该感到骄傲和快乐,而不是催他洗手换衣服。父亲可以逗他玩,和他假装摔跤,同时是温和的,也照料他,给他读书,在他生病时照顾他。小男孩就会知道:男人可以是让人激动的、友好的、爱读书的,也可以分担家里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和母亲分离,男孩会有更强的焦虑症,如果感觉被抛弃,他更容易关闭内心,不和外界交流。如果可能,男孩在三岁前,由家人照顾,那种孩子很多,班级很大的托儿所或幼儿园特别不适合小男孩。有分离焦虑症的男孩可能会在幼儿园表现的好动或者有攻击性,大人们很可能会他贴标签,说他好动爱打人,而这个标签可能会一直跟随他。
如果是由家人照顾或者是在只有几个孩子的小型家庭式托儿所由有爱心的老师照顾,男孩会适应更好,分离焦虑症会降低。三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和把他放在心里特殊的位置的人度过幼年期。男孩们最早需要学到是亲密、信任、温暖、快乐和友善。这些幼年时体验到的感情会帮助他更平稳的度过容易冲动的青春期,平衡他爱冒险和爱竞争的天性。
总结:六岁之前,男孩和女孩没有根本的区别。母亲可以是主要的抚育者,但父亲也可以承担这个角色。重要的是有一两个关键的人爱他,在他的幼年期,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他会一生都有内在的安全感,他的大脑会获得亲密交流的技能,喜爱学习和互动。
第二个阶段(6-14岁)
学习男性的一面
大概在6岁左右,男孩会有一个大的转变,他开始模仿超人、蝙蝠侠等这类的男性英雄的动作,喜欢挥舞棒,制造一大堆的噪声(和麻烦),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很粘父亲,如果父亲缺位,那么他会粘身边的其它成年男性,向他学习,模仿他。如果得不到父亲的注意和关怀,很多男孩开始出现行为问题,如打架、具有攻击性、在学校不服管教等。
父母的作用
1)母亲
虽然男孩开始粘爸爸,但不意味着母亲就不重要了。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通常是坚毅顽强,其实能够勇于面对内心情感,有温柔、爱心一面的男性人格更完善,婚姻和人际关系更加协调。
母亲应该让男孩知道她一直会支持他爱他,男孩还可以和母亲很亲密,保持柔软的内心。有的父亲抱怨儿子和妈妈太亲了,其实不是妻子做的太多,而是他和儿子的互动太少。如果父亲怀着抱怨的态度或者对儿子期待太高,只会把儿子推得更远。
如果母亲为了让男孩坚强,突然疏离他。男孩为了压抑悲伤,会关闭自己原本和母亲相通的一面:爱意和温柔,因为这些情感不再得到母亲的回应。这样的男孩长大后往往人际关系僵硬,感情单调。所以母亲们,不论你的儿子是五岁还是十五岁,你都可以多多拥抱他。
2)父亲
虽然6-14岁的男孩依然依恋妈妈,但他的兴趣已经改变了,他更加专注于男性角色能够给予他的东西。相比母亲,他们更注意父亲说的话,更愿意向父亲学习。
6-14岁这短短几年是父亲影响儿子的最宝贵的时机,父亲这段时间应该花更多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如果父亲缺位,那么男孩会转向寻找其他能够教导他的男性。很可惜在当今的学校里男教师越来越少,很多男孩只能在年长一些的同伴中吸取力量,所以在学校中会有男孩的小团体甚至帮派。没有年长、值得尊敬的男性的引导,这些同龄人的团体在混乱中探寻方向,接触如暴力、过早的对性的认识、吸烟等不良影响。
父亲这时需要真正承担父亲的角色,深入儿子的生活,扶持他的成长,在人际关系、品格力量、家庭婚姻、价值导向等方面做儿子的模范,成为儿子和成年男性世界之间的桥梁。下面一些基本的为父之道,可以供工作繁忙的父亲一些参考:
1.挤出时间
这是做父亲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你一周工作50-60小时,你很难成为好父亲。如果你的儿子在生活中出现了问题,那么是你的责任。父亲应该拿出时间和儿子玩耍欢笑、教导儿子。
2.表达你的感情
男孩子喜欢拥抱、玩耍、摔跤,但父亲们也通过读书、讲故事、并坐聊天、和听音乐等安静一点的活动和儿子建立感情联系,要真诚的夸赞孩子的聪慧、努力或者创意。有些爸爸害怕这些会让儿子娘娘腔,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因为缺乏父爱而寻找与其他男性的亲密感情。
3.放松一点
不要仅仅出于压力或者责任感去和儿子在一起。享受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选择你们两个人都喜欢的活动,不要把和亲子时间变成学习时间,降低对儿子的压力,逐步教会孩子你的技能,和孩子一起体会体育运动、远足、种植等等活动的快乐。
4.也要做严父
有些父亲喜欢做轻松的慈父,把难做的部分如管教孩子、分担家务、监督作业、为孩子做出选择等交给妻子。有些妻子半开玩笑的说:我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是我的丈夫。不要让你的妻子陷入这样的境地,不仅仅做孩子的朋友,还要和妻子分担养育和引导孩子的责任。
需要注意的地方
6-14岁的男孩会面临幼儿期没有碰过的问题,如霸凌、歧视、同龄人和社会过早带来的性信息等,需要父母密切关注这些问题的表征。比如在学校受到霸凌的男孩会有不想上学、缺乏同学朋友、零花钱丢失等现象。而另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男孩在这段时间的心智成熟度比女孩晚半年到一年,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尽早入学,好抢先一步,其实男孩如果晚一年上学,才会和女孩同学旗鼓相当,才能比较自信顺利的学习和适应学校生活。
