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蟑螂的成长期

2023-09-29 来源:化拓教育网

蟑螂长大的时间因生长环境而异。一般来说,小蟑螂成长为成年蟑螂需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蟑螂是渐变态的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若虫和成虫3个时期。其中卵期约28至90天;若虫期较长,一般历时约30至450天;成虫寿命也较长,德国小蠊最短约为100天左右,寿命最长的美洲大蠊可存活1年之久。如果生长环境适宜,半年到一年就有可能长大。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蟑螂生长周期是多少天?

蟑螂的生长周期为45天。

一只蟑螂长大至成年期大约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如果生长环境适宜,则有可能半年就长大。蟑螂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各类食品,包括面包、米饭、糕点、荤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饮料等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蟑螂有嗜食油脂的习性,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对它们最有引诱力,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们为“偷油婆”。

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这就是它们孳生所需要的4个基本条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具有这些条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

喜暖爱潮是蟑螂的重要习性。不难发现,不管在饭店、家庭,还是在火车、轮船上,厨房总是侵害最严重的场所。

蟑螂的生长周期

      蟑螂的生长周期共有四个阶段,分别是交配和产卵、卵期、若虫期以及成虫期。首先是雌雄成虫在羽化后1周左右就可以进行交配,交配后雌虫开始产卵,进入卵期,约28~90天后进入若虫期,若虫经历多次蜕皮,逐渐长大,触角和尾须节数也随着龄期而增长,最后一次蜕皮后,会长出翅膀,羽化为成虫,即进入成虫期,完成一个周期。

      蟑螂别称黄嚓、__、小强,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是常见的医学昆虫,最早是由海底的海蝎、螃蟹等节肢动物进化而来,主要分布在热带、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室内,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昼伏夜出。

      蟑螂生活史的特点之一是周期长,以周期最短的德国小蠊而论,一般完成一个周期也需2个多月,最长的美洲大蠊等历时一年有余。生活史的长短不仅因种类而异,而且因不同温度,营养等条件而不同。

蟑螂的生命周期

蟑螂其卵在卵荚内需要15天才能孵化出来; 蟑螂要长大就必须要脱皮

一龄若虫大概1至2星期后再行第二次脱皮,等到第3次或者4次脱皮以后,就可以看见翅芽,但要达到性成熟之成虫阶段,平均德国蟑螂都要经过6-7次脱皮。而美国蟑螂则要脱皮10-12次才行。

参考: 李家恒

蟑螂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卵、若虫和成虫。 蟑螂的繁殖能力很强

一只雌性蟑螂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万只后代。 雌雄蟑螂交配后,雌蟑螂的尾端便长出一个形如豆状。 蟑螂的卵在卵鞘内孵化,大约需要15天的时间。 蟑螂的生长、蜕皮通常在两个月内完成

参考: me

在食物及水分充足之下,蟑螂寿命依种类不同,最短90天,最长365天。 在台湾常见的本地品种: 1、美洲蟑螂 (Periplaa americana) ‧寿命: 450日 ‧在温暖和润湿的地方发现,例如厨房、沟渠、排污孔 2、 澳洲蟑螂(Periplaa australasiae) ‧ 寿命: 4-6个月 ‧ 在较干爽的地 方 发现,例如:厨柜、贮物室 3、德国小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 ‧ 寿命: 150日 ‧ 常见于厨房内 1、蟑螂在地球上生存已经超过三亿五千万年。 2、蟑螂耐饥性极强,两个多月不喝水仍能存活。 3、蟑螂在没有头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存活一周, 且是因为没有头喝水被渴死的。 4、没食物可吃时比吃饱活更久 蟑螂的存活时间很长,更曾发现蟑螂于毁去其颈部后仍可能存活八天时间。雌性每次能产下一个内有多至三十枚的幼卵卵壳。她们有一种特别的习性: 当雌性快要死时,就会把卵产下,以求留下后代不至全族灭亡。蟑螂的生命周期: 德国蟑螂生存期为 6 - 9 个月,而美国蟑螂生存期可达 24 - 30 个月。台湾约有75种,常见的室内蟑螂是美洲蟑螂(最常见的大蟑螂)、澳洲蟑螂、德国蟑螂、家蟑螂等

以美洲蟑螂为例,它的雌虫可以存活一年多,一生中可以产下五、六百粒卵。美洲蟑螂可以只靠消耗体内的养分,三个月不吃东西;同时,也能忍受一个月不喝水。有种蟑螂在48小时的冷冻后,还能存活!这么坚韧的生命力,大概是它可以在地球生存四亿年的原因!

生态[编辑]生活周期[编辑]蟑螂是繁殖力很强的动物,一对德国蟑螂一年可繁殖成为十万只后代。平常其卵在卵荚内需要15天才能孵化出来,刚刚孵化的蟑螂是乳白色(某些种类蟑螂刚孵化出来时的幼虫则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的无翅若虫。若虫取食不久,因昆虫是外骨骼的动物,要长大就必须要脱皮,一龄若虫大概1至2星期后再行第二次脱皮,等到第3次或者4次脱皮以后,就可以看见翅芽,但要达到性成熟之成虫阶段,平均德国蟑螂都要经过6-7次脱皮。而美国蟑螂则要脱皮10-12次才行。蟑螂的生长、脱皮次数和气候因数、食物的获得,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德国蟑螂可在2-3个月内完成生活周期,是属于不完全或称渐进的昆虫。存活力[编辑]昆虫学家发现12种蟑螂可以靠浆糊活一个星期,美国蟑螂光喝水可以活一个月,若什么都没有可以活三个星期[12]。另外,蟑螂亦可以闭气达45分钟。亦可以减慢心跳,降低新陈代谢以延长生命。虽然蟑螂比起其他脊椎类生物有较高的抗辐射性,辐射致命剂量比人类高出6至15倍不等,然而果蝇的抗辐射性比蟑螂更加高。[13]蟑螂的高抗辐射性相信是与细胞周期有关。辐射在细胞的时候会造成较大的伤害。蟑螂只会在蜕皮的时候进行细胞,而一个星期之内最多只蜕皮一次。蜕皮大概需要48小时完成。期间若有辐射侵袭,蟑螂的细胞将会受到影响。但并非所有蟑螂皆于同一时间蜕皮,即是说可能有部分蟑螂不受辐射影响。即使蟑螂在蜕皮的时候遭受辐射尘的侵袭,生存率仍然比人类高出很多。科学家利用肢解的蟑螂身体及头部进行过很多实验,以探讨一些严肃的议题。例如,蟑螂头部有控制成熟的腺体,少了头的身体就不再受到此类激素的影响,这个发现有助于昆虫与繁殖现象的研究;而少了身体的头部,则说明昆虫的神经元如何发挥功能。蟑螂是一种变温动物,也就是俗称的冷血动物。因此不必耗费能量来维持体温,需要的食物量比人类少很多。美国麻州大学阿模斯特分校生理及生化学家康凯尔(Joseph G. Kunkel)说,它们吃一餐就能存活数周,「只要没有天敌出现,它们可以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不移动。」 [14]机械拟态[编辑]蟑螂是一种群体性的动物,现时有机械蟑螂可以影响蟑螂体的活动。神经学家 Greg Gage 与共同创办人 Tim Marzullo 一同成立 Backyard Brains 开发团队,致力于研究如何借由无线电子讯号, *** 蟑螂触须上的神经元,以控制蟑螂的行动。在TED大会发表的演说,他说:「大家都误解蟑螂了,在神经学的领域里,蟑螂对小孩而言可是个活生生的教学教材。」透过远端遥控蟑螂来教导小孩神经学的原理。[15]《ROBOCON 国际中文版》2013年3月号,报道台湾大学机械所林沛群的仿生机械人实验室(BioRoLa),主要参考日常生活中的生物「蟑螂」。[16][17]抗药性[编辑]在人类用化学药物杀灭之前,植物早就会分泌毒素杀灭害虫了。有大约5000万年进化史的蟑螂,拥有较强的进化出抗药性的能力。德国蟑螂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蟑螂,它每个卵囊可产生更多的卵、孵化到性成熟的间隔也最短,于是种群数量上升得也最快,突变的类型多,抗药性形成更快[18];雌性一直携带卵夹,有利于卵在卵囊内安全进行胚胎发育[18];比很多种类的蟑螂体型更小,可以到达小夹缝中[19];即使雌虫死掉或卵囊提前掉下,在高湿的情况下,卵囊也可存活几小时以上,并正常孵化出若虫。要是有水的话,成虫能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大约活1个月,但是小若虫在内就会死去。[18]因此,德国蟑螂是对人类危害、抗药性最强的蟑螂物种[18]。一般来说不可能将蟑螂一次性杀灭,只能将其危害程度降低。[18]中国各地长期使用具有广谱杀虫性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不少德国蟑螂对该类药已经产生了抗性。所以应该慎用此种杀虫剂。[20] zh. *** /zh-/%E8%9F%91%E8%9E%82

蟑螂的寿命有多长

蟑螂的寿命有八个月左右。

一般的蟑螂从卵到死亡在240天左右, 也就是8个月左右。蟑螂一般分布于热带和带地区,可在室外或室外活动。蟑螂是一种蜚蠊,按其分类学家的说法,世界上有六千种小强。

蟑螂是一种逐渐变异的昆虫,它的生长过程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卵元、若虫、成虫。从幼体到成熟,在45天后,在11-14个月内连续进行脱壳。

蟑螂一年可以产下十万枚,也就是一百万枚蛋,而且幼虫的孵化期比较短,在合适的环境下,10-20天就能孵化出来。蟑螂对饥饿和口渴的忍耐力极强。小强不用进食就能活两个多月,不用饮水也能活一个月。

蟑螂的卵被卵壳包裹着,质地较硬,防水、耐高温,在恶劣的环境下,可以“休眠”数个月。

家里出现蟑螂怎么消灭

1、啤酒瓶

找一个啤酒瓶,往瓶子里倒一些油,蟑螂喜欢吃油,然后放到有蟑螂的地方,蟑螂会去瓶子里吃油,然后掉进瓶子里。

2、肥皂水

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墙角墙缝,用肥皂水画一条线,蟑螂腹部的油脂碰到肥皂水就会溶解,在10秒之后就会停止活动。

3、气味食物

可以在放食物的柜子里放黄瓜或者洋葱,或者晒干的橘子、柠檬皮,蟑螂只要闻到气味,下次就不会靠近柜子了。