总结:男孩6-14岁是父亲为之奠定男性基础的宝贵时期,再忙的父亲在这几年也应该挤出时间多关注儿子,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夏夜散步、和儿子聊聊自己的成长过程、一起打球、拍拍儿子的肩膀告诉他他很棒。这些美好的记忆会滋养男孩,伴随他的成长。
第三个阶段(14岁-成年)
成年的定义
我们通常认为孩子从14岁到成年的过程顺理成章的就是好好学习,多发展课外特长,进入理想的大学,然后找到体面工作。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包括我自己。
但直到最近这两年,在面临职业、家庭、环境的很多变化时,在失败和尝试、辛苦和快乐中,我才明白:我以前的自尊、骄傲、对自身身份的确认很大程度来自于我的技能、学位和工作,我的安全感来自于和家人、丈夫的关系,我对别人的判断更多基于他的学位和职业,我从未真正关注过我社会阶层之外的人,我也从未真正后悔过自己的过失和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我才意识到:如果没有自给自足的心灵,如果爱只保留给自己,如果总是沾沾自喜的点数一些物质的收获,我离成年还远。
真正成年的人有自己的原则、有跌倒了爬起来的勇气、有不役与外物的能力、有对朋友和家人的爱。这样的成年人能面对家庭的矛盾、处理自身健康的问题、面对经济环境的改变和职场技能更替的挑战,他对自身的认同、和家人的关系和幸福感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轻易改变。
所以在孩子14岁到成年的这段时间,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大学,而是如何培养他成年,我们要做的应该与男孩的前面两个发展阶段相反:继续爱他,但要后退一步,让他接触外界的优秀的人,给他更广阔的视野,给他帮助别人的机会,给他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经验。
探秘男孩的三个成长阶段:一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好妈妈不打不骂,培养男孩的300个细节》。正好家有男孩,也确实遇到了大大小小的诸多问题,有无奈也有疑惑,刚看了这本书的一部分,也了解了男孩的一些发展特征,自然能帮助我解了几个疑惑。
书中说男孩的成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0-6岁,7-13岁,14岁-成年。这三个阶段的男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
0-6岁,是男孩成长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男孩身体发育、智力发展、 情感 发育和性格形成的最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男孩喜欢腻在妈妈的怀里,他们的性别特征在这个时候并不太明显,感情比较脆弱,需要妈妈的关爱和温柔。如果这个阶段,妈妈能够有正常的情绪管理,经常跟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耐心和安全感,孩子就会朝着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也会让孩子的大脑得以很好的发育。我家孩子正处于这个阶段,起初我理解不了儿子的黏妈妈,理解不了他的感情脆弱,所以有时候会怪他不够坚强和勇敢,其实是我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罢了。不过我也有做的比较好的方面:就是会经常和他沟通,交流,也会从他三个月大就开始坚持给他讲绘本,他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还是不错的。所以无论在任何事情上,正确的付出总是会得到回报。
另外,作为妈妈的我们,了解男孩的成长特征之后,可以掌握以下四个小技巧,用心培养男孩。(1)不要太啰嗦,这个阶段的孩子,理解力有限,不要过度的解释一些事情,可以身体力行的表现给他们看,用最直观的方式起到教育的作用。(2)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男孩比同龄的女孩发育要晚一些,妈妈们不要急切的去攀比孩子的发育状态,要更有耐心的引导我们的男孩。(3)不要让这个阶段的男孩去做选择,而是积极引导。妈妈们可以给孩子安排好他今天穿什么,吃什么,让孩子参与其中即可,这样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4)正确看待孩子把玩自己的身体部位这件事,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也会迷恋自己的身体。有些孩子会因为好奇,拨弄自己的生殖器,这个时候,父母们一定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责怪孩子,只需要正确引导孩子。
0-6岁是男孩的纯真时代,也是最需要妈妈的阶段,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在这个阶段给予男孩们足够的陪伴、爱和耐心,这可能会影响男